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偽草根運動與假象工廠-《老虎、蛇和牧羊人的背後》

PanSci_96
・2015/01/20 ・3358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22 ・七年級

當然,人們假裝成別人來愚弄我們,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還記得莎士比亞的經典故事嗎?在《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第二幕第一景,布魯特斯(Brutus)走來走去,他睡不著,心裡擱著太多事—人們擔心凱撒把羅馬變成獨裁政體,他應該參加友人卡西烏斯(Cassius)的陰謀,刺殺凱撒嗎?正當布魯特斯猶豫不決時,他讀到眾多匿名公民投書的其中一封,這些投書要他起身反抗凱撒。布魯特斯相信民意站在自己這邊,於是下了決定:他要參加刺殺陰謀。讀完這封信後,他說: 「噢,羅馬!我向汝承諾。」

事實上,那份投書並不代表羅馬公民的觀點,而是卡西烏斯為了說服布魯特斯參加密謀而寫的信。卡西烏斯「用不同筆跡」寫了很多封信,就好像那是多位公民所寫的一樣。[1]這項手法雖然成功,卻是原始的「一人」伎倆。來到今日,有一整個產業的任務,就是專門在數位時代「用不同筆跡寫信」,在論壇、社群網站、社群媒體上發表假心得與假評論。在網路上,造假是門大生意。


這個故事的現代網路版本,是所謂的「偽草根運動」(astroturfing),這個詞彙出現在一九八五年,發明者是長期擔任德州參議員的勞埃德•本特森(Lloyd Bentsen)。現在,大家最記得他曾是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他在一九八八年告訴共和黨參選人丹•奎爾(Dan Quayle),自己「不是傑克•甘迺迪(Jack Kennedy)。」他的文件盒裡有一疊反對當時保險立法的卡片與來信,那顯然是保險業者自己寫的,本特森評論那些信說: 「德州人分辨得出草根與偽草根,這是『被製造』出來的信。」[2]

在網路時代,偽草根運動變得愈來愈狡猾,愈來愈難以發現。你怎麼知道亞馬遜上的評論,或你在TripAdvisor看到的推薦是不是假的?愛達荷州的喬伊,真的是他自稱的那個人嗎?他真的住過東京那間飯店嗎?如果你有偏頭痛,你怎麼知道網路上那個說自己也有偏頭痛並給你意見的人,是真的有偏頭痛的問題?仔細想想,這其實是相當奇怪的一件事,我們在遇到重大的個人決定時,居然如此相信未曾謀面、無法確認是否可信的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有七成相信網路上的顧客評論,但外頭到處都有造假者,不只是一、兩個被抓到替自己的作品說好話、給對手差評的作者而已。[3]現在有系統化、高度組織的業者為了金錢利益,大量產出帶有偏見的資訊。網路的「假象工廠」付很多錢請人寫正面心得,比方說,美國創業者陶德•傑森•路瑟弗(Todd Jason Rutherford)靠網站GettingBookReviews.com,在短短一個月內就賺到兩萬八千美元。

自助出版的作家付他錢,以「量產」的規模幫自己的作品寫四或五顆星的書評。[4]分類廣告網站Craigslist.com上,有廣告承諾付錢給正面評論。[5]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二○一一年六月一項調查披露,飯店業者付一萬英鎊給專門公司,聘請寫手團隊刊登數百則假心得。[6]目前已經關站的postingonlygoodreviews.com,甚至還提供寫一千則正面評價的服務,一個月只要花費九百英鎊。[7]

在今天,這種「生意」落實到行銷活動時,通常不是那麼引人注目,但「偽草根」依舊是一門有利可圖的行業。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劉兵教授,是資料探勘(data mining)的專家,他估計在今日所有的網路顧客評論中,有三分之一是假的。[8]其他人提出的數字比較低,介於五%至十%,但依舊令人擔憂。事實上,所有大型的使用者推薦網站,包含亞馬遜網路書店、TripAdvisor、專門推薦商家的Yelp等,幾乎都曾被指控刊出假評論。[9]

