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
1

文字

分享

1
6
1

臺灣宇宙夢! 「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30 周年

喀報CastNet_96
・2021/06/06 ・312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技部的「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從 1991 年起以衛星為發展主軸,陸續進行了第一期、第二期的基礎性研究,以及福爾摩沙衛星一、二、三、五、七號計畫,直至 2019 年進入計畫第三期。總投入高達 251 億元,希望培育太空科技人才,建立自製衛星的實力,並且結合既有半導體、資通訊科技和精密機械等優勢產業,在後疫情時代建立台灣衛星產業供應鍊,進軍全球太空產業。

然而,在如此保守穩健的執行過程中,不只多數台灣民眾對太空發展仍不甚了解,許多懷抱熱忱的教授和學生們缺乏足夠資金、開放資訊和完備教育資源,連民間廠商晉陞太空科技公司自行研發製作的火箭「飛鼠一號」,也因沒有合適的法規依據與發射地點而引發「魚塭變火箭基地」的違法用地糾紛,發射最終黯然落幕。

本文以質化問卷調查形式,收集20 位來自陽明交大、成大、中央等機械與航太相關科系學生、研究生對台灣在此領域的現狀和前景的看法。面對各國日漸純熟的航太技術,以及 Space X、 Amazon 、和 Kymeta 等國際大廠紛紛搶進太空商機之下,第三期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的推動和現行教育,真的能幫助他們學以致用並實踐太空夢嗎?

同時也分別採訪政府端的福衛三號計畫主持人和研究員,以及結合學術端和產業端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ARRC 前瞻火箭研究中心(以下簡稱 ARRC )主任,期望透過此文為大眾塑造更完整的台灣太空科技近程,也點燃台灣每個人心中對未知探索的勇氣和一起離開地球表面的信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衛星和火箭為太空發展的兩大重要關鍵支柱,在政府「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第一、二期的努力下,台灣已有衛星研製能力,可惜皆委外發射,須看外國臉色。
衛星和火箭為太空發展的兩大重要關鍵支柱,在政府「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第一、二期的努力下,台灣已有衛星研製能力,可惜皆委外發射,須看外國臉色。圖/傅思瑜攝

政府積極帶頭,台灣前進太空

從調查問卷中可見 20 位學生對台灣發展航太產業的信心指數和前景看好度平均分為 5.5 分(滿分為 10 分 ),原因主要為:缺乏資金、社會氛圍不積極、政策步伐緩慢導致延宕的太空法規制定與發射場的土地問題。另外,成大航太系劉祐昇同學表示系上實際學程多以航空為主,太空方面的知識和師資相對不足,若對太空領域有興趣,需要接觸成大的太空學程,或到成大電機、物理、地科……等科系去學習相關課程。

去年五月新科技部長吳政忠上任後,積極推動立法並解決火箭試射場地問題,為這項產業打造友善的發展環境。初擬「科技部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作業指引」,確定由科技部擔任科研火箭的主管機關,並計畫屏東旭海為發射場。而「太空發展法」草案也已通過行政院審核階段,規劃提高科技部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的層級,將其獨立成為具備行政法人性質的「國家太空中心」,以協助推動國家發展航太產業必要。

頑固的太空夢不止

然而,在如此保守穩健的執行過程中,不只多數台灣民眾對太空發展仍不甚了解,許多懷抱熱忱的教授和學生們缺乏足夠資金、開放資訊和完備教育資源,連民間廠商晉陞太空科技公司自行研發製作的火箭「飛鼠一號」,也因沒有合適的法規依據與發射地點而引發「魚塭變火箭基地」的違法用地糾紛,發射最終黯然落幕。

