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0

文字

分享

2
1
0

正確劑量在哪裡?絕對難不倒你!AI 在醫療領域的各項應用——《AI 醫療》

PanSci_96
・2021/01/09 ・229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78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Eric Topol,本文摘自《AI 醫療》,旗標出版,2020 年 11 月 20 日

利用演算法搭配顯微鏡影像進行高通量藥物測試

影像處理公司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利用演算法及自動顯微鏡,針對細胞和細胞核的尺寸與形狀等極詳細的特徵,進行人體細胞的高通量藥物測試。他們建立了超過 2,000 個分子的模型,來觀察其中有哪些可以將基因疾病模型的病態細胞轉變成看起來較健康的細胞。該公司已利用這種策略辨識出至少 15 種新的潛在治療方式,其中一種針對腦部海綿狀血管畸形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 的治療方法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利用演算法及自動顯微鏡,能針對細胞和細胞核的尺寸與形狀等極詳細的特徵,進行人體細胞的高通量藥物測試。圖/pixabay

Deep Genomics 則從名稱即可看出端倪,是一間針對基因體錨定 (anchoring) 方法進行深度學習的公司。這個位於多倫多、由 Brendan Frey 主導的團隊,曾於 2014 年就人類剪接密碼 (splicing code)1 發表了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論文,為泛自閉症障礙2和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spinal muscular atrophy)3 等疾病的病患提供了數千種潛在標的 (target)4

自動化藥物開發過程目標是:縮減找出潛在藥物標的到研發出候選藥物的時間

Atomwise 公司利用深度學習演算法篩選了數百萬個分子以發展藥物開發計畫,至 2017 年底為止,已成立超過 27 個計畫,治療範圍包含伊波拉病毒感染 (Ebola)5 與多發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6 等疾病。該公司的神經網路也藉由搭配 3D 模型,提出了一份包含 72 種最有可能與特定疾病在分子層面發生良好交互作用的藥物列表。瑞士聯邦理工學院 (Swiss Federal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的 Gisbert Schneider 指出:「自動化藥物開發的概念可協助大幅減少藥物化學 (medicinal chemistry) 計畫所需測試的化合物數量,同時為調適性分子設計 (adaptive molecular design) 建立一個理性、無偏見的基礎。」

這些新方法也推動了一些新的公私合夥關係 (private-public partnership)。「加速藥物醫療機會聯盟」(Accelerating Therapeutics for Opportunities in Medicine) 為其中之一,簡稱 ATOM。此聯盟集合了數個學術中心,如杜克大學、杜蘭大學,與 Merck、Abbvie 及 Monsanto 等製藥公司共同開發、測試與驗證跨領域的癌症藥物開發方式,將現代科學、科技與工程學、超級計算 (supercomputing) 模擬、資料科學與 AI 高度整合至一個藥物開發平台,希望最終可與整個藥物研發社群共享。ATOM 的目標是縮減從辨識出潛在藥物標的(drug target,藥物作用的目標)到研發出可擊中標的之候選藥物所需的時間。這段過程通常最快也需要 4 年,ATOM 希望能夠壓低至 1 年。Project Survival 是一個由 BERG Health 資助的公私聯營單位 (public-private consortium),他們收集了癌症病患的生物樣本 (biological sample),並在一項為期 7 年的計畫中,仔細分析檢測與每位病患臨床資訊息息相關的整合資料,以促進生物標記探索開發 (biomarker discovery) 與早期發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預測實驗性藥物 (experimental drug) 的正確劑量

