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我們需要擔心科學霸權嗎?

Gene Ng_96
・2014/07/28 ・5401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SR值 536 ・七年級

這一篇要先說歷史了,因為這些文章已成了一系列,說不定再多幾篇,就會有懶人包出現了XD

我先針對王大師幾篇文章 〈TED死都不想讓你看的兩個演講!〉〈大演化(生物篇)–《Rupert Sheldrake之型態場域論》〉〈 大演化(意識篇)〉,寫了兩篇文章〈TED死都不該讓你看的兩個演講?〉〈為何倡導偽科學是犯賤?〉,在泛科學得到洪靖大大一篇很棒的文章〈TED 到底該不該讓你/妳看那兩個演講?〉的回應,我接著再寫一篇文〈為什麼那兩個TEDx演講最好寫成科幻小說?〉回應洪靖大大。感謝王大師心胸寬大地把我的幾篇文章分享在他的臉書粉絲頁,並且也寫了篇回應〈他 X 的,管他 TED 要你看什麼!〉。根據我和王大師的文章,洪靖大大又寫了篇文章〈「TED 不讓你/妳看的兩個演講」到底在爭議什麼?兼論 TED 的社會位置〉來回應。

從上述文章的點閱率來看,正如洪靖大大說的「當哲學家越來越多、讀者就越來越少。」似乎是過度使用科學哲學的術語和觀念,讀者就愈不容易吸收。因此,洪靖大大在〈「TED 不讓你/妳看的兩個演講」到底在爭議什麼?兼論 TED 的社會位置〉也減少了哲學術語和觀念的使用。原本我沒有急切地要回覆,因為前幾天很忙碌,不過沉澱了幾天也心癢癢了,想說之前有些網友和朋友的批評也還沒回應,而且也有不少朋友提起和問及,想說就趁颱風假鬆口氣時來寫這篇文章吧。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洪靖大大在〈「TED 不讓你/妳看的兩個演講」到底在爭議什麼?兼論 TED 的社會位置〉主要是在探討TED的社會地位,他的觀點我大多同意,所以這篇文章雖然有點算是回應他,不過主要內容卻和那篇文章主旨比較無關,而是在回應網友和朋友的質疑,因為我那幾篇文章,尤其是那篇通俗化的〈為何倡導偽科學是犯賤?〉引起臉書上僵持不下的爭論和好幾天的私訊轟炸,質疑我憑啥用科學霸權的態度攻擊人家。加上各處的留言的質疑,在這裡我最主要要討論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需要擔心科學霸權嗎?

對於這個簡單的問題,我的答案是,我們不太需要擔心所謂的科學霸權,可是我們也要擔心科學霸權。哇塞,這不是說了等於沒有說嗎?請耐心看我的討論,以下不談科學哲學了。

科學作為人類認識自然最有效的系統,在人類文明中運作了百餘年了,當然不可能把錯綜複雜的狀況用一個簡單的答案帶過,弄得好像是在中小學課堂背答案去應付考試。凡事有利就會有弊,水可行舟、亦可逆舟。

首先,為何我們不必太過擔心科學霸權呢?先從科學界裡談起,有網友質疑對「另類理論」的打壓,不正是活脫脫的主流科學霸權的心態嗎?相信我,我們每個科學 家都想挑戰主流科學!而且這種意圖,在科研經費的萎縮下,因為生存不易而愈來愈明目張膽。有國外學者告訴我,頂尖的《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近年收到愈來愈大量的投稿,由於競爭激烈,有九成投稿,編輯只看了摘要,就決定退稿不送審了!而送審的論文稿子,只有接近三分之一會被接受!也就是說,膽敢投稿《自然》和《科學》的學術論文,只有約3%會刊登上去!想搞陰謀論嗎?有97%投稿的學術論文供您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何大家還要狂投《自然》和《科學》?為了就是在主流科學中有所突破,發現人家沒有發現的,或許佐證人家難以佐證的!更好的是,不僅刊登上《自然》和《科 學》,還能被寫進教科書,甚至改寫教科書!絕頂聰明的科學家,一生的夢想就是揚名立萬!最最最好的,是創立新理論,把舊理論摧毀,建立自己的帝國!諾貝爾 獎得主,您記得幾位?物理學家最出名的是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他是諾貝爾獎得主,可是他是超越諾貝爾獎的,因為他的相對論,打破了古典力學,開創了人類對時空的全新認識!

Neurorexia

有這麼多絕頂聰明的科學家想要創立新理論,那為何主流科學卻貌似保守?因為大家都想有大突破,可是科學不是你智商爆錶,就能隨便你任意玩啊!你得先站在巨 人的肩膀上,苦心學習他們的理論,才能在他們的理論上找到弱點,而且你提出的新理論還得經過成千上萬個科學家驗證哦!而事實上,大多數頂尖科學家能找到的 弱點都有限了,像以我熟悉的演化生物學來說,只要有人找到達爾文演化論的一點小弱點,或者找到達爾文(Charles R. Darwin,1809-1882)還沒提到的,就夠吹噓一輩子了,更何況是把即有的理論整個重寫或甚至推翻!說最近的上帝粒子實驗吧,物理學家就告訴我 們,上帝粒子在實驗室被找到了,是一則喜,也是一則憂!喜的是希格斯的理論站得住腳,通過極高難度實驗的考驗,憂的是玩粒子物理學的理論物理學家又可以去 洗洗睡了XD 推翻希格斯理論的機會又沒了!(請參見〈該死的上帝粒子〉