為什麽自 2012 年起,吳宗信要四處演講倡議台灣發展火箭產業,並自行發射能夠載物的火箭? ARRC 主任──或大家更熟悉的五月天 MV <頑固>中的火箭阿伯吳宗信解釋:「要發射火箭,必須整合數學、機械、電機、資工、物理、化工、材料、航太···等技術,每一個產業都要拿出最頂尖的技術和人才。」吳宗信認為「太空」已從過去的戰略科技蛻變至今有高附加價值的「太空經濟」。火箭能成為一個火車頭,帶領台灣產業前進。如果台灣有能力自製火箭並將載物火箭射向天空,不僅證明台灣尖端科技的研發與系統整合的能力,也有機會讓所有產業升級!並指出陽明交大具有充沛的各領域教師和人才,但可惜散在不同學院和學系,因此倡導陽明交大未來能成立「航太系統工程研究所」( Institute of Aerospace System Engineering, IASE )整合無人機、衛星、火箭系統研發資源以培育跨領域人才,幫助台灣此產業推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火箭,不只是場煙火秀;太空,不只是場白日夢。六十年前始於美蘇的科技競賽,除了國家軍事的較勁,也推動了我們的科技發展並改善日常生活。至今,許多太空的知識已廣泛運用於我們日常中:透過衛星所獲得通訊資料、影像、數據提高氣象預報準度並有助防颱準備,運動鞋、消防設備、尿布,甚至是電腦、 GPS ,都是發展太空科技下的產物。因此,發展太空科技之必要,不僅在其有助於加強一個國家的自信心與認知度,更在於其整合各領域專業並帶動國家產業升級,回應社會需求並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之效益。

問及探索太空、投入火箭的意義,吳教授說:「因為心中有台灣」,同時分享其JAP( Justice / Justification, Action, Plan with Preserverance)人格特質與理念,認為自己義比玉山,鼓勵學子對於「對的事」就去做,有計劃地採取行動並堅持目標。(圖片來源/傅思瑜攝)
問及探索太空、投入火箭的意義,吳教授說:「因為心中有台灣」,同時分享其JAP( Justice / Justification, Action, Plan with Perserverance )人格特質與理念,認為自己義比玉山,鼓勵學子對於「對的事」就去做,有計劃地採取行動並堅持目標。圖/傅思瑜攝

台灣,機會無限

儘管放眼追逐太空科技之際,台灣有許多不足,國家太空中心福三計畫主持人方振洲博士和林信嘉博士仍持樂觀態度與高度信心。他們指出台灣和中美等大國比較投資經費雖然落差巨大,資源相對稀少,但台灣在人才和技術上具優勢,熟稔的「備份」和「篩選」技術實現商業規格零件取代高昂的太空規格零件的可行性,也讓世界航太產業龍頭伊隆・馬斯克傾心並大量採用台灣商規零件「經濟上太空」。

就像電腦的發展,從教室大小進階到筆電,再到手機與智慧眼鏡的輕薄短小演進過程,衛星的演進也是如此。台灣善於「玩小」,建議台灣結合電子零組件與精密機械等兩大強項發展自己的特色,不比拚大衛星而比拚微型衛星,其中立方衛星就是台灣值得發展之處。

方博士認為各界應該秉持「開源」的正向發展模式,即技術公開分享、資訊共享,呼籲台灣人才不要只進台積電、做半導體,要做太空!(圖片來源/林泓君攝)
方博士認為各界應該秉持「開源」的正向發展模式,即技術公開分享、資訊共享,呼籲台灣人才不要只進台積電、做半導體,要做太空!圖/林泓君攝

飛向宇宙,浩瀚無垠

「心情一片平靜,覺得自己彷彿變成更好的人。」這是許多太空人回到地球之後的相同感受,心理學家把這種因為太空旅行在視覺和認知上對世界感到敬畏、驚奇,見證到世界的美,並想要保護地球及其生態和所有人類的認知轉變稱做「綜觀效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信台灣能在實踐太空夢的路上愈變愈好,因為或許,我們與生俱來地將太空當成一個目標追尋的堅持,不只是為了展現國力或提升生活品質,還為了馳騁好奇、揮灑熱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透過幾光年外的另一個角度引領我們對熟悉家園的更多思考,思考這份由浩瀚太空揭櫫的感動的同時,我們的承諾──好好永續這份美的義務和責任。

重量約為1至10公斤的立方衛星與動輒1,000公斤以上的大衛星相比體積小、重量輕,更重要的是設計和製造的成本都低。(圖片來源/傅思瑜攝)
重量約為 1 至 10 公斤的立方衛星與動輒 1,000 公斤以上的大衛星相比體積小、重量輕,更重要的是設計和製造的成本都低。圖/傅思瑜攝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喀報CastNet_96
11 篇文章 ・ 5 位粉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大三學生自媒體,文章撰寫類目含括科技新知、藝文評論、人物特寫、社會議題和專題新聞,以大學生的觀點出發撰寫與自身和社會相關的文章,內容豐富。 喀報CastNet網站:https://castnet.nctu.edu.tw/