AI 在此領域的用途不只有藥物開發,還可預測實驗性藥物 (experimental drug) 的正確劑量。由於最佳藥物劑量可能取決於每個個體身上的許多變數,如年齡、性別、體重、基因體 (genetics)、蛋白質體學及腸道微生物體等,因此是建立模型與使用深度學習演算法的理想題材。不過藥物之間產生交互作用的可能性,也提高了確定正確劑量的困難度。目前已有多間學術中心採取這種預測方式,包括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史丹佛大學、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維吉尼亞理工大學 (Virginia Tech) 和堪薩斯大學 (University of Kansas)。正如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 Josep Bassaganya-Riera 所言:「每個人都會有一套自己的參數集,但與其分析每一項特徵,我們更應該了解的是由各項特徵混合而成的獨特組合所代表的意義。而機器學習能夠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運用 AI 建立模型與使用深度學習演算法能幫助學者更快速找到實驗性藥物的正確劑量。圖/pixabay

目前的確有許多針對 AI 與藥物開發的炒作,如「AI 成為救星!可望於阿茲海默症的藥物開發有所突破」等新聞。或是類似 BenevolentAI 之前的宣稱:「可以將藥物研發時程縮短 4 年,並將效率提升至高出製藥業界平均的 60%」。但唯有時間才能證明,這些致力於加速藥物開發的各種方法,是否真的能夠實現。

註解

  1. 剪接(splicing,又稱拼接),是一種基因重組現象。在分子生物學中,主要是指細胞核內基因資訊在轉錄過程中或是在轉錄過後的一種修飾。
  2. 泛自閉症障礙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指兒童早期即出現社會互動、溝通表達的困難,對某些事物有強烈的執著性、要求同一性等現象。再依兒童語言能力,從完全無法用口語表達到流利的語言,區分成輕、中、重度障礙。
  3.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 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因 SMN 基因缺失而造成脊髓的前角運動神經元漸進性退化,使得肌肉逐漸軟弱無力、萎縮的一種疾病,但不影響智力。
  4. 藥物標的為藥物作用的目標,例如找出最可能導致疾病的蛋白質。
  5. 伊波拉病毒感染 (Ebola) 為伊波拉病毒所引起的嚴重急性疾病,其初期症狀為突然出現高燒、嚴重倦怠、肌肉痛、頭痛等,接著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
  6. 多發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MS) 發病原因不明,病灶位於腦部和脊髓,是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非外傷性疾病。正常的中樞神經纖維表面覆蓋了一層神經髓鞘,具有神經傳遞和保護神經纖維的作用。如果人體自身免疫系統攻擊和破壞髓鞘就會導致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生。在自身免疫反應引起的炎症停止後,無數受到破壞的神經纖維所形成的疤痕,稱為「硬化」。
——本文摘自《AI 醫療 DEEP MEDICINE》,旗標出版,2020 年 11 月 20 日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2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9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AI 生成影像有多接近真實世界?人類將製造出世界模擬器?
泛科學院_96
・2024/04/22 ・670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ra 號稱自己是世界模擬器,但真的嗎?

這個問題,AI 大佬與研究者們比你更關心!

Sora 推出後不到一個月,不僅各大研究機構像開掛般發表相關論文,連 Nvidia、Meta、微軟,甚至是特斯拉創辦人 Elon Musk 也都跳出來分享看法⋯⋯

今天呢,我們從論文與 AI 大佬們的意見,來回答這兩個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為什麼 Sora 敢稱自己是世界模擬器?
  2. 世界模擬器離我們還有多遠?

說了那麼多,最後想問各位,你覺得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你覺得會先成真呢?

  1. 通用型人工智慧
  2. 人類移民火星
  3. 都看不到,人類要滅亡了

歡迎在下面留言大家分享討論。喜歡這支影片的話,也別忘了按讚、訂閱,加入會員,下集再見~掰!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科學院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泛科學院_96
31 篇文章 ・ 40 位粉絲
我是泛科學院的AJ,有15年的軟體測試與電腦教育經驗,善於協助偏鄉NPO提升資訊能力,以Maker角度用發明解決身邊大小問題。與你分享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每週更新兩集,讓我們帶你進入科技與創新的奇妙世界,為未來開啟無限可能!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可以瑟瑟!AI 陪伴使用心得——我的 AI 女友有點危險?
泛科學院_96
・2024/04/21 ・963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任何新科技誕生,人們總會問:「可以拿來瑟瑟嗎?」