所以,在科學界激烈的競爭下,根本不需要擔心挑戰者會太少。科學家的訓練過程是要對數據和理論充滿批判性的,不是高人不出手,是因為還沒有充分的證據,或 者足夠嚴謹的理論。舉個實例,當初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E. Lovelock,1919-) 於1972年提出蓋亞假說(Gaia hypothesis),假定生物圈是自我調節的實體,具有能力通過控制化學和物理環境保持我們的地球健康。在他的假說中,地球被視為一個「超級生物體」 (superorganism) [1]。 主流科學家主要以其不夠嚴密為由堅決拒絕接受。可是在1981年,洛夫洛克創造出電腦模擬的反射或吸收太陽輻射的白色或黑色雛菊世界。由於雛菊的數量隨著 普遍的表面溫度變化而相對改變,因此雛菊群維持全球氣溫均衡 [2],後來也在愈來愈多證據的出現,以及預測力愈來愈強後,才被越來越多科學家接受 [3-4],而洛夫洛克也根據新證據而修正了其假說 [5]。這才是一個正常的科學進展過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挑戰,就要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不是以寫科幻小說的心力就可以交差!不少網友不是科學界人士,那我用一個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方式來解釋,為何那兩個演講裡 的理論,會被當作「偽科學」。請問,您可以接受一個所謂的歷史學家,把梁羽生、金庸、古龍、黃易、上官鼎等等的武俠小說裡的情節來當作史實,然後上TED 吹牛嗎?你能夠接受該歷史學家被質疑後,還出來說什麼:「你真的懂真相嗎?」、「你怎麼知道我說的不是真的?」、「你怎麼知道十年、廿年、卅年、卌年後沒 有新證據說我用的武俠小說情節不是史實?」。請問你能夠接受這樣的說法嗎?

Ms.Corewyn’s Homework and Assignment Blog

如果你可以接受,我再打個比方。有朋友問道,如果那兩位講者,不是要唬弄人家,而是打從心裡相信自己的理論,那就不「犯賤」了嗎?我的回答是,主流科學當 然可以挑戰,可是請以科學的方法、精神和邏輯來來挑戰!舉個大家最近剛瘋過的巴西世界盃吧?假設有位足球員,有場比賽他進了一球,可是手碰觸過球,裁判判 無效,他去跟裁判吵說,憑什麼判那球無效?裁判有比他會踢球嗎?他那麼熱愛足球,怎麼判他進的球無效?人家老美的足球(Football)也不僅可以用手 碰球,還能用手玩球,憑什麼FIFA(國際足球聯合會)不准?那個判決是FIFA霸權!請問,你能接受這說法嗎?即使他打從心頭認為自己是對的,為那球員 就不犯規,就不犯賤嗎?當然,如果有人說,什麼都可以打破!什麼都該接受!那也不必來找我吵了,因為憑啥我的說法就不能接受了?只是看不順眼嗎?

綜合以上幾點,從科學這個人類認識自然的系統之判批性,以及自我修正能力來看,我們其實不必過度擔心所謂的科學霸權,除非是自廢武功,把科學的方法、精神 和邏輯自宮掉,才需要擔心科學霸權,待會我會討論。當然有人也會批評說,不是有學閥在打擊異己嗎?只要和大佬講反調,求職、升等、發論文和申請計畫不是會 受阻嗎?這不算霸權嗎?是,算是霸權,不過這種情況僅侷限在科學界嗎?在人文、社會科學、藝術界就沒有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政治黑暗到處皆有,這種 狀況很可惡,可是並非科學界的專利。玩科學,畢竟還是要拿得出能實證的東西,學閥有天還是會過氣,被長江後浪推前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下來,我要來談談為何其實要擔心科學霸權?我們把問題放大到社會層面,回到上一段提到的,如果任由偽科學泛濫,就真的要擔心科學霸權了。簡單來說,就是 因為偽科學放棄了科學的方法、精神和邏輯,是欲練神功、引刀自宮!走火入魔了!因此,偽科學就能暢所欲言,什麼問題都能碰觸,什麼正理、歪理都當有理!當 什麼理論該被接受,都可以上TED這個有社會影響力的平台,還不能因為有事實的出入而下架時,我們無法去檢驗,也不被允許去質疑、批判和挑戰的時候,那到 底什麼才是霸權啊?

有朋友批評我說,不該限制科學能碰觸的議題,也就是反對「如果不相信科學,或者不認同科學,就不該碰觸科學的領域,更不該利用科學來招謠撞騙!很多領域是 科學不會碰觸的,如玄學、靈學、神學、神秘主義等等……」,可是同時又要我承認科學的極限,所以不該去批評人家是「偽科學」,甚至建議人家該寫科幻小說。 一方面提出科學的限制,一方面反對科學的侷限,這不是矛盾,那什麼才是矛盾?所以不要讓科學成為霸權,請先挑戰偽科學!

除了偽科學,科學本身會不會有問題?當然有,科學有一大問題,就是化約主義(Reductionism)!化約,是必要之惡,只要我們瞭解這問題,科學造 成的傷害就有限。我們必須化約,因為一來才能得出能夠理解的因果關係,實驗上也必須控制變數才能操作。在實務上,我們甚至還用能否化約得夠好,來判斷學生 是否掌握了科學實驗的關鍵技巧。

化約主義確實造成了一些問題,舉兩個例子好了。一是, 麥可.波倫在(Michael Pollan)在《食物無罪:揭穿營養學神話,找回吃的樂趣!》In Defense of Food: An Eater’s Manifesto)中批評的「營養主義」,就是把食物的優劣化約成其營養成份,而忽略我們在餐桌上吃的,是食物的整體,而非科學家化約而成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他命、礦物質而已!(請參見〈我們到底要吃什麼?(上)〉〈我們到底要吃什麼?(下)〉)另一個例子,是《華爾街的物理學》The Physics of Wall Street)提到的,華爾街投機家,把物理模型拿來當寶去大肆投機,而忽略了簡化的模型和現實世界的差異,更忽略了一堆投資銀行都運用相似的模型來做預測,在災難到來時的兵敗如山倒!(請參見〈華爾街的物理學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來,科學研究和現實世界當然會有差距,只要不過度衍伸,或者過份誇大,我們還是能藉由愈來愈多的研究,以及越來越強大的電腦和儀器,來研究愈來愈複雜的 問題,來越來越接進對真實世界的理解。統計學者也一直在研發新方法來解決多變數分析的問題等等。所以,化約主義會是個問題,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解的話,可是 這個問題也要靠科學的進展來慢慢解決。

Funny Junk

過度倡導科學,還有吹噓科學,還有崇拜科學,會造成的一大問題是,讓人以為無法實證的東西都不真實,以為摸不著、看不見的東西,無法被科學理論描述的東西 都不存在,以為無法量化的東西也不重要,使用人失去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父母對兒女的愛能用科學實證嗎?該用科學實證嗎?科學能夠描述人在愛人時的神經反 應,以及荷爾蒙變化,可是這是愛的全部嗎?科學可以告訴你要怎麼上月球,甚至火星,可是科學無法教你要如何愛人,也無法教你如何成家立業,以及無法教你如 何維持美好婚姻和教養下一代,更無法指導你如何面對生、老、病、死,還有如何活出人生的意義,並且生活過得充實、愉快!