這股潮流很可能會持續下去,儘管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US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最近提出,每則假評論最高可罰款一萬六千美元。[10]事實上,大家對「在地」專家評論的信任度愈超過傳統專家,對公民記者的信任度愈超過傳統的專業評論員,網路假造市場就愈可能茁壯成長。因為看了假書評而買了錯誤的書很討厭,但這不是什麼大事。跑去 TripAdvisor 上被推薦得像城堡的地方度蜜月,結果是個非常破爛的地方,雖然令人很生氣;但如果你因為造假的正面評論,不幸落到無德醫生的手上(今日幾乎什麼東西都有好評推薦,包括不少醫生),則可能會有災難性的後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在你依據 healthgrades.com 上的說法選擇外科醫師之前,或是依據TripAdvisor上的精選評論挑選蜜月地點之前,不要只考慮發文者的品味是否與你類似,以及前幾個步驟提過的其他重點。你甚至還要考慮寫心得的人可能根本不存在,或是他寫心得可能可以拿到錢。偽草根運動的範圍,不只有因為假評論而誤導的產品或服務,問題不只是你可能依據這樣的錯誤資訊,選擇購買錯誤的產品,或請教錯誤的專家。這類網路造假的活動,正在滲透愈來愈多的領域,就連世界各國的政治人物也在加入這場遊戲。

五毛黨與網路殭屍

據說,中國政府雇用了二十八萬人,在聊天室、新聞評論區與社群網站,寫下支持政府的評論,引導人們停止討論敏感議題。這些人被稱為「五毛黨」,因為他們每發表一篇文章,可以拿到○•五元人民幣。[11]與美國政府合作的安全科技公司HBGary聯邦(HBGary Federal),二○一一年被不明團體駭入,結果發現美國政府也預備投資偽草根運動,規模可能更大。華盛頓似乎正在找人投標,預備研發「人員管理」(persona management)軟體,以幫助偽草根者建立社群媒體「殭屍」(bot)大軍,貼出支持政府的評論。[12]

這類特殊的評論造假者,不僅高度複雜,也具有高度的欺騙性。HBGary聯邦的假草根軟體替新帳號製造歷史,不只會自動製造背景故事,還會產生網路生活,更有完整的假社群朋友與聯絡人,應有盡有,你很難分辨真人與網路殭屍。事實上,所有真人可能擁有的網路資料,這種軟體都可以製造,包含姓名、電子郵件、臉書與推特帳號,要什麼有什麼。如果你點進那個帳號,看起來會像一個真人活了好幾年正常網路生活。[13]

雖然HBGary聯邦從未拿到美國政府的合約(大概是因為那次的駭客事件),我們能否確認美國聯邦機構不曾透過不同包商,部署類似「以假亂真」的網路殭屍?這些網路機器人的習慣愈來愈「真」後,它們愚弄我們的能力將大幅增強。有些網路機器人現在能夠「回應」即時事件,遵守正常的睡眠/清醒循環,可以依據你所預期的真人作息時間與事件主題,發表推文。不用花太多腦力,就可以想像公司、組織,甚至是個人可以如何利用這樣的科技,製造出網路上的「聊天」。「哇!我正在非洲旅行。這台Nikon相機超棒的!」旁邊還附了一張非洲熱帶草原的照片。[14]電視才剛播出,卡麥隆在選舉辯論上的傑出表現就被貼出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問題可能愈演愈烈。臉書最近公布,七%的整體臉書使用者是假帳號和分身,也就是說光是在那個媒體上,就有八三○九萬可能的網路機器人。[15]雖然這些帳號可能很多還是真人,只是害怕資料可能被蒐集販售,因此選擇匿名或用假名申請臉書帳號,不是刻意造假,然而這些殭屍帳號可能代表誰的利益?那些為了錢發文章的人是在替誰做事?它們可能希望將你引向何處?某個特定產品、政黨或意識形態?它們可能希望左右你哪些決定?