0

7
2

文字

分享

0
7
2
宇宙學的最大謎團!有超過90%的世界都是暗物質和暗能量,但,它們究竟是什麼?──《大人的宇宙學教室:透過微中子與重力波解密宇宙起源》
台灣東販
・2022/08/08 ・3400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觀測星系時,科學家發現了「看不見的物質」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人類、太陽、星系以及星系群等等,所有東西都是由物質構成。「物質構成了宇宙的全部」這個概念長年以來深植於人類心中。

宇宙是由物質構成的,但究竟是由甚麼物質構成的呢?圖 / twenty20photos

不過,後來我們了解到,宇宙中存在著許多我們人類看不到的物質,那就是「暗物質(dark matter)」。這個名稱聽起來很像科幻作品中的虛構物質,卻實際存在於宇宙中,而且暗物質在宇宙中的含量,遠多於我們看得到的「物質」

1934 年,瑞士的天文學家茲威基(Fritz Zwicky,1898~1974)觀測「后髮座星系團」時,發現周圍星系的旋轉速度所對應的中心質量,與透過光學觀測結果推算的中心質量不符。

周圍星系的轉速明顯過快,推測存在 400 倍以上的重力缺損(missing mass)。

在這之後,美國天文學家魯賓(Vera Rubin,1928~2016)於 1970 年代觀測仙女座星系時,發現周圍與中心部分的旋轉速度幾乎沒什麼差別,並推論仙女座的真正質量,是以光學觀測結果推算出之質量的 10 倍左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到了 1986 年,科學家們觀測到了宇宙中的大規模結構,發現星系的分布就像是泡泡般的結構。若要形成這種結構,僅靠觀測到的質量是不夠的。

為了補充質量的不足,科學家們假設宇宙中存在「看不見的物質=暗物質」。

看不到卻存在?暗物質究竟是什麼?

既然看不到,那我們怎麼確定暗物質真的存在?圖 / twenty20photos

前面提到我們看不見暗物質,而且不只用可見光看不到,就連用無線電波、X 射線也不行,任何電磁波都無法檢測出這種物質(它們不帶電荷,交互作用極其微弱)。

因為用肉眼、X 射線,或者其他方法都看不到它們,所以稱其為「暗」物質。

不過,從星系的運動看來,可以確定「那裡確實存在眼見所及之上的重力(質量)」。這就是由暗物質造成的重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不到的能量:暗能量

事實上,科學家們也逐漸了解到,宇宙中除了暗物質之外,還存在「看不見的能量」。

原本科學家們認為,宇宙膨脹速度應該會愈來愈慢才對,不過,1998 年觀測 Ⅰa 型超新星(可精確估計距離)時,發現宇宙的膨脹正在加速中。這個結果證明宇宙充滿了我們看不到的能量「暗能量(dark energy)」。而且,暗能量的量應該比暗物質還要更多。

我們過去所知道的「物質」,以及暗物質、暗能量在宇宙中的估計比例,如下圖所示。 這項估計是基於 WMAP 衛星(美國)於 2003 年起觀測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計算出來的結果。

圖/台灣東販

後來,普朗克衛星(歐洲太空總署)於 2013 年起開始觀測宇宙,並發表了更為精準的數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什麼是「普朗克衛星」?

歐洲太空總署(ESA)為了觀測距離我們 138 億光年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而發射至宇宙的觀測裝置(人造衛星)。可與 NASA 發射,廣視角、低感度的 WMAP 衛星互相對照。由 WMAP 衛星製成的 CMB 地圖,計算出宇宙年齡應為 137 億年左右,誤差在正負 2 億年內;普朗克衛星則製作出了更為詳細的 CMB 地圖,並以此推論出宇宙年齡應為 138 億年左右,誤差在正負 6000 萬年內,數字更為精準。

歐洲太空總署(ESA)為了觀測距離我們 138 億光年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而發射至宇宙的觀測裝置(人造衛星)。可與 NASA 發射,廣視角、低感度的 WMAP 衛星互相對照。由 WMAP 衛星製成的 CMB 地圖,計算出宇宙年齡應為 137 億年左右,誤差在正負 2 億年內;普朗克衛星則製作出了更為詳細的 CMB 地圖,並以此推論出宇宙年齡應為 138 億年左右,誤差在正負 6000 萬年內,數字更為精準。  

暗物質的真面目,究竟是什麼?微中子嗎?