這些對我們人生最重要的事物,反而是教育裡頭最受忽視的!因為我們以為科學比較有用,而文史哲是比較沒有用的!可是這些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物要如何美滿,只能靠人文和藝術的素養和修練來達成。這點可以參考彭明輝老師的《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還有透過偉大的宗教家、哲學家、史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的經典名著給我們答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總結,科學作為人類認識自然最有效的系統,科學確實解決了人類許多重大問題,今年讓我們在物質生活上比過去成千上萬年的人類更富足的科技,就是建築在 科學的基礎上的。科學不是人類問題的唯一解方,可是卻是一個在一定範圍內有效的解方。科學當然不是完美無瑕的,這世界上也不存在完美無瑕的事物。科學的方 法、精神和邏輯,是有一些問題存在,可是您找得到更好的替代方案嗎?

Plain Language Science

參考文獻:

  1. Lovelock, J.E. (1 August 1972). “Gaia as seen through the atmospher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67) (Elsevier) 6 (8): 579–580. doi:10.1016/0004-6981(72)90076-5
  2. Watson, A.J.; Lovelock, J.E (1983). “Biological homeostasis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 the parable of Daisyworld”. Tellus 35B (4): 286–9. Bibcode:1983TellB..35..284W. doi:10.1111/j.1600-0889.1983.tb00031.x
  3. J. E. Lovelock (1990). “Hands up for the Gaia hypothesis”. Nature 344 (6262): 100–2. Bibcode:1990Natur.344..100L. doi:10.1038/344100a0.
  4. Volk, Tyler (2003). Gaia’s Body: Toward a Physiology of Earth.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ISBN 0-262-72042-6.
  5. Lovelock, James. The Vanishing Face of Gaia. Basic Books, 2009, p. 255. ISBN 978-0-465-01549-8

本文原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Gene Ng_96
295 篇文章 ・ 30 位粉絲
來自馬來西亞,畢業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暨碩士班,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遺傳學博士班,從事果蠅演化遺傳學研究。曾於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從事鳥類的演化遺傳學、基因體學及演化發育生物學研究。過去曾長期擔任中文科學新聞網站「科景」(Sciscape.org)總編輯,現任台大科教中心CASE特約寫手Readmoo部落格【GENE思書軒】關鍵評論網專欄作家;個人部落格:The Sky of Gene;臉書粉絲頁:GENE思書齋

0

3
3

文字

分享

0
3
3
圖形處理單元與人工智慧
賴昭正_96
・2024/06/24 ・6944字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 作者/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刊

我擔心人工智慧可能會完全取代人類。如果人們能設計電腦病毒,那麼就會有人設計出能夠自我改進和複製的人工智慧。 這將是一種超越人類的新生命形式。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

大約在八十年前,當第一台數位計算機出現時,一些電腦科學家便一直致力於讓機器具有像人類一樣的智慧;但七十年後,還是沒有機器能夠可靠地提供人類程度的語言或影像辨識功能。誰又想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簡稱 AI)的能力最近十年突然起飛,在許多(所有?)領域的測試中擊敗了人類,正在改變各個領域——包括假新聞的製造與散佈——的生態。

圖形處理單元(graphic process unit,簡稱 GPU)是這場「人工智慧」革命中的最大助手。它的興起使得九年前還是個小公司的 Nvidia(英偉達)股票從每股不到 $5,上升到今天(5 月 24 日)每股超過 $1000(註一)的全世界第三大公司,其創辦人(之一)兼首席執行官、出生於台南的黃仁勳(Jenson Huang)也一躍成為全世界排名 20 內的大富豪、台灣家喻戶曉的名人!可是多少人了解圖形處理單元是什麼嗎?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黃仁勳出席2016年台北國際電腦展
Nvidia 的崛起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圖/wikimedia

在回答這問題之前,筆者得先聲明筆者不是學電腦的,因此在這裡所能談的只是與電腦設計細節無關的基本原理。筆者認為將原理轉成實用工具是專家的事,不是我們外行人需要了解的;但作為一位現在的知識分子或公民,了解基本原理則是必備的條件:例如了解「能量不滅定律」就可以不用仔細分析,即可判斷永動機是騙人的;又如現在可攜帶型冷氣機充斥市面上,它們不用往室外排廢熱氣,就可以提供屋內冷氣,讀者買嗎?