老虎和蛇立體書迷你

本文摘錄自《老虎、蛇和牧羊人的背後》,大塊文化出版

參考資料:

  1. Shakespeare, W. (1599). Julius Caesar, I, ii, lines 315-316. First Folio.
  2. US Congressional Senate Committee on Finance (1986). Tax Reform Proposals: People Below the Poverty Line, p.85; Barrett, G. (ed.) (2004). Hatchet Jobs and Hardball: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American Political Sla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NY, p.34; Washington Post (1985). That Import Surcharge.
  3. Nielsen Report (2012). Global Trust in Advertising and Brand Messages 2012; Flood, A. (2012). Sock puppetry and fake reviews: publish and be damned. Guardian. http://www.guardian.co.uk/books/2012/sep/04/ sock-puppetry-publish-be-damned.
  4. Streitfeld, D. (2012). The Best Book Reviews Money Can Buy. New York Times. http://www.nytimes.com/2012/08/26/business/book-reviewers-for-hire-meet-a-demand-for-online-raves.html.
  5. 參見Huffington Post (2013). Craigslist Yelp Ad Offers Money in Exchange for Good New York Restaurant Reviews.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3/05/14/craigslist-yelp-money-restaurant-reviews_n_3271982.html。
  6. 19 Kenber, B. (2011). Yours for a price – a better reputation online. The Times, 2 June 2011.
  7. 參見 Starmer-Smith, C. (2010). Tripadvisor Reviews: Can we trust them. http://www.telegraph.co.uk/travel/hotels/8050127/Tripadvisor- reviews-can-we-trust-them.html; http://postingpositivereviews.blogspot.co.uk; http://www.ripoffreport.com/Search/748386.aspx。
  8. Liu, B., Mukherjee, A. & Glance, N. (2012). Spotting Fake Reviewer Groups in Consumer Reviews. 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 Committee. http://www.cs.uic.edu/~liub/publications/WWW-2012-group-spam-camera-final.pdf.
  9. 參見Richards, K. (2009). Yelp and the business of extortion 2.0. East Bay Express. http://www.eastbayexpress.com/oakland/yelp-and-the-business-of-extortion-20/Content?oid=1176635&showFullText=true。這個連結有Yelp被指控的案件:http://www.wired.com/images_blogs/threatlevel/2010/02/yelp-cpt-filed.pdf。事件曝光後,相關訴訟在二○一一年被駁回,因為此事「僅提出Yelp假造或操縱內容的可能性。」Fowler, G. (2011). Judge Dismisses Suit Against Yelp. Wall Street Journal.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970204505304577002170423750412.html. 關於亞馬遜網路書店的案例,請參見 Flood, A. (2012). Sock puppetry and fake reviews: publish and be damned. Guardian. http://www.guardian.co.uk/books/2012/sep/04/sock-puppetry-publish-be-damned。關於TripAdvisor的案例,請參見Starmer-Smith, C. (2010). Fake Tripadvisor reviewers face legal action. Telegraph. http://www.telegraph.co.uk/travel/travelnews/8079786/Fake-Tripadvisor-reviewers-face-legal-action.html。
  10.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2010). In the Matter of Reverb Communications Inc. et al. http://www.ftc.gov/os/caselist/0923199/index.shtm.
  11. MacKinnon, R. (2010). Testimony at the hearing ‘China, the Internet, and Google’. http://rconversation.blogs.com/MacKinnonCECC_Mar1.pdf; Bandurski, D. (2008). China’s Guerrilla War for the Web.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July 2008. www.upf.edu/materials/fhuma/xiin/mat/guerrilla_war1.pdf.
  12. Jakobsson, M. (2012). The Death of the Internet. John Wiley, Hoboken, NJ, p.234.
  13. Doctorow, C. (2011). HBGary’s High Volume Astroturfing Technology and the Feds Who Requested It. Boing Boing. http://boingboing.net/2011/02/18/hbgarys-high-volume.html.
  14. Hwang, T., Pearce, I. & Nanis, M. (2012). Socialbots: Voices from the Front. Interactions. http://www.gm.fh-koeln.de/~hk/lehre/sgmci/ss2012/material/Socialbots_VoicesFromTheFront.pdf; Ehrenberg, R. (2012). Social Media Sway. Science News. http://www.sciencenews.org/index.php/issue/view/feature/id/345532/title/Social_Media_Sway.
  15. Eaton, E. (2012). There are more ‘Fake’ People on Facebook than Real Ones on Instagram. Fast Compan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40 篇文章 ・ 2378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地震之島的生存法則!921地震教育園區揭開台灣的防災祕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9/20 ・4553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台灣會像坐在搖搖椅上,總是時不時地晃動?這個問題或許有些令人不安,但卻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現實。根據氣象署統計,台灣每年有 40,000 次以上的地震,其中有感地震超過 1,000 次。2024年4月3日,花蓮的大地震發生後,台灣就經歷了超過 1,000 次餘震,這些數據被視覺化後形成的圖像,宛如台北101大樓般高聳穿雲,再次引發了全球對台灣地震頻繁性的關注。

