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後續的實驗檢驗了先前知識的效果,不論是哪一種依戀風格的人,都可以經由增加對伴侶支持行為的了解,提升關係滿意度。這也是為什麼過去研究都一致地發現,教育程度高的伴侶可以存活比較久,也較能解決關係中的問題(Sullivan, Pasch, Johnson, & Bradbury, 2010)。
談戀愛的好處是,我們好像可以把所有問題都丟到結婚再解決(S. Brehm, Miller, & Perlmam, 2010)。進入婚姻之後我們開始發現,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一段致命的差距。Clark, Lemay, Graham, Pataki, & Finkel (2010)對親密關係中「理想」與「現實」相當有興趣,他們邀請了108對即將結婚的夫妻,在結婚前3~4週測量他們對婚姻的「理想」價值觀,並問他們是否依循「實踐」之,然後於他們結婚兩年週年時再測量一次。幾乎所有的伴侶都認同「共享」(communal prototype)比「交換」(Exchange prototype)的價值觀好[3],但是Clark等人發現「共享」常常只是一種「理想」,在真正實踐的時候,大多數人仍採用「交換」的價值觀。有趣的是,隨者時間的推進,安全依戀者較能漸漸採用共享的價值觀(並認為伴侶也跟他一樣),而逃避依戀者不但相反,還認為伴侶跟他一樣走向交換的價值觀。
結婚之後接下來需要面臨的問題便是生小孩,過去研究一致地發現生完小孩之後,婚姻滿意度會驟降(Shapiro, Gottman, & Carrére, 2000),而如果你的另一半是焦慮依戀者,情況可能更糟。McMahon, Barnett, Kowalenko, & Tennant (2005)針對一百位剛生小孩的媽媽們進行一周的測量,發現焦慮依戀的媽媽,在一年內憂鬱的症狀較為明顯,而她們如果在產後受到較少的關心與照護,傾向呈現更嚴重的憂鬱症狀。因此,丈夫在產後給予妻子多一點關懷(比方說多用「我們」取代「你」或「我」),便能有助於舒緩妻子憂鬱的症狀(Shapiro, et al., 2000)。
結婚生子之後呢?正如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世間也沒有永恆的愛情。再完美的戀愛都會有終結的一天,不論是伴侶移情別戀,或是偕老白頭,一方先走。我們生命中常常需要面對自己深愛的人離開我們--不論他們是不是自願的。在這些時候,依戀系統一樣扮演重要的角色。Sbarra & Hazan (2008) 大量回顧了過去有關失去伴侶後心理與生理的調整,指出一段關係的形成是生理(Oxytocin)與心理上(Attachment bond) 的雙向結合,而關係在消逝之後,我們也需要三種調整:調整自我、調整自己與身邊他人的關係、重新定位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並深呼吸,為失去的這段關係,找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Sorenson, Russell, Harkness, & Harvey, 1993)。
從前和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會不經意地與姊妹淘聊到他有多呆多傻;
從前與其他異性出去的時候,總是要稍微保持一點距離;
從前跟他在外面過夜的時候,還要和朋友套好,是跟死黨一起去旅行。
現在,他們要適應你變成單身的、你要持重新接受自己回到一個人、你透過更改FaceBook的狀態、跟朋友哭訴,重新調整你在朋友圈中的定位;當然朋友也願意空出多一點時間跟你相處,陪你走出陰霾,因為這些時間原本都是你保留給另一半的「重色輕友」時光;你變得有更多的時間獨處,好好想想沒有他的世界該靠什麼繼續走下去。這些,就是調整自我(Self-Regulation)及調整與其他人的關係(Coregulation)的過程。
從前我們在面對壓力的時候,他是你能依靠的安全保壘,現在這個堡壘消失不再了;
以前一起去的地方,現在只能自己去了;
以前一起吃飯的餐桌,現在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吃了;
還殘留前一晚她氣味的被窩,現在只能自己一個人睡了。
我們被逼迫開始習慣一個人看電視、一個人吃波卡、一個人上街買東西。不用再等對方回家了、不用買她的晚飯了、不用燙他的衣服了、不用配合他的時間起床、也不用忍受他無理取鬧了。當初進入關係時要相互配合的部分,現在都不用再做了,因為對方已經不在,不在自己身邊了。這些,則是「調整成一個人」(Dysregulation)的歷程。
Vie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