CPU 與 GPU

不管是大型電腦或個人電腦都需具有「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 unit,簡稱 CPU)。CPU 是電腦的「腦」,其電子電路負責處理所有軟體正確運作所需的所有任務,如算術、邏輯、控制、輸入和輸出操作等等。雖然早期的設計即可以讓一個指令同時做兩、三件不同的工作;但為了簡單化,我們在這裡所談的工作將只是執行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簡稱 ALU),如將兩個數加在一起。在這一簡化的定義下,CPU 在任何一個時刻均只能執行一件工作而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個人電腦剛出現只能用於一般事物的處理時,CPU 均能非常勝任地完成任務。但電腦圖形和動畫的出現帶來了第一批運算密集型工作負載後,CPU 開始顯示心有餘而力不足:例如電玩動畫需要應用程式處理數以萬計的像素(pixel),每個像素都有自己的顏色、光強度、和運動等, 使得 CPU 根本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些工作。於是出現了主機板上之「顯示插卡」來支援補助 CPU。

1999 年,英偉達將其一「具有集成變換、照明、三角形設定/裁剪、和透過應用程式從模型產生二維或三維影像的單晶片處理器」(註二)定位為「世界上第一款 GPU」,「GPU」這一名詞於焉誕生。不像 CPU,GPU 可以在同一個時刻執行許多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快速地完成圖形和動畫的變化。

依序計算和平行計算

一部電腦 CPU 如何計算 7×5+6/3 呢?因每一時刻只能做一件事,所以其步驟為:

  • 計算 7×5;
  • 計算 6/3;
  • 將結果相加。

總共需要 3 個運算時間。但如果我們有兩個 CPU 呢?很多工作便可以同時(平行)進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同時計算 7×5 及 6/3;
  • 將結果相加。

只需要 2 個運算時間,比單獨的 CPU 減少了一個。這看起來好像沒節省多少時間,但如果我們有 16 對 a×b 要相加呢?單獨的 CPU 需要 31 個運算的時間(16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15 個 + 的運算時間),而有 16 個小 CPU 的 GPU 則只需要 5 個運算的時間(1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4 個 + 的運算時間)!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稱 GPU 為「圖形」處理單元。圖一左圖《我愛科學》一書擺斜了,如何將它擺正成右圖呢? 一句話:「將整個圖逆時針方向旋轉 θ 即可」。但因為左圖是由上百萬個像素點(座標 x, y)組成的,所以這句簡單的話可讓 CPU 忙得不亦樂乎了:每一點的座標都必須做如下的轉換

x’ = x cosθ + y sinθ

y’ = -x sinθ+ y cos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每一點均需要做四個 × 及兩個 + 的運算!如果每一運算需要 10-6 秒,那麼讓《我愛科學》一書做個簡單的角度旋轉,便需要 6 秒,這豈是電動玩具畫面變化所能接受的?

圖形處理的例子

人類的許多發明都是基於需要的關係,因此電腦硬件設計家便開始思考:這些點轉換都是獨立的,為什麼我們不讓它們同時進行(平行運算,parallel processing)呢?於是專門用來處理「圖形」的處理單元出現了——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 GPU。如果一個 GPU 可以同時處理 106 運算,那上圖的轉換只需 10-6 秒鐘!

GPU 的興起

GPU 可分成兩種:

  • 整合式圖形「卡」(integrated graphics)是內建於 CPU 中的 GPU,所以不是插卡,它與 CPU 共享系統記憶體,沒有單獨的記憶體組來儲存圖形/視訊,主要用於大部分的個人電腦及筆記型電腦上;早期英特爾(Intel)因為不讓插卡 GPU 侵蝕主機的地盤,在這方面的研發佔領先的地位,約佔 68% 的市場。
  • 獨立顯示卡(discrete graphics)有不與 CPU 共享的自己專用內存;由於與處理器晶片分離,它會消耗更多電量並產生大量熱量;然而,也正是因為有自己的記憶體來源和電源,它可以比整合式顯示卡提供更高的效能。

2007 年,英偉達發布了可以在獨立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後,科學家發現獨立 GPU 不但能夠快速處理圖形變化,在需要大量計算才能實現特定結果的任務上也非常有效,因此開啟了為計算密集型的實用題目編寫 GPU 程式的領域。如今獨立 GPU 的應用範圍已遠遠超出當初圖形處理,不但擴大到醫學影像和地震成像等之複雜圖像和影片編輯及視覺化,也應用於駕駛、導航、天氣預報、大資料庫分析、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加密貨幣挖礦、及分子動力學模擬(註三)等其它領域。獨立 GPU 已成為人工智慧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及許多行業的遊戲規則。英特爾在這方面發展較遲,遠遠落在英偉達(80%)及超微半導體公司(Advance Micro Devices Inc.,19%,註四)之後,大約只有 1% 的市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典型的CPU與GPU架構

事實上現在的中央處理單元也不再是真正的「單元」,而是如圖二可含有多個可以同時處理運算的核心(core)單元。GPU 犧牲大量快取和控制單元以獲得更多的處理核心,因此其核心功能不如 CPU 核心強大,但它們能同時高速執行大量相同的指令,在平行運算中發揮強大作用。現在電腦通常具有 2 到 64 個核心;GPU 則具有上千、甚至上萬的核心。

結論

我們一看到《我愛科學》這本書,不需要一點一點地從左上到右下慢慢掃描,即可瞬間知道它上面有書名、出版社等,也知道它擺斜了。這種「平行運作」的能力不僅限於視覺,它也延伸到其它感官和認知功能。例如筆者在清華大學授課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嘴巴在講,腦筋思考已經不知往前跑了多少公里,常常為了追趕而越講越快,將不少學生拋到腦後!這不表示筆者聰明,因為研究人員發現我們的大腦具有同時處理和解釋大量感官輸入的能力。

人工智慧是一種讓電腦或機器能夠模擬人類智慧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科技,因此必須如人腦一樣能同時並行地處理許多資料。學過矩陣(matrix)的讀者應該知道,如果用矩陣和向量(vector)表達,上面所談到之座標轉換將是非常簡潔的(註五)。而矩陣和向量計算正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演算法的基礎!也正是獨立圖形處理單元最強大的功能所在!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 GPU 會成為人工智慧開發的基石:它們的架構就是充分利用並行處理,來快速執行多個操作,進行訓練電腦或機器以人腦之思考與學習的方式處理資料——稱為「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黃仁勳在 5 月 22 日的發布業績新聞上謂:「下一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企業界和各國正與英偉達合作,將價值數萬億美元的傳統資料中心轉變為加速運算及新型資料中心——人工智慧工廠——以生產新商品『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將為每個產業帶來顯著的生產力提升,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和提高能源效率,同時擴大收入機會。」