地震發生後,許多外國媒體擔心半導體產業會受影響,但更讓他們稱奇的是,台灣竟然能在這麼大的地震之下,將傷害降到這麼低,並迅速恢復。不禁讓人想問,自從 25 年前的 921大地震以來,台灣經歷了哪些改變?哪些地方可能再發生大地震?如果只是遲早,我們該如何做好更萬全的準備?

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最合適的地點就在一座從地震遺跡中冒出的主題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 921地震教育園區。

圖:跑道捕捉了地震的瞬間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下一個大地震在哪、何時?先聽斷層說了什麼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了一場規模7.3的大地震,震央在南投縣集集鎮,全台 5 萬棟房子遭震垮,罹難人數超過 2,400 人。其中,台中霧峰光復國中校區因車籠埔斷層通過,地面隆起2.6公尺,多棟校舍損毀。政府決定在此設立921地震教育園區,保留這段震撼人心的歷史,並作為防災教育的重要基地。園區內兩處地震遺跡依特性設置為「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和「地震工程教育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建於原操場位置,為了保存地表破裂及巨大抬升,所以整體設計不採用樑柱結構,而是由82根長12公尺、寬2.4公尺、重約10噸的預鑄預力混凝板組成,外觀為曲線造型,技術難度極高,屬國內外首見,並榮獲多項建築獎。而地震工程教育館保留了原光復國中受損校舍,讓民眾親眼見證地震的驚人破壞力,進一步強調建築結構與安全的重要性。毀損教室旁設有由園區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策劃的展示館,透過互動展示,讓參觀者親手操作,學習地震工程相關知識。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研究員蔣正興博士表示,面積上,台灣是一個狹長的小島,卻擁有高達近4000公尺的山脈,彰顯了板塊激烈擠壓、地質活動極為活躍的背景。回顧過去一百年的地震歷史,從1906年的梅山地震、1935年的新竹-台中地震,到1999年的921大地震,都發生在台灣西部,與西部的活動斷層有密切關聯,震源位於淺層,加上人口密度較高,因此對台灣西部造成了嚴重的災情。

而台灣東部是板塊劇烈擠壓的區域,地震震源分佈更廣。與西部相比,雖然東部地震更頻繁,但由於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災情相對較少。此外,台灣東北部和外海也是地震多發區,尤其是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至歐亞板塊的隱沒地震帶,至沖繩海槽向北延伸,甚至可能影響到台北下方,發生直下型地震,這種地震因震源位於城市正下方,危害特別大,加上台北市房屋非常老舊,若發生直下型地震,災情將非常嚴重。

除了台北市,蔣正興博士指出在台灣西部,我們特別需要關注的就是彰化斷層的影響,該斷層曾於1848年發生巨大錯動。此外,我們也需要留意西南部的地震風險,如 1906 年的梅山地震。此兩條活動斷層距今皆已超過 100 年沒活動了。至於東部,因為存在眾多活動斷層,當然也需要持續注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之所以擔心某些斷層,是因為這些區域可能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能量,一旦達到臨界點,就會釋放,進而引發地震。地質學家通常會沿著斷層挖掘,尋找過去地震的證據,如受構造擾動沉積物的變化,然後透過定年技術來確定地震發生的時間點,估算出斷層的地震週期,然而,這些數字的計算過程非常複雜,需要綜合大量數據。

