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比較宗教學家Karen Armstrong曾在研究中指出,多數的古文化都確認了人類的思考、語言的發展和知識的累積,乃是透過兩種途徑,亦即古希臘人所謂的mythos(譯詞為「神話」)和logos(也就是「理性」)。這兩種途徑之間並無孰優孰劣的問題,彼此也無衝突,而是互補的,因為它們各自運作於人類心智的不同領域:「理性」幫助人類進行邏輯思考、判斷分析、歸納整理、乃至於發明創造,使人類得以控制、改善外界的環境,換句話說,「理性」是人類生存的必要元素,也因此現代教育的設計主要是架構在理性學習的基礎之上。
然而「理性」是有極限的,在人類的心智活動中,有許多的意念和經驗往往超出理性概念所能掌握的範圍,例如生命深層的悲喜,或者更終極的意義等問題,這個部份便屬於「神話」的領域。
在科學發達的今天,現代人對「神話」的理解已與古人出現了頗大的差異,有些人甚至會把「神話」看成是一種迷信、自我耽溺的幻想,或者是無意義的空談等,不過古希臘人所謂的「神話」,其實是指人類最原始的一種心理狀態,也就是「潛意識」,潛意識領域的感知與心靈活動,幫助我們在這個複雜、令人迷惑的世界裡,得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活得更富有創造力和想像力。
那麼,既然「神話/潛意識」是超越理性範疇之外的心智領域,我們又該如何在這個領域裡思考、學習、累積智慧呢?答案說難很難,但其實也並非遙不可及。首先,「神話」仰賴故事的創造,故事不見得是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但在某個意義上,卻有可能不斷重複發生,同時「神話」是需要對外傳述、表達的,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本文標題所謂的「說故事」,而說故事和聽故事的人,都有可能會在神話一而再、再而三的轉述過程當中,獲得某種啟示,也所以我們發現,人類似乎與生俱來便都有ㄧ種對外說故事和聽故事的渴望跟需求,許多小朋友們把同一個故事聽到幾乎滾瓜爛熟了,還是很樂於一聽再聽,因為從聽故事當中所得到的不同啟發,滿足了他們在潛意識領域裡學習的本能,而如果把「對外說故事」轉換為現代術語,其實便是一種「傳播」的行為。
「神話」領域的心智學習和成長,通常是透過不斷的、專注的操作與練習而來,同時也唯有透過不斷的、專注的操作與練習,才能真正獲致。例如我們不太可能光憑著讀通了行車手冊就變成駕車高手,也鮮少能夠單靠著記誦樂理、食譜和舞步,而學會彈琴、做飯或跳芭蕾舞;很多遊戲規則聽起來或讀起來都顯得艱深無比,然而只要實際玩過一遍,我們卻經常發現,那些繁複的規則突然都變得順理成章了!儘管你一開始可能半信半疑,但經過了孜孜不倦的努力之後,卻達到了始料未及的驚人成果──你沒沉到水裡去,反而浮了上來;你跳得比別人更高,而且姿態優雅;或者,你唱出了從不曾想像過的悠揚樂聲,彷彿天籟……。我們或許並不真正了解自己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因為屬於「神話」領域的原始心智,跳過了理性邏輯的意識層面,直接指揮著我們的身體,使我們在不知不覺間,學習超越了自己認知的極限,此外,在潛意識層次裡的學習活動,也往往會給我們帶來無可言喻的喜悅,例如音樂家可能在自己的演奏中渾然忘我,滑雪選手也可能在速度的快感中,瞬間體會到自己、雪橇及周遭的純白世界達到了某種天人合一。
正因為如此,「科學人文跨科際(SHS)」計畫強調「做中學」的原則,而我認為在推行面向寬廣的跨科際教育之際,也有必要透過「理性/意識」和「神話/潛意識」的雙重途徑,融合跨科際教育和傳播,在兩個不同的心智領域裡雙管齊下,同時深化、充實我們的思考和學習效果,並在無形中加強學習的樂趣。
在這個專業分工日益精細的時代裡,傳播是實踐跨科際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基因學家Steve Jones坦承,今天整個科學領域的結構是建立於傳播之上的,他以費馬的最後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為例,指出法國數學家費馬(Le dernier théorème de Fermat),在17世紀找到了一個絕妙的數學證明,但是他沒有告訴任何人,只在頁邊筆記註明說:「這裡的空白太少,不夠寫下。」結果後人經過了三個多世紀的苦思,才終於由英國數學家懷爾斯(Andrew John Wiles)和他的學生泰勒(Richard Taylor),在1995年發表了他們的證明,解開費馬的謎題,可見無論是多麼偉大的發明,如果沒有對外解釋、說明,便有如被埋藏在地底深處的寶石,因此我們有必要將「傳播」的藝術融入科學發展與跨科際教育的實踐之中,而學習「對外說故事」,則是幫助我們挖掘各種智慧寶藏的祕訣之一。