附錄

人工智慧的實用例子:下面一段是微軟的「copilot」代書、谷歌的「translate」代譯之「one paragraph summary of GPU and AI」。讀完後,讀者是不是認為筆者該退休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GPU(圖形處理單元)和 AI(人工智慧)之間的協同作用徹底改變了高效能運算領域。GPU 具有平行處理能力,特別適合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所需的複雜資料密集運算。這導致了影像和視訊處理等領域的重大進步,使自動駕駛和臉部辨識等技術變得更加高效和可靠。NVIDIA 開發的平行運算平台 CUDA 進一步提高了 GPU 的效率,使開發人員能夠透過將人工智慧問題分解為更小的、可管理的、可同時處理的任務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不僅加快了人工智慧研究的步伐,而且使其更具成本效益,因為 GPU 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執行與多個 CPU 相同的任務。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GPU 的角色可能會變得更加不可或缺,推動各產業的創新和新的可能性。大腦透過神經元網路實現這一目標,這些神經元網路可以獨立但有凝聚力地工作,使我們能夠執行複雜的任務,例如駕駛、導航、觀察交通信號、聽音樂並同時規劃我們的路線。此外,研究表明,與非人類動物相比,人類大腦具有更多平行通路,這表明我們的神經處理具有更高的複雜性。這個複雜的系統證明了我們認知功能的卓越適應性和效率。我們可以一邊和朋友聊天一邊走在街上,一邊聽音樂一邊做飯,或一邊聽講座一邊做筆記。人工智慧是模擬人類腦神經網路的科技,因此必須能同時並行地來處理許多資料。研究人員發現了人腦通訊網路具有一個在獼猴或小鼠中未觀察獨特特徵:透過多個並行路徑傳輸訊息,因此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多任務處理能力。

註解

(註一)當讀者看到此篇文章時,其股票已一股換十股,現在每一股約在 $100 左右。

(註二)組裝或升級過個人電腦的讀者或許還記得「英偉達精視 256」(GeForce 256)插卡吧?

(註三)筆者於 1984 年離開清華大學到 IBM 時,就是參加了被認為全世界使用電腦時間最多的量子化學家、IBM「院士(fellow)」Enrico Clementi 的團隊:因為當時英偉達還未有可以在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我們只能自己寫軟體將 8 台中型電腦(非 IBM 品牌!)與一大型電腦連接來做平行運算,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等的科學研究。如果晚生 30 年或許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四)補助個人電腦用的 GPU 品牌到 2000 年時只剩下兩大主導廠商:英偉達及 ATI(Array Technology Inc.)。後者是出生於香港之四位中國人於 1985 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成立,2006 年被超微半導體公司收購,品牌於 2010 年被淘汰。超微半導體公司於 2014 年 10 月提升台南出生之蘇姿豐(Lisa Tzwu-Fang Su)博士為執行長後,股票從每股 $4 左右,上升到今天每股超過 $160,其市值已經是英特爾的兩倍,完全擺脫了在後者陰影下求生存的小眾玩家角色,正在挑戰英偉達的 GPU 市場。順便一題:超微半導體公司現任總裁(兼 AI 策略負責人)為出生於台北的彭明博(Victor Peng);與黃仁勳及蘇姿豐一樣,也是小時候就隨父母親移居到美國。

(註五)

延伸閱讀

  • 熱力學與能源利用」,《科學月刊》,1982 年 3 月號;收集於《我愛科學》(華騰文化有限公司,2017 年 12 月出版),轉載於「嘉義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網路安全技術與比特幣」,《科學月刊》,2020 年 11 月號;轉載於「善科教育基金會」的《科技大補帖》專欄。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賴昭正_96
43 篇文章 ・ 56 位粉絲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芝加哥大學化學物理博士。在芝大時與一群留學生合創「科學月刊」。一直想回國貢獻所學,因此畢業後不久即回清大化學系任教。自認平易近人,但教學嚴謹,因此穫有「賴大刀」之惡名!於1982年時當選爲 清大化學系新一代的年青首任系主任兼所長;但壯志難酬,兩年後即辭職到美留浪。晚期曾回台蓋工廠及創業,均應「水土不服」而鎩羽而歸。正式退休後,除了開始又爲科學月刊寫文章外,全職帶小孫女(半歲起);現已成七歲之小孫女的BFF(2015)。首先接觸到泛科學是因爲科學月刊將我的一篇文章「愛因斯坦的最大的錯誤一宇宙論常數」推薦到泛科學重登。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科學」能有價值觀嗎?堅持「客觀」反而讓民眾失去信任?——《為何信任科學》
貓頭鷹出版社_96
・2024/05/26 ・335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這門事業並非價值中立,個別科學家也不是。沒有任何人可以真正做到價值中立,當科學家這樣講自己,人們會覺得他們虛偽,因為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們是白痴學者或超級天真,不然就是不誠實。然而誠實、開放和透明又被認為是科學研究的核心價值。科學家怎麼可能同時做到誠實,又說他們沒有自己的價值觀?如果科學家要堅守誠信,同時卻讓大眾誤解他們的角色(就算不是故意的),這會讓他們的事業出現根本的矛盾。

可能有人會反駁,科學家並不是說他們沒有自己的價值觀,只是不會允許這些價值觀影響到科學工作。這種論述不可能證明對或錯,但社會科學研究和一般常識都顯示這不太可能。這就把我們帶到下一個問題,不知為何長久以來都沒有人認真討論一件事,但它卻是許多美國人不信任科學的核心因素:要說科學是價值中立的,多少是在說它沒有價值,至少除了創造知識以外沒有其他價值,而這很容易就變成在說科學家沒有價值信念。當然不是這樣,但如果科學家不願意討論他們的價值觀,就會給人一種印象,認為他們的價值觀有問題,所以才需要遮遮掩掩,或認為他們根本就沒有價值信念。你會相信一個沒有價值信念的人嗎?