挑戰在於,有些斷層的活動時間非常久遠,要找到活動證據並不容易。例如,1906年的梅山地震,即使不算久遠,但挖掘出相關斷層的具體位置仍然困難,更不用說那些數百年才活動一次的斷層,如台北的山腳斷層,因為上頭覆蓋了大量沉積物,要找到並研究這些斷層更加困難。

儘管我們很難預測哪個斷層會再次活動,我們仍然可以預先對這些構造做風險評估,從過往地震事件中找到應變之道。而 921 地震教育園區,就是那個可以發現應變之道的地方。

圖:北棟教室毀損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921 後的 25 年

在園區服務已 11 年的黃英哲擔任志工輔導員,常代表園區到各地進行地震防災宣導。他細數 921 之後,台灣進行的六大改革。制定災害防救法,取代了總統緊急命令。修訂了建築法規,推動斷層帶禁限建與傳統校舍建築改建。組建災難搜救隊伍,在面對未來災害時能更加自主應對。為保存文化資產,增設了歷史建築類別,確保具有保存價值的建築物得到妥善照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則是推行防災教育。黃英哲表示,除了在學校定期進行防災演練,提升防災意識外,更建立了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作為教育場所,也是跨部門合作的平台,例如與交通部氣象署、災害防救辦公室、教育部等單位合作,進行全面的防災教育。園區內保留了斷層線的舊址,讓遊客能夠直觀地了解地震的破壞力,最具可看性;然而除此之外,園區也是 921 地震相關文物和資料的重要儲存地,為未來的地震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堪稱園區元老,在園區服務將近 19 年,主要負責日語解說工作的陳婉茹認為,園區最大的特色是保存了斷層造成的地景變化,如抬升的操場和毀壞的教室場景,讓造訪的每個人直觀地感受地震的威力,尤其是對於年輕的小朋友,即使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也能透過這些真實的展示認識到地震帶來的危險與影響。

陳婉茹回憶,之前有爸媽帶著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參觀,原本小朋友並不認真聽講,到處跑來跑去,但當他看到隆起的操場,立刻大聲說這他在課本看過,後來便聚精會神地聽完 40 分鐘的解說。

圖:陳婉茹在第一線負責解說工作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除了每看必震撼的地景,園區也透過持續更新策展,邀請大家深入地震跟防災的各個面向。策展人黃惠瑛負責展示設計、活動規劃、教具設計等工作。她提到,去年推出的搜救犬特展和今年的「921震災啓示展」與她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921 大地震時的她還是一名台中女中的住宿生,當時她儘管驚恐,依舊背著腿軟的學姊下樓,讓她在策劃這些展覽時充滿了反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體驗平臺的設計中,黃惠瑛強調不僅要讓觀眾了解災害的破壞力,更希望觀眾能從中學到防災知識。她與設計師合作,一樓展示區採用了時光機的概念,運用輕鬆、童趣的風格,希望遊客保持積極心態。二樓的地震體驗平臺結合六軸震動臺和影片,讓遊客真實感受921地震的情境。她強調,這次展覽的目標是全民,設計上避免了血腥和悲傷的元素,旨在讓觀眾帶著正向的感受離開,並重視防災意識。

圖:地震體驗劇場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籌備今年展覽的最大挑戰是緊迫的時間。從五月開始,九月完成,為了迅速而有效地與設計師溝通,黃惠瑛使用了AI工具如ChatGPT與生成圖像工具,來加快與設計師溝通的過程。

圖:黃惠瑛與設計師於文件中討論設計/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蔣正興博士說,當初學界建議在此設立地震教育園區,其中一位重要推手是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他曾在台灣指導十位台灣博士生,這些博士後來成為地質研究的中堅力量。1999年921大地震後,安朔葉教授立刻趕到台灣,認為光復國中是全球研究斷層和地震的最佳觀察點,建議必須保存。為紀念園區今年成立20週年,在斷層館的展示更新中,便特別強調安朔葉的貢獻與當時的操場圖。