既然暗物質有質量,那會不會是由某種基本粒子構成的呢?也有人認為暗物質是在宇宙初期誕生的迷你黑洞(原始黑洞),而我也致力於這些研究,不過相關說明不在此贅述。

已知的基本粒子(共 17 種)以及其他未知粒子,都有可能是暗物質,在這些粒子當中最被看好的是微中子。

因為暗物質不帶電荷,不與其他物質產生交互作用,會輕易穿過其他物質。這些暗物質的特徵與微中子幾乎相同。而且,宇宙中也確實充滿了微中子。因此,微中子很可能是暗物質的真面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目前的物理學得出的結論卻是「微中子不可能是暗物質的主要成分」。

NASA 曾經想透過星系團的碰撞來了解暗物質的特性。圖/NASA

為什麼微中子被撇除了呢?

這是因為,雖然微中子大量存在於宇宙中,質量卻太輕了。雖然科學家們現在還不確定微中子的精準質量是多少,不過依照目前的宇宙論,3 個世代的微中子總質量上限應為 0.3eV。如果暗物質是微中子,那麼 3 個世代的微中子總質量應高達 9eV 才對,兩者相差過大。

另一方面,暗物質中的冷暗物質(cold dark matter)的速度應該會非常慢才對。

宇宙暴脹時期會產生密度的擾動,進而產生暗物質的擾動(空間的擾動應與觀測到的 CMB 擾動相同),這種微妙的重力偏差,會讓周圍的暗物質聚集,提升重力,進一步吸引更多原子聚集,最後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星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較於此,微中子過輕(屬於熱暗物質,hot dark matter),會以高速飛行。微中子無法固定在一處,這樣就無法聚集起周圍的原子,自然也無法形成星系。

暗物質、暗能量的真相究竟是甚麼?仍然是宇宙學中最大的謎團!

熱暗物質、冷暗物質

這裡要介紹的是熱暗物質與冷暗物質。所謂的「熱暗物質」,指的是由像微中子那樣「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行」的粒子組成暗物質的形式。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可顯示出宇宙初期的溫度起伏,因而得知存在相當微小,卻十分明顯的擾動,此擾動與暗物質的擾動相同。擾動中,物質會往較濃的部分聚集,並形成星系或星系團等大規模結構。

不過,如同我們前面提到的,科學家們認為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動的微中子,在程度那麼微弱的宇宙初期擾動下,很難形成現今的星系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於是,科學家們假設宇宙中還存在著速度非常慢的未知粒子「冷暗物質」。

冷暗物質的候選者包括「超對稱粒子(SUSY 粒子)」當中光的超伴子——超中性子(neutralino)、名為軸子(axion)的假設粒子;另外,也有人認為原始黑洞可能是「冷暗物質的候選者」,雖然黑洞並不是基本粒子。

在討論暗物質時,即使不假設這些未知粒子的存在,在標準模型的範圍內,微中子也是呼聲很高的候選者。

如同在討論熱暗物質時提到的,當我們認為微中子應該不是主要暗物質時,就表示基本粒子物理學需要一個超越標準理論的新理論,這點十分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宇宙微波背景(CMB)是宇宙大霹靂後遺留下來的熱輻射,充滿了整個宇宙。圖 / 台灣東販

那麼,微中子真的完全不可能是暗物質嗎?

倒也並非如此。如果存在右旋的微中子,由於我們還不曉得它的質量以及存在量,所以「微中子是暗物質」的可能性還沒完全消失。不過,這樣就必須引入超越標準理論的理論才行。

在目前只有發現左旋、符合標準理論的微中子的情況下,一切都還未知。關於這點,我們將在《大人的宇宙學教室:透過微中子與重力波解密宇宙起源》第 6 章第 7 節詳細說明。

——本文摘自《大人的宇宙學教室:透過微中子與重力波解密宇宙起源》,2022 年 6 月,台灣東販,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台灣東販
5 篇文章 ・ 3 位粉絲
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台灣第1家獲許投資的國外出版公司。 本公司翻譯各類日本書籍,並且發行。 近年來致力於雜誌、流行文化作品與本土原創作品的出版開發,積極拓展商品的類別,期朝全面化,多元化,專業化之目標邁進。

0

6
9

文字

分享

0
6
9
如果天空少了月亮,地球會怎麼樣?——《有趣的天文學》
麥浩斯
・2022/04/25 ・147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天空少了月亮?文學家應該會很難過,音樂家也會少了創作的題材,沒有中秋節就少了月餅,也沒有烤肉。不過夜晚少了一個大光害,天文學家絕對會很高興!