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簡稱BBC)和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簡稱OU)的合作,是就我所知融合了跨科際教育及傳播的成功實例,他們長達40多年的合作關係並非一成不變,而是經過了不停的磨合、溝通及實踐,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在他們早期的合作階段中,「傳播」被當成是推廣教育的輔助工具,所以就兩者的夥伴關係而言,BBC過去的主要職責是在協助OU製作課程所需的影音教材,然後利用半夜裡、或者週末一大早的冷門時段,在BBC的電視頻道中播出這些課程,供OU的學生收看、學習。這也就是說,早期所謂的整合教育及傳播資源,基本上仍然著眼於傳統的學習方式,集中在理性邏輯的意識層面,偏重教具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不過,儘管這樣的合作模式有相當的侷限,開放大學對傳播媒體的重視,以及與BBC傳播專家之間的長期互動,無疑還是提升了OU課程設計的品質和技巧,發展出了一套嚴謹而活潑的課程規劃與設計流程,達到對教學方法與傳播形式不斷的開發與創新。
隨著時代的變遷,大眾傳播工具日新月異,BBC和開放大學的夥伴關係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首先,開放大學已不再仰賴BBC幫他們製播課程所需的影音教材,而是由大學本身的課程團隊主導,當學生們註冊之後,所收到的課程教材多半包含各種相關的文字/教科書、圖像與影音材料等,讓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需求隨時閱讀資料、觀賞影片,而不必受限於電視台的播出時間表;另一方面,當BBC毋須針對特定對象製作教學節目以後,兩者的合作便可以開始朝潛意識層面的啟發著手,並將傳播對象擴大到一般的社會階層,而非僅限於OU的學生。
開放大學把這個新的合作模式稱為「學習旅程」(learning journey),也就是透過BBC在黃金時段播出的合製節目,引發民眾對某個議題或某一領域的關注、想像及好奇心,節目結束後,有意願的人士便可以透過電腦網路取得進一步的訊息,例如BBC的節目網站往往會有鍊接帶到OU的相關網站,供有興趣的觀眾收看更多短片、下載報導、聽取網路廣播、啟動特別設計的網路遊戲或索取手冊、海報等等,以BBC和OU在2011年合製的生態紀錄片《冰凍星球》(Frozen Planet)為例,民眾更可以進一步註冊參與開放大學的短期課程,從一般觀眾的身份升格為正式的學生,這也就是「學習旅程」由淺入深的完整延展。
英國在跨科際教育及傳播的融合與實踐方面,除了開放大學與BBC的合作已有令人稱羨的具體成果之外,其他的大學、博物館、基金會和研究團體等,也都有紛紛走出各自的框架,尋求跨界串思的趨勢,以期發揮更高的社會影響力,這也是我認為國內在推動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時,不妨借鏡英國經驗的原因之一。
歡迎收聽網路廣播,節目長度約13分鐘:
參考資料:
- Karen Armstrong, The Case for God: What Religion Really Means (London: The Bodley Head, 2009)
- Professor Steve Jones’s interview is from: “The Life Scientific: Interview with Steve Jones”, BBC Radio 4, 7 August 2012.
- 蔡明燁,〈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Communications (9):A Collaborative Journey of Learning: The OU and BBC Partnership〉, 跨科際對話平台, 5 September 2012。
- 蔡明燁,〈穿領域科學傳播(6):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跨科際對話平台, 20 April 2012 。
轉載自 東西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