此外,作為 20 週年的相關活動,今年九月也將與日本野島斷層保存館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強化合作並展示台日合作歷史。另一重頭戲則是向日本兵庫縣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致贈感謝狀,感謝他不遺餘力,長期協助園區斷層保存館的剖面展品保存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右圖:法國巴黎居禮大學安朔葉教授。左圖: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盡力保存斷層跟受創校舍,只因不想再重蹈覆徹。蔣正興博士表示,921地震發生在車籠埔斷層,其錯動形式成為全球地質研究的典範,尤其是在研究斷層帶災害方面。統計數據顯示,距離車籠埔斷層約100公尺內,住在上盤的罹難率約為1%,而下盤則約為0.6%。這說明住在斷層附近,特別是上盤,是非常危險的。由於台灣主要是逆斷層活動,這一數據清楚告訴我們,在上盤區域建設居住區應特別小心。

2018年花蓮米崙斷層地震就是一個例證。

在921地震後,政府在斷層帶兩側劃設了「地質敏感區」。因為斷層活動週期較長,全球大部分地區難以測試劃設敏感區的有效性,但台灣不同,斷層活動十分頻繁。例如 1951 年,米崙斷層造成縱谷地震,規模達 7.3,僅隔 67 年後,在 2018 年再次發生花蓮地震,這在全球是罕見的,也因此 2016 年劃設的地質敏感區,在 2018 年的地震中便發現,的確更容易發生地表破裂與建築受損,驗證了地質敏感區劃設的有效性。

圖:黃英哲表示曾來園區參訪的兒童寄來的問候信,是他認真工作的動力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在過去的20年裡,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見證了台灣在防災教育上的進步,也承載著無數來訪者的情感與記憶。每一處地震遺跡,每一項展示,都在默默提醒我們,那段傷痛歷史並未走遠。然而,我們對抗自然的力量,並非源自恐懼,而是源自對生命的尊重與守護。當你走進這座園區,感受那因地震而隆起的操場,或是走過曾經遭受重創的教室,你會發現,這不僅僅是歷史的展示,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與使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吧,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一起在這裡找尋對未來的啓示,為台灣的下一代共同築起一個更堅固、更安全的家園。

圖: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延伸閱讀:
高風險? 家踩「斷層帶、地質敏感區」買房留意
「我摸到台灣的心臟!」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讓「池上斷層」揚名國際
百年驚奇-霧峰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天下雜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7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言語的強大力量-《老虎、蛇和牧羊人的背後》
PanSci_96
・2015/01/13 ・197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49 ・八年級

讓我們來剖析一下小布希總統(George W. Bush)二○○三年的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一小段就好,當時美國政治圈正在「討論」是否對伊拉克開戰。

化學藥劑、致命病毒、潛伏在暗處的恐怖分子網絡不容易抑制。想像一下,那十九個帶著其他武器和計劃的劫持者,這次由海珊(Saddam Hussein)協助武裝。只要一小瓶、一小罐、一個箱子被偷運進這個國家,就會帶給我們史無前例的恐怖之日。

不過幾行字,你很難忽視其中的大量修辭。布希是在令人聯想起九一一事件,他將那個恐怖之日與海珊連結在一起。他用了「想像一下」這個廣告人士熱愛的字詞,事實證明這幾個字能讓消費者暫時放下懷疑。在短短幾秒鐘之內,布希並列使用「化學」、「病毒」、「潛伏暗處」、「恐怖分子」、「一小瓶」、「恐怖」幾個字詞。只要再加上「希特勒」與「共產主義」兩個字詞,然後再加上幾次「他們」與「我們」(布希接下來的確這麼做了),美國政治學家塞繆爾•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的「文明衝突論」(The Clash of Civilisations),就活生生在我們的客廳中上演。

