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唐獎教育基金會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採訪 / 泛科學編輯部、 廖英凱
- 撰稿 / 廖英凱
永續發展的世界觀
1960 年代至 1980 年代,伴隨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與社會破壞,人類開始意識到環境破壞、經濟體制崩毀所帶來的全球性危害。而開始構思更合宜的發展方式,因而催生「永續發展」的概念。
與彼時單純強調環境保護,而甚至有反工商業的環境激進行動相比,永續發展更強調時空上的宏觀視野,既須考量不同國家的發展狀況,而顧及了未開發國家,必須仰賴環境開發的必要發展;更強調合宜的發展模式,應是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1987 年,世界環境與開發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提出確立永續發展概念的重要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委員會時任主席為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夫人,因此該報告也被稱作布倫特蘭報告。
在此報告指引下的永續發展方向,即強調善用科學和技術,在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社會公義三面向尋求兼顧與均衡。
布倫特蘭報告所揭示的永續觀點,也成為聯合國規劃國際發展願景的核心理念,1992 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訂定了「21 世紀議程」;2000 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以和平、人權、環境保護、消除貧窮等為目標的千禧宣言(Millennium Declaration);2015 年至今,永續發展目標(SDGs)被精煉為全球性地消除貧窮、飢荒、促進教育、性別平等,促進和平與環境保護⋯⋯等 17 項目標與 169 項細緻的實踐指標。仰賴各國納入國內法律體系,並落實國際合作才足以具體實踐。
臺灣脈絡的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的概念在全世界甫提出便蔚成顯學,臺灣在極短的時間內也跟上了以永續發展為目標的政策方向,1994 年行政院成立「行政院全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至 1997 年擴編為「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1998 年起,教育部開始推動以永續發展為題的教研計畫;2003 年「永續臺灣 2011」研究計畫,以跨領域的研究者團隊組成,訂定「海島永續發展指標」(Isl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作為評估各項國家計畫的重要依據。
迄今行政院永續會已持續推出「永續發展政策綱領」、「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以及「臺灣永續發展目標」。使我國在政策與研究的永續發展進程,在東南亞國家均名列前茅,更陸續培育東南亞諸多國家推動永續發展的高階政策人才。
永續發展的唐獎
在國內外對永續發展的殷切需求之下,對永續發展有卓越貢獻者也應得到充分的支持與獎助。
唐獎所設置的「永續發展獎」,即是致力於表彰對永續發展有開創性及卓越貢獻者,強調邁向永續發展的科技基礎成就,但也不僅限於傳統學術獎項著墨的科技突破,更標榜能同時兼顧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社會公義三大永續面向的貢獻。
永續發展雖然重要,但標榜永續的獎項卻較少為國際知名獎項所關注,如諾貝爾獎等獎項多聚焦於學術研究上的突破,並非表彰對真實社會的具體改善。唐獎永續發展獎召集人劉兆漢院士認為,落實永續發展問題的解決常非單一科技的突破,也不見得僅是學術上的成就,仰賴跨領域到跨科際的知識運用。落實於真實社會議題的改善,也不能僅止於科學,更需要有對社會人文的理解與作為。
歷任永續發展獎的得主也非單純學術成就卓越者,第一屆得獎者布倫特蘭夫人,正是在 1987 年時主持世界環境與開發委員,提出永續發展定義的關鍵創始者。
第二屆得獎者羅森費爾德(Arthur H. Rosenfeld)原為粒子物理學家,但經歷 1970 年代石油危機後,開始致力於提升能源效率,開發節能技術並制定能效標準,他與加州州政府合作,制定環境與能源相關的制度,而使加州擁有全世界最嚴苛的能耗標準,是一種基於科技專業,進而領導團隊,最終促成政策實踐的典範。
第三屆得獎者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Veerabhadran Ramanathan)和詹姆士.漢森(James E. Hansen)發現氣候變遷的關鍵理論與證據,漢森更曾因積極倡議氣候變遷而多次被捕。2018 年唐獎頒獎期間,漢森根據臺灣歷年能源配比變化,提出與我國能源政策相反的建言,他認為再生能源無法取代化石能源,而需考慮核能與再生能源並用,作為臺灣挽救氣候變遷的解法,並在授獎期間親自參與臺灣在地的相關活動,知行合一地推動面對氣候變遷的主張。
第四屆得獎者珍古德(Jane Goodall)在靈長類的研究中首次觀測到黑猩猩也有使用工具、建立社交的技能,重新定義了人類與動物的關係,她更持續投入世界各地的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行動,並透過社區發展計畫,使貧困地區居民能在改善生活的同時,維護森林植被與生物多樣性。
歷屆永續發展獎得主,都在永續議題有基礎研究的關鍵突破,更能知行合一地運用知識,付諸行動帶來改變,強調知識與行動的並重,也突顯了唐獎與其他獎項在看待典範本質的差異。
地球的永續發展缺臺灣不可,面向世界的永續發展獎也非臺灣不可
唐獎既標榜面對是全世界,有為全世界發掘卓越貢獻者的使命。但永續發展處理的也是全世界,不只是科學技術,似乎也需要更宏觀的理念作為評判受獎者的指引。
劉兆漢院士認為,當代因各種過度開發導致的負面問題,與當代生活方式深受資本主義影響,仰賴大量製造、大量消費作為發展與維持經濟的方式。這意味著我們可能需要另一種不倡導消費的經濟模式,需要能強調惜物愛人,有節制的運用自然資源的發展方式。
以臺灣的文化底蘊來看,我們的文化與信仰早有永續發展的精神深植其中,從孟子《梁惠王上》以「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做為執政者看待自然環境開發應有節制的建言;悠久俗諺強調飲水思源的「食果子拜樹頭;食米飯拜田頭。」到慈濟多年持守的「敬天愛地惜物命」;近年也有以王道精神,強調「仁政、反霸、民本、生生不息、同理心」的永續發展觀點。
推動永續發展需要不同價值觀的刺激,評判永續發展貢獻者的知行,也需要文化底蘊作為指引。植基於東方哲理的唐獎,或許能以相對於西方治理哲學不一樣的觀點,鼓舞卓越貢獻者,揭示永續發展方向,使人類行於至善之路,邁向永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