潮汐變小、一天變短

地球上的潮起潮落,主要是月球繞地球運行造成的。太陽也會影響地球的潮汐,不過對地球的潮汐力只有月球的 46%。如果沒有月球的話,造成地球潮起潮落就只剩下太陽,滿潮和乾潮的幅度就會變小。

月球讓地球產生的潮汐,使地球愈轉愈慢。數十億年前,地球剛形成時,地球自轉的速度比現在快許多;因為月球的潮汐力,讓地球自轉的速度漸漸變慢,慢到現在的一天 24 小時。如果沒有月球,地球的一天可能不到 10 小時。

月球讓地球產生的潮汐,使地球愈轉愈慢。圖/Pexels

左搖右晃的地球

月球就像是走鋼索的人握的平衡桿,讓地球自轉軸保持穩定,如果少了月球這個平衡桿,地球自轉軸左搖右晃的幅度就會變大。

目前地球自轉軸相對於公轉平面的傾斜角是 23.4 度,因為月球的存在,這個傾角的變化幅度不大,大約在 22.1 度和 24.5 度之間。傾角讓太陽直射地球的位置在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間移動,讓地球出現四季變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的自轉軸變動的幅度就會變大,自轉軸的變動會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影響?假設兩個極端的例子,地球的自轉軸傾角是 0 度和 90 度。

如果地球傾角是 0 度,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地球上不會有北回和南回歸線,地球將不再有四季變化。

如果地球傾角是 90 度,太陽直射的區域會從北極到南極,也就是北回歸線位在北緯 90 度(也就是北極點),而南回歸線在南緯 90 度(南極點)。這種情況下,地球四季變化會非常劇烈,北半球夏天時,北極不會結冰,溫度比現在還高,南半球冰凍的區域比現在還大,這種極端氣候絕對不利現在地球上生物的生存。

未來人類可能先在月球建立基地,作為人類前進火星的跳板,在月球上測試火星裝備和訓練太空人,準備完成後再前往火星。如果少了月球的整備演練,要一步登陸火星將會困難重重。圖/麥浩斯出版

月球替地球擋子彈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一直以來它都保護著我們的地球。用望遠鏡看月球,會發現月球上有許多坑洞,這些坑洞幾乎都是隕石撞擊後形成的隕石坑,表示月球在早期受到許多的撞擊。如果少了月球擋下這些隕石,這些隕石可能就會撞上地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隕石撞擊對地球的生命影響很大。6600 萬年前,一顆 10 公里左右的隕石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恐龍滅絕後,哺乳類才能興起,人類才有機會出現在地球上。

那些沒有被月球擋下的隕石,如果撞上地球,可能會改變地球物種的演化,人類說不定就不會出現在地球! 最後,如果沒有月亮,阿姆斯壯和另外 11 名阿波羅太空人也就無法登陸月球。人類少了探索月球的寶貴經驗,要直接踏上其他行星表面(例如火星),難度會高許多,甚至變得不可能!

——本文摘自《噢!原來如此 有趣的天文學》,2022 年 3 月,麥浩斯出版

3

10
2

文字

分享

3
10
2
各國意識抬頭,太空碎片帶來的災難有多嚴重?
黃 正中_96
・2022/02/22 ・218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十年前(2011 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RC)發布了一份報告,對於環繞地球的碎片數量發出了警報[1]。當時根據美國太空總署的估計,碎片已達到「臨界點」,導致在軌道上的碎片,不斷碰撞並產生更多碎片,從而增加了人造衛星故障的風險。十年過去了,繞地球運行的碎片數量越來越多,甚至風險增加得更快;是否太空碎片數量的臨界點正在逼近?沒有人知道答案,但可能很快。

何謂太空碎片?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什麼是太空碎片。

依據美國航空太空總署(NASA)定義,太空碎片泛指不提供有效服務,且繞行地球運行的人造物,如廢棄衛星、留在軌道上的火箭與其零件、大碎片相互碰撞後產生的小碎片,均可為之。而太空碎片最主要來源為火箭殘餘燃料爆炸而產生的碎片。

根據全球最完整追蹤太空碎片的系統——美國太空監視網絡(SSN),所登錄的太空碎片已超過一億個。

衛星送入軌道,依照能量守恆和動量守恆定律,飛行的速度必須達到每秒幾公里,才能繞著地球飛行;因此如果它在軌道上撞到任何太空碎片,比如廢棄衛星撞到一片油漆碎片,即使不是災難性的,也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太空碎片造成的災難有多嚴重?