圖片來源:Quasic@flickr, by CC 2.0

這場演講過後,由《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和美國廣播公司新聞台(ABC News)公布的第一個民調,顯示出布希遣詞用字的力量。布希當局得到有史以來與伊拉克開戰的最高支持度:六六%的受訪者支持軍事行動,兩週前的支持率則是五七%。雖然布希的演講缺乏事實,極度缺乏讓一個國家參戰的合理證據,但許多民眾被敘事方式與令人恐懼的關鍵字動搖。很多美國人在這項議題上做決定時,依據的不是大量有效的資訊,而是情緒性語言。這是個淵遠流長的技巧,幾世紀以來的領袖都用過,而且的確有用—再一次,我們臣服於精心雕琢的語言之下,無論是在超市或投票所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過這幾個例子之後,你現在對於高度修飾的字詞可能會比較有戒心了。然而要小心,不一定要一連串的字詞才能動搖我們,幾個簡單的形容詞可能也同樣有力。某項研究請受測者為兩盤菜打分數,一盤的菜名是「鮮嫩多汁義式魚排」,另一盤是普通常見的「鮮魚排」,結果「鮮嫩多汁」那盤得到比較高的分數,儘管兩盤其實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同樣地,一樣的雞肉,一道命名為「烤雞」,另一道則命名為「香嫩炭烤雞肉」,後者被評論為比較好吃、比較齒頰留香。[1]只不過是幾個精心挑選的簡單字詞,彷彿就能改變我們的味蕾體驗,真是令人驚奇。下次你在速食餐廳排隊時,不妨記住這件事。

你可能也會想留意最近的一項研究:履歷用字如何影響工作應徵。結果顯示,相較於用第一人稱條列式呈現履歷的應徵者,例如「我負責和全球客戶溝通」或「我管理大型部門」,以第三人稱條列式呈現履歷的應徵者,例如「負責國際業務」或「管理大型部門」,通常被視為更可靠、更不像在自誇、更適合團隊工作的適任應徵者,雖然這兩種履歷的職務內容基本上一模一樣。[2]

再來看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最近的一項實驗,這項實驗提到一個充滿犯罪的美國假想城市艾迪遜(Addison),要求兩組受測者提出打擊犯罪的建議,兩組受測者拿到的是一模一樣的文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五年前,艾迪遜市情況良好,沒有明顯弱點。不幸的是,在過去五年間,這座城市的防禦體系被削弱,犯罪開始橫行。現在,每年有五萬五千起以上的犯罪事件,每年多出一萬多起。市民擔心,如果這座城市不快點振作,可能會發生比現在甚至更嚴重的問題。

不過,這兩組受測者拿到的報告標題有點不同,第一組拿到的是〈犯罪這頭野獸,正在蹂躪艾迪遜市〉,第二組拿到的是〈犯罪這個病毒,正在蹂躪艾迪遜市〉。雖然只有一個詞彙不同,卻有巨大的影響力。拿到標題是「犯罪這頭野獸」的受測者,提議「圍捕」策略的比例高出許多—雇用更多警力、建造更多監獄等。拿到標題是「犯罪這個病毒」的受測者,不成比例地傾向「治癒」的遏止法—採取犯罪防制策略,或是進行教育改造或社會改造。

這和受測者是民主黨或共和黨無關,也和他們是保守/自由心態或男女老少無關;此外,絕大多數的受測者完全沒有發現,「病毒」與「野獸」的隱喻框架影響著他們的決定。當他們被問及該報告中哪個部分對決策過程有著最大的影響,只有三%的人正確指出關鍵是標題的隱喻。[3]

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原來我們在形成意見與做決定時,這麼容易受到語言細微末節的影響。原來這些小地方這麼具有說服力,但我們渾然不知,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影響。此外,還有一些貌似沒什麼的微小語義轉換,也對我們的決策起了重大影響。


老虎和蛇立體書迷你本文節錄自《老虎、蛇和牧羊人的背後》,大塊文化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Wansink, B. et al. (2005). How Descriptive Food Names Bias Sensory Perception in Restaurants.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Science Direct, 16, 5, 393-400.
  2. Kliger, D., Kudryavtsev, A., Puhan, T., Vogel, R. & Tal Or, N. (2012). The HeUristic: First-Body vs. Third-Body Presentation Impression Effect on Employment Decision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3. Thibodeau, P.H. & Boroditsky, L. (2011). Metaphors we think with: The role of metaphor in reasoning. PLoS ONE, 6, 20, 1-11.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percent3Adoipercent2F10.1371percent2Fjournal.pone.001678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