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衛‧華勒斯—威爾斯 (David Wallace-Wells);譯者/張靖之
人類和所有哺乳動物一樣,是一台發熱機,要活命就必須不停散熱。而要散熱,氣溫須夠低,皮膚上的熱才能被空氣帶走,身體才能順利運作。
如果地球升溫 7 度,在赤道和熱帶地區,尤其是高溼度的悶熱地方,人體根本無法正常散熱,只需幾個小時,就會因為內外交迫的高溫而死。如果升溫 11 或 12 度,以現今的全球人口分布來說,將有一半的人會活活熱死。地球可能變得這麼熱嗎?如果我們不減碳,有氣候模型顯示,地球有可能在幾百年後漸漸升溫到這個程度。
其實,只要升溫 5 度,根據某些估算,地球有許多地區就會讓人類活不下去:夏天的密西西比河谷下游地區,會從清晨六點就無法從事任何勞力工作;住在美國洛磯山脈以東的人所須忍受的高溫之苦,更甚於目前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居民,紐約市會比現在的巴林還要熱,而巴林這個目前全球最熱的地方之一,更會熱得「連人在睡夢中都會出現過熱症狀」。
地球在 2100 年前還不太可能升溫 5 或 6 度,但假如我們不改變目前的碳排放速度,聯合國 IPCC 提出的中位數預測是升溫 4 度以上。這已足以帶來難以想像的衝擊,例如野火將在美國西部肆虐,面積是現在的 16 倍;幾百個城市將被大水淹沒;從印度到中東,現在有幾百萬人口的城市,夏天一到都將熱得連踏出戶外都有生命危險。
其實這種情況會更早到來,地球升溫 2 度就是讓地球變得不再宜居的臨界點。你根本不用去考慮最糟結果,就已讓人頭皮發麻了。
最熱的十年剛過,但未來會更糟
直接的熱感有個關鍵因素,叫做溼球溫度,也測量溼度。方法很簡單:溫度計包在溼布套裡,再放到空氣中擺盪,測量出來的溫度就是溼球溫度。
目前,大多數地區的最高溼球溫度是攝氏 26 或 27 度,適宜人居的警戒線是 35 度,一旦超過,人會開始因高溫而死亡。我們還剩 8 度之差,但到達警戒線前,所謂的熱應力(heat stress)早已出現。
從 1980 年以來,地球發生致命熱浪的次數逐年增加,如今更是當年的 50 倍,未來會更頻繁發生。歐洲從 1500 年至今最熱的五個夏天,都出現在 2002 年以後,聯合國 IPCC 已提出警告,未來部分地區每到夏天從事戶外工作都會變得有害健康。
就算我們順利達成巴黎協定的減排目標,喀拉蚩和加爾各答這些城市仍然每年都要面對像 2015 年那樣的致命熱浪。那次熱浪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造成幾千人喪生。
如果升溫 4 度,歐洲 2003 年那次致命熱浪會變成夏天的常態,那是歐洲大陸有史以來最糟糕的氣候事件,單日最高死亡人數達到 2,000 人,總計有 35,000 人死亡,其中法國就有 14,000 人。
美國通訊記者蘭格韋許(William Langewiesche)曾指出一個詭異的現象,在這次熱浪中,死者多半是身體硬朗的老人,體弱年長者反而較少,因為體弱老人大多在養老院或醫院裡受到照護。而那些受害的健康老人中,有不少是因家人去避暑而獨自留在家中,當家人在幾個星期後回來,才發現他們的屍體在屋內已腐爛多時。
情況肯定會愈來愈糟。如果「一切照常不減排」,根據科菲爾(Ethan Coffel)的研究小組在 2017 年的計算,到 2080 年以前,比目前全年最高溫還要熱的天數,會是現在的 100 倍,甚至可能達到 250 倍。科菲爾用的計算單位是人日數,結合受影響的人數和天數。屆時,每年會有 150 萬到 750 萬人日的溼球溫度等同於今天最嚴重的致命熱浪;另有 100 萬人日的溼球溫度超出人體所能承受。
致命熱浪不斷來襲,還越來越嚴峻
世界銀行估計,到了本世紀末,南美洲、非洲和太平洋熱帶地區的最涼爽月份,應該會比 20 世紀末的最熱月份還要熱。
20 世紀末也有致命熱浪。
- 1998 年夏天,印度因熱浪致死人數有 2,500 人。
近年來,熱浪的溫度飆得更高了。
- 2010 年,俄羅斯熱浪奪走 55,000 條人命,在這段期間莫斯科每天有 700 人熱死。
- 2016 年,中東熱浪持續了好幾個月,伊拉克的 5 月高溫突破攝氏 40 度、6 月突破 45 度、7 月突破 50 度。大多數時候,只有到了夜晚,溫度才會降到 40 度以下(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一位來自納傑夫的什葉派神職人員宣稱,熱浪是由美國對伊拉克發動的電磁攻擊所造成,竟然有些伊拉克氣象學者也支持這種說法)。
- 2018 年,巴基斯坦東南部又出現有紀錄以來最高的 4 月氣溫。
天氣熱,開空調就好了?
在印度,每個超過攝氏 35 度的熱天都會讓年度死亡率增加 0.75 個百分點,而在 2016 年 5 月就連續好幾天出現攝氏 50 度以上高溫。沙烏地阿拉伯的夏天經常出現這種高溫,因此夏季時每一天都要燒掉 70 萬桶石油,主要用在空調的供電。
空調當然可以使人涼快一些,可是空調和電扇已占全球用電量 10%。預估到 2050 年前,需求還會增加到現在的 3 倍,甚至 4 倍。有預測顯示,到 2030 年以前,全球的冷氣機會再增加 7 億台;另一項研究則估計,到 2050 年以前,全世界會有超過 90 億台不同形式的冷卻設備。
撇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那些恆溫調控的購物商場不說,把冷氣機大批賣到地球上最熱、大部分還是最窮的地區,既不符合經濟效益,更遑論環保。
事實上,中東和波斯灣將會是氣候危機最嚴峻的地方之一。當地在 2015 年的熱指數錄得攝氏 73 度的高溫,最快再過幾十年,目前每年有 200 萬穆斯林參加的麥加朝覲,將會超出許多穆斯林身體所能承受的。
不只是麥加的朝覲,在薩爾瓦多的甘蔗產區,有多達 20% 的人口(或 25% 的男性人口)會因為在甘蔗田工作,長期處於脫水狀態而導致腎衰竭;才不過短短二十年前,這些甘蔗田的氣候還很宜人。如果能夠洗腎,腎病患者大約可以活五年,但洗腎很貴,要是沒有經濟能力,患者的平均餘命只有幾個星期。
當然,熱應力會造成的身體傷害絕不僅止於腎臟。就在我寫下這句話的時候,在 2018 年 6 月中旬的加州沙漠裡,我家門外的溫度是攝氏 49 度,而這還不是最高紀錄。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指出,2010 年至 2019 年是有紀錄以來溫度最高的十年,並警告高溫將在未來助長更多極端氣候發生。
這就是為什麼宇宙學家會針對某個地球以外的星球說:宇宙中沒有任何一種像人類這樣的高等智慧生命,可以在像這樣不宜生命存活的環境裡演化成功。而每一個不宜居的星球都在提醒我們,需要有多麼獨特的一組條件,才有可能創造出足以供養生命的氣候環境。
——本文摘自《氣候緊急時代來了》,2020 年 4 月,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