AI 也不例外,在去年 AI 浪潮中,「AI 女友」,或者說「AI 陪伴」,也如雨後春筍般出來。

從去年六月開始,加密創投傳奇 A16z 就不斷宣揚 AI 陪伴是趨勢,這東西有搞頭阿!還順勢在 GitHub 上分享自己開發的 AI 陪伴服務。

不過,我更在意的是 A16z 年初分享的 AI 陪伴工具圖!這裡的英文字母(NSFW)引起我高度的興趣,因此稍微探索了一下。所以今天呢,就來分享使用第一象限服務的心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額……會被黃標?剪輯說所有素材都要上馬賽克?

蛤?這集居然能接到業配?廠商爸爸會罵?

恩……好,所以今天,我們來聊三件事:

  1. A16z 這張圖除了第一象限,還說了什麼未來趨勢?
  2. 推出 firefox 的 Mozilla 基金會對 AI 陪伴提出的警告
  3. 「AI 陪伴」真的有助於心理健康嗎?

如果你想來點刺激的,請自己探索第一象限,我幫不了你,但也麻煩看完 Mozilla 對 AI 交友提出的警告再行動。廢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之,使用 AI 陪伴服務的時候,我們建議妳參考Mozilla基金會的建議,我把中文翻譯放在這,希望能幫助到想用 AI 女友的人。

然後我回頭看了一下我有用過的 AI 女友,好像都蠻危險的……就不推薦各位去用了,自己斟酌。

最後,我們把兩方對 AI 陪伴的觀點與資訊放在這裡。因為我只研究 AI 女友,如果你想要看 AI 男友的測試,這個……給我一點時間。

也想問問大家,你覺得未來 AI 陪伴會怎麼發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我就是要瑟瑟,A16z 的藍圖一定會成真
  2. 有太多問題了,AI 陪伴市場會泡沫
  3. 最終我們都會有一個 AI 伴侶,但不是現在看到的服務模式
  4. 其他,也歡迎留言分享喔


有想要看的 AI 測試或問題,也可以在下面敲碗留言!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泛科學院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討論功能關閉中。

泛科學院_96
31 篇文章 ・ 40 位粉絲
我是泛科學院的AJ,有15年的軟體測試與電腦教育經驗,善於協助偏鄉NPO提升資訊能力,以Maker角度用發明解決身邊大小問題。與你分享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每週更新兩集,讓我們帶你進入科技與創新的奇妙世界,為未來開啟無限可能!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suno AI】五音不全也沒關係,讓 AI 幫你唱歌!這些 AI 是怎麼做到音樂生成的?
泛科學院_96
・2024/04/18 ・459字 ・閱讀時間少於 1 分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被傳說中的OO緊縮術攻擊,總之小編是中招了。

有時候一個人上網也是挺無助的,手足無措的我就想了解一下歌曲生成的魔法是怎麼出現的。

今天就讓我們來評測一下線上歌曲生成的服務,順便說說這些聲音生成是怎麼做出來的。

廢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有用過什麼更好笑,更好用的 AI 音樂生成工具呢?

我們最近有在研究怎麼用 AI 剪片,還有……AI 女友。

想看剪片的打+1,想看女友的打 <3

有其他想要看的 AI 測試或相關問題,也可以留言分享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泛科學院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討論功能關閉中。

泛科學院_96
31 篇文章 ・ 40 位粉絲
我是泛科學院的AJ,有15年的軟體測試與電腦教育經驗,善於協助偏鄉NPO提升資訊能力,以Maker角度用發明解決身邊大小問題。與你分享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每週更新兩集,讓我們帶你進入科技與創新的奇妙世界,為未來開啟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