自 1957 年以來,人造衛星和火箭製造了越來越多軌道碎片物體,大小從幾微米到幾米不等。儘管已經達成了一些國際協議,限制碎片的增長速度,各國卻沒有嚴格的計劃來減少現有碎片的數量。

地球周圍的太空充斥著碎片。圖/歐洲太空總署

如今越來越多功用的人造衛星被發射進入地球周圍的低軌道,然而其所造成的碎片與衛星數量分佈超過太空碎片容量限制時,則可能發生理論失控的碰撞反應[2]

最近,美國太空新聞(Spacenews)報導,非洲的小國家盧安達(Rwanda)向國際電信聯盟(ITU)申請 327,230 顆衛星[3],加拿大的開普勒新創公司提出 115,000 顆衛星的超級大型太空網路系統,加上亞馬遜、OneWeb、SpaceX 和 Telesat 等公司已經在積極開發的系統,以及地球靜止軌道上的通訊衛星,這些衛星數量遠遠超過預期需求的容量,達到碰撞臨界點的極限風險;問題是國際電信聯盟沒有執法權,國際電信聯盟對軌道壅塞的規定為零。

2007 年中國反衛星計劃試驗所產生的的碎片擴散,以及 2009 年銥星(Iridium)與俄羅斯 Cosmos 的碰撞,讓人們意識到,並提高了積極管理碎片情況的緊迫性,努力採取緩解方法,並提出了許多減少太空碎片的技術。去年(2021)年底,中國的天宮太空站緊急啟動姿態控制,以規避靠近中的星鏈(Starlink)太空網路衛星潛在的碰撞危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空間碎片撞擊試驗:以輕氣槍射擊鋁板的方式,模擬一片 14.2 克的塑料,以 5.334 公里/秒的飛行速度在太空低軌道與鋁板碰撞的情況。圖/前 NASA 工程師 Megs H. 推特貼文

「凱斯勒效應」和連鎖反應

美國 NASA 科學家在 1978 年提出凱斯勒效應(Kessler Effect)理論,說明當太空碎片達到或超過容量限制時,由於碎片碰撞而失效的太空船數量將顯著增加。地球軌道上大大小小的物體,數量將變得非常大,它們會不斷相互碰撞,產生更多碎片——最後成為一種被稱為「碰撞級密度」的連鎖反應。緊隨其後,新產生的碎片將呈指數倍增,直到近地太空被各種大小垃圾堵塞。

一旦這樣的衛星碰撞災難發生,整個連鎖反應可能只需要幾天或幾週的時間,最後可能只有幾顆衛星完好無損。

若是繼續毫無限制地增加巨型衛星星系,可能會導致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太空活動完全喪失。

太空碎片一旦超過臨界點,造成碰撞災難,無論是太空網路、衛星導航、通訊衛星、地球監控、氣象預報等等,大部分可能都將失去功能。科技帶給人們的便利,以及所建立的文明,將大幅衰減、倒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何解決太空碎片的問題?

若是我們什麼都不做,可能會導致每年 5 兆美元的太空商業收入損失。重新開放太空將花費至少數千億美元,並且可能需要數十年才能實現。若是能想出補救措施,就能確保太空碎片不會帶來災難性的問題,但這就需要一個非常縝密的計劃,涉及幾個新的太空系統和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美國、歐盟、澳洲和日本以及各國的太空機構都意識到太空碎片問題的嚴重性,相繼提出不同的補救措施,包括:建立太空碎片追蹤機制,由觀測站和天文台精確跟蹤、監控太空物體的軌跡,避免現役衛星與大型物體相撞;提出減少計劃,清除太空小碎片物體的數量;跨國協調衛星的太空交通,以維持安全的飛行路徑;在設計人造衛星時,規劃衛星壽命結束前的退場機制,讓衛星降低軌道返回地球,並且在大氣層燒掉。這些方法目前都正在陸續實驗、進行中。

最近有一個例子,在今年 2 月初所發射的星鏈 (Starlink)太空網路衛星,發射時正好受到太陽風暴衝擊,有 40 顆衛星被風暴摧毀,幸好當時這一批衛星有返回地球的機制,能夠重新進入大氣層並燃燒掉,順利地減少了一批太空垃圾。

註解

  1. Report says space debris past ‘tipping point,’ NASA needs to step up action
  2. Space debris
  3. Satellite operators criticize “extreme” megaconstellation filings
  4. Space Debris: Wall-E’s Future is Real
所有討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