我在第二章提出了一個問題:忽視科學主張但最終發現它是對的,風險是什麼?相比之下,相信一個錯誤的科學主張,風險又是什麼?回答這個問題必須仰賴價值。我和康威合著的《販賣懷疑的人》提到,氣候科學所引起的爭辯,幾乎都是價值上的爭辯。很多有影響力的人物在一九八○和一九九○年代相信,政府干預市場的政治風險是如此之大,超越了氣候變遷的風險,因此他們懷疑、蔑視,甚至否認後者的科學證據。這些立場由自由主義智庫繼承,得到共和黨支持,演變成共和黨支持者很多都否認氣候變遷,只是有些積極、有些消極;然後再演變成很多質疑「大政府」的人都懷疑氣候變遷,包括商人、長者、福音派基督徒、住在美國鄉下的人。

即使氣候變遷的證據不斷累積,懷疑論者還是堅稱,就算氣候真的有在變遷,情況也不會太嚴重,或者不是「我們造成的」。因為如果事情真的很嚴重而且是我們造成的,那我們就應該採取行動,可能需要政府以某種方式管制。如此一來,否認氣候變遷逐漸變成美式生活的常態,先是否認證據,最終否認事實。這個問題非常嚴重,但是對於氣候變遷否認者秉持的價值,不能一網打盡說是錯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共和黨支持者很多都否認氣候變遷。圖/giphy

我們可以討論大政府和小政府的優缺、市場管制不足或過度管制的風險,但任何這類討論都(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從價值出發。如果要開誠布公討論這個話題,就必須討論我們的價值觀。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風險,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不代表他們就是愚笨或腐敗。人為氣候變遷的科學證據很清楚,疫苗不會導致自閉症很清楚,使用牙線有益健康也很清楚。但價值觀導致許多人拒絕接受證據指出的事情。

回到剛才的問題:你會相信一個沒有價值信念的人嗎?答案當然是不會,這種人是反社會人格。你也不會相信那些擁抱你所厭惡的價值的人。但如果你認為,某個人的價值觀起碼部分與你相似,就算不盡相同,你可能就比較願意聽聽他的想法,接受他說法的一部分。因此,無論價值中立是否能讓一個主張在知識論上比較站得住腳,可以確定的是它在現實中沒有用,不能以此確保溝通、建立信任的連結

科學寫作的主流寫法不只試圖隱藏作者的價值觀,也把他們的人性一同抹煞了。價值觀隱藏、情緒不得伸張、避免使用形容詞,甚至連「我」這個字都無形中禁止了,即便論文只有單一作者也一樣。理想的科學論文寫得好像作者沒有價值觀或感覺,甚至好像作者根本不是人,這都是為了表現出客觀。

圖/envato

科學家可能覺得根本沒辦法讓否認氣候變遷和相信地球年紀是 6000 年的人相信他們。或許這是真的。我曾經公開表示對於要如何跟千禧世代交流感到非常絕望,他們之中有些人聽信末世論,認為世界就要毀滅了,幹麻還擔心氣候變遷?但當我陷入絕望,隔天幾位記者就告訴我怎樣才能透過基督教價值和教導打動這些人。他們建議我從價值觀下手,社會科學研究也支持這種想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論

科學家壓抑自己的價值觀,堅持科學是價值中立的,這是一條歧路。他們認為人們如果相信科學沒有價值觀,就會相信他們,但這是錯的。

墨頓顯然這樣想,但他可能是錯的,或許反過來才是對的。原因如下:

政治與社會觀念保守的基督徒、自由主義者、共和黨人拒絕相信演化論和人為氣候變遷,大部分分析都聚焦在科學家與這些人之間的價值衝突。但我相信,驅動大多數科學家的價值觀,還是和大多數美國人的價值觀有重疊之處,包括多數的保守派和宗教信徒。近來有一些科學家開始公開聲明他們的價值觀,我認為部分原因是,他們深信這些價值觀確實得到廣泛接納,可以作為信任連結的基礎。 我認為他們是對的。

我認識的大部分科學家都想要預防疾病、促進人類健康、透過創新和發現來強化經濟、保護美國與全世界美麗的大自然。前共和黨議員殷格利斯講得很有說服力,他談到他和海洋生物學家一同造訪大堡礁,他們肩並肩站著,欣賞珊瑚礁周邊生物撼人的美麗。殷格利斯了解到一件事:他看到「創造」,科學家看到「生物多樣性」,但他們實際上看到的、在意的、珍惜的,是同一件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好喜歡這個故事,因為多數人至少都在某方面珍愛自然。不同背景的美國人都曾造訪國家公園和森林,去健行、釣魚、露營、開車、攝影、漫遊、抱怨,雖然從事不同活動,但美景與體驗帶來了共同的喜悅。儘管如此,我們對人類與自然世界的關係,確實有不一樣的想法。有些人想要在冬日的黃石公園騎雪上摩托車,有些人想要安靜休養。幾乎所有美國人都說他們相信自由,然而我們對這個詞的理解卻嚴重分歧,也很難同意該把哪一類自由看得最重要。柏林有句名言:狼的自由可能代表羊的死亡。同意「自由」這個詞意義並不大。

宗教歷史學家普羅特勞指出,猶太人、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都相信十誡,但是版本差距之大,令人吃驚。例如天主教放棄了不可崇拜偶像,而猶太教與新教徒堅守此道。天主教因此少了一條戒律,只剩九條很奇怪,於是他們把最後一條一分為二,變成第九條是不可貪圖鄰人之妻,第十條是不可貪圖其他東西。儘管如此,美國人中超過 70% 都信奉這三個宗教,他們都還是認同不可殺人、偷竊、通姦或做偽證,也相信我們應該崇拜唯一真神、不可妄稱神的名、守安息日、孝敬父母。伊斯蘭教也同意這些,只是比這三個宗教更加強調慈善:課(zakat),也就是施捨,是五大支柱之一。不過,看看 zakat 這個字和希伯來文中的 tzedakah 多麼相似,tzedakah 代表慈善施予,是猶太生活的道德義務。慈善也是基督教的核心價值,虔誠的摩門教徒會繳納什一奉獻。

在很多政治議題上我們意見相左,但我們的核心價值大部分都重疊。釐清這些我們都同意的部分,並解釋它們和科學研究的關聯,我們就有機會克服盛行的懷疑論與對科學的不信任,尤其是因價值受到衝擊而產生的不信任。

We have been authoriz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o use this conten. 該內容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授權使用

——本文摘自《為何信任科學:科學的歷史、哲學、政治與社會學觀點》,2024 年 04 月,貓頭鷹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貓頭鷹出版社_96
65 篇文章 ・ 26 位粉絲
貓頭鷹自 1992 年創立,初期以單卷式主題工具書為出版重心,逐步成為各類知識的展演舞台,尤其著力於科學科技、歷史人文與整理台灣物種等非虛構主題。以下分四項簡介:一、引介國際知名經典作品如西蒙.德.波娃《第二性》(法文譯家邱瑞鑾全文翻譯)、達爾文傳世經典《物種源始》、國際科技趨勢大師KK凱文.凱利《科技想要什麼》《必然》與《釋控》、法國史學大師巴森《從黎明到衰頹》、瑞典漢學家林西莉《漢字的故事》等。二、開發優秀中文創作品如腦科學家謝伯讓《大腦簡史》、羅一鈞《心之谷》、張隆志組織新生代未來史家撰寫《跨越世紀的信號》大系、婦運先驅顧燕翎《女性主義經典選讀》、翁佳音暨曹銘宗合著《吃的台灣史》等。三、也售出版權及翻譯稿至全世界。四、同時長期投入資源整理台灣物種,並以圖鑑形式陸續出版,如《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計八卷九巨冊、《台灣蛇類圖鑑》、《台灣行道樹圖鑑》等,叫好又叫座。冀望讀者在愉悅中閱讀並感受知識的美好是貓頭鷹永續經營的宗旨。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科學主張的信任基礎是什麼?憑什麼讓我相信它?——《為何信任科學》
貓頭鷹出版社_96
・2024/05/25 ・3854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一種帕斯卡賭注

如果一個科學主張會對社會、政治或個人造成影響,那在衡量它時,就必須多考慮一個問題:如果錯了會怎樣?接受一個主張最後卻發現它是錯的,有什麼風險?拒絕一個主張而最後發現它是對的,又如何呢?

如果知道服用避孕藥的風險,一位健康女性就可以在憂鬱出現時即時停藥。避孕藥引發的憂鬱通常很快就會消失,對許多女性來說這樣的風險還算輕微,值得一試。同樣地,牙線很便宜,使用牙線每天只需要幾分鐘,如果最終發現沒什麼用處也不會有太大損失。但某些議題就沒那麼簡單了。

想想人為氣候變遷,儘管相關科學研究已經持續了五十年,累積了上萬篇同儕審查的科學論文、數百篇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報告,許多美國人仍懷疑氣候變遷的真實性及人類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總統、國會議員、企業領袖、《華爾街日報》的社論都曾表示懷疑,拒絕相信好幾個世紀以來充分發展的物理理論,以及海平面上升和頻繁極端氣候事件等經驗證據。另外有些人則認為,儘管人為氣候變遷真的有發生,但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甚至是件好事。

做為一位科學史學者,我知道能量有限理論、優生學、激素避孕藥的歷史,也知道要判斷使用牙線是否有益十分困難,最重要的是我知道地質學家在衡量大陸漂移理論時受到了政治理念影響。我從未預設我們相信科學永遠合理,或通常是合理的,我一直認為這個問題很棒:科學主張的基礎為何?我們應該相信科學家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信任科學非常重要,但科學家不能期待大眾單憑信任就接受他們的主張。科學家必須解釋他們如何做成這些主張,並承認他們有可能因為忽略或蔑視某些證據而犯錯。如果有人合理指出某些證據被漠視或不合比例的強調,無論這個人是科學家、業餘專家、記者還是飽學的公民,都該考慮他的想法。科學家必須保持開放,明白他們有可能犯錯或忽略某些重要的事情。重點在於,無論科學家有多麼聰明正直,我們相信的都不是科學家,而是相信科學做為一種社會過程,能夠嚴謹地檢驗科學主張。

圖/envato

有些科學結論已經發展完整,不再有人提出合理的懷疑;有些理論則是早就被推翻了。上述論點並非在說科學家應該繼續投入時間與精力,反覆證明或推翻這些結論。如同孔恩在超過半世紀前所討論的,如果說科學可以說是一種進步,那是因為科學家知道怎樣達成共識、往下一步邁進。針對大陸漂移理論的辯論,是在新一代科學家找到了一系列更切中要害的證據後才重新開啟的,這可說是該案例中最突出的一個面向。

我們可以用帕斯卡的賭注來說明這個問題。無論一項科學知識發展得有多完整,無論專家共識有多強大,永遠還是會有不確定之處。因此每當有人挑戰科學知識(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我們都可以先學帕斯卡這樣問:如果這項科學主張最後證明是對的,忽視它會有什麼風險?相較之下,因應這項主張而行動,但最後發現它是錯的,代價又是什麼? 不用牙線的風險真實存在,但不至於太嚴重;對氣候變遷的科學證據視而不見,代價則太高昂了。

不可諱言,提倡優生學社會政策的人也認為不施行這些政策會帶來極大的風險。當然那只是他們對科學證據的解讀,而如我們所見,這些證據該如何解釋,並未有共識達成。這裡我們又要回頭強調共識。如果可以證明相關領域專家並未達成共識,那公共政策的基礎顯然十分薄弱。這也是為什麼菸草公司長久以來,一直嘗試宣稱科學認為菸草會帶來危害這件事其實沒有那麼確定。如果真的是這樣,他們說菸草管制過於倉促就是對的。同樣地,如果人為氣候變遷還沒達成科學共識,石化產業和自由主義智庫要求更多研究,就是正確的。因此共識研究關係重大,知道共識存在無法讓我們知道該如何面對氣候變遷,但可以告訴我們問題確實存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確定相關領域的專家已達成共識,下一步呢?我們可以充滿信心地接受他們的結論,以此當作決策依據嗎?我的答案是有條件的肯定。可以,條件是社群有理想運作。這個條件很重要,如同溫恩所說,如果科學想要得到尊重與信賴,那麼「在組織型態、管理方式、社會關係等方面擁有優良的制度,就不只是為了讓科學進入大眾生活而作非必要的渲染,而是批判性社會文化評估的必備元素。」

科學史顯示社群不見得能如理想般達到開放、多元、確實執行轉化型質問,而且通常都做不到(不過沒達成這些理想,影響也不一定會很深刻,有時甚至難以察覺)。歷史學家史塔克指出,美國國家生命倫理委員會建議在審查以人類為實驗對象的研究時,委員會至少要有四分之一成員不隸屬執行該研究的機構,但這個目標很少達成。

我們要如何知道科學社群夠不夠多元、有沒有做到自我批判、讓另類意見有機會發聲?尤其是研究進行初期,有潛力的方法不該太早被否定。我們該如何判斷制度好不好?這裡沒有統一標準。很多科學家對大陸漂移的想法錯了,這不代表現在另一群科學家對氣候變遷的想法也錯了,他們可能對可能錯,我們不能預設立場。

除了檢查高素質的專家社群有沒有達成共識,我們也可以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社群中的科學家能接受不同觀點嗎?社群成員是否能代表廣泛的觀點,有不同的想法、理論取向、方法學偏好和個人價值?

是否使用不同的方法和多樣的證據?

不同的意見有沒有機會發聲、被充分考慮和看重?

社群是否對新資訊開放?能否自我批判?

在年齡、性別、種族、族群、性向、國家等面向上,社群的組成是否多元?

最後一點需要進一步解釋,科學訓練的目的是要限制個人偏見沒錯,但所有已知證據都顯示我們沒做到這點,而且可能真的很難。個人偏見很難避免,但可以透過多樣化來校正。不過,真的需要在人口組成上多元,才能讓觀點多元嗎?

關於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是人口多元很接近觀點多元,甚至可以說是能夠促成該目標的手段。一群白人、中年、異性戀男性可能對許多議題看法分歧,但他們也會有盲點,例如在性別或性向上。在團隊中加入女性和酷兒是一個辦法,讓更多本來可能錯失的觀點被納入考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團隊中加入女性和酷兒能讓更多本來可能錯失的觀點被納入考量。圖/envato

這是觀點知識論的基本論點,主要由哈定提出(見第一章)。我們的觀點很大程度取決於生活經驗,比起有男有女的社群,一個全由男性(在觀點知識論上則是全由女性)組成的社群,經驗可能比較狹隘,觀點也可能因此比較狹隘。商業世界有證據支持這點,針對職場性別多樣性的研究顯示,女性加入領導階層有助於公司獲利,但只限於一定比例:60%。如果公司領導階層全部或大部分是女性,這種「多元紅利」就會開始降低。這也的確符合以上論點。

前面提到的問題其實並不容易做到,但如果任何一點沒有做到,通常很容易就會被發現。更常見到的是社群中的某些人性格傲慢、心胸狹窄、自我膨脹(這些實在太常出現了!),但社會學觀點的知識論認為個人的影響不大,重要的是團隊整體足夠多元,公開討論的管道暢通,新證據和新想法有機會傳播。

哲學家道格拉斯論證過,當科學結論帶來的影響不在知識層面,而是關係到道德、倫理、政治或經濟,就無法避免價值觀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對證據的判斷。(例如自由派可能會比較快接受氣候變遷的科學證據,因為這代表政府可能要干預市場運作,而他們對這點接受度較高。)

因此,一個議題影響社會愈深,研究它的社群就更必須公開且多元。 不過有時候某些議題看似單純、只是知識問題,實際上卻不是。科學家可能會說他們純粹在討論問題的知識面,但實際上不是。這表示無論是什麼議題,科學社群都需要留意多元和開放程度,對新想法保持開放,尤其是得到實證證據支持的想法,或嶄新的理論概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可以在決定經費補助對象或審查論文時,多加考慮新穎的想法。包容新穎想法最後發現它錯了,應該還是好過因為批判而錯過好的想法。很多科學家非常強調在面對知識時應該表現出嚴厲的態度,實際上還可能流於粗暴,這可能在無意間造成同行不願多言,特別是年輕、害羞或缺乏經驗的科學家。嚴厲很重要沒錯,但保持開放可能更重要。

We have been authoriz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o use this conten. 該內容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授權使用

——本文摘自《為何信任科學:科學的歷史、哲學、政治與社會學觀點》,2024 年 04 月,貓頭鷹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討論功能關閉中。

貓頭鷹出版社_96
65 篇文章 ・ 26 位粉絲
貓頭鷹自 1992 年創立,初期以單卷式主題工具書為出版重心,逐步成為各類知識的展演舞台,尤其著力於科學科技、歷史人文與整理台灣物種等非虛構主題。以下分四項簡介:一、引介國際知名經典作品如西蒙.德.波娃《第二性》(法文譯家邱瑞鑾全文翻譯)、達爾文傳世經典《物種源始》、國際科技趨勢大師KK凱文.凱利《科技想要什麼》《必然》與《釋控》、法國史學大師巴森《從黎明到衰頹》、瑞典漢學家林西莉《漢字的故事》等。二、開發優秀中文創作品如腦科學家謝伯讓《大腦簡史》、羅一鈞《心之谷》、張隆志組織新生代未來史家撰寫《跨越世紀的信號》大系、婦運先驅顧燕翎《女性主義經典選讀》、翁佳音暨曹銘宗合著《吃的台灣史》等。三、也售出版權及翻譯稿至全世界。四、同時長期投入資源整理台灣物種,並以圖鑑形式陸續出版,如《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計八卷九巨冊、《台灣蛇類圖鑑》、《台灣行道樹圖鑑》等,叫好又叫座。冀望讀者在愉悅中閱讀並感受知識的美好是貓頭鷹永續經營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