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分類到向度
最明顯的改變,是依戀研究漸漸從分類的方式走向二維向度化。Brennan & Shaver (1995)整合了諸方量表,以二獨立向度:焦慮與逃避,來捕捉個體的依戀風格,自此,我們不再區分你是什麼型或我是什麼型的人了,而是闡述你哪一種「傾向」比較高[1]。換言之,一個人同時具有焦慮與逃避的兩種傾向,而低逃避、低焦慮者則比較趨近安全依戀。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穩定的「人格」,依戀風格更可能因為關係而有所改變。Barry, Lakey, & Orehek (2007)進行了兩個研究,發現相對於整體的特質,依戀風格會依照不同的關係而不同(比方說跟家人可能比較逃避的,跟愛人卻可能是傾向焦慮的),不論是在自我觀感、正負向情緒、或是知覺伴侶支持(perceived support )方面。
二、從把妹戀愛到結婚生子
第二個改變,是我們開始將依戀研究的觸角,延伸到關係的不同階段,從把妹,戀愛,分手,結婚,性行為,到生孩子,甚至是喪偶。讓我們從所有戀情的源頭「相識」談起。一段戀情的開始常取決於第一次見面時彼此是否看對眼。如果你去參加速食約會(speed dating),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有些人相當「不挑」,幾乎對所有人都示好,表現得相當積極、很快想與對方拉近距離,但也很悲慘地,幾乎被所有的人拒絕。
「這時候你就能體會到人帥真好了吧!」、「看來我還是得常常換ID自推原po是正妹阿!」或許強者鄉民會簇擁爭先恐後地回答。的確,一項可能的解釋是這些好人卡經銷商缺乏外貌吸引力,但近年的研究指出,他們很可能是焦慮依戀者(McClure, Lydon, Baccus, & Baldwin, 2010)。McClure等人找來116位男女來進行速時約會實驗[2],並記錄他們在約會時的互動情形、吸引力(他人評估)、配對成功率等等。結果發現,焦慮依戀者比較不受歡迎、不具吸引力、博愛(less choosy),但配對成功率反而極低。McClure等人指出,這些人採取「寧可錯殺一百(?),也不願放過一個的方式」,灑網捕魚,亂槍打鳥,所以錯失 Mr./ Ms. Right的機率很低,但同樣的,打中的機率也很低。只是他們始料未及的是,這樣的求偶策略,使得他們被評估得相當廉價,也為他們賺進(?)更多張好人卡。
開始戀愛之後呢?Slotter & Finkel (2009)發現了一個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的事實:也因為這些焦慮依戀者的愛人得來不易,他們一但進入一段關係之後,比其他人更不容易分手(這就是為什麼你的另一半天天跟你吵鬧要分手,卻遲遲不走)。雖然他們總是常常報告自己不滿意這段關係,伴侶不夠愛自己,但奇怪的是,他們傾向保持對這段關係相當高的承諾感。Slotter & Finkel(2009)想知道這個奇怪的情形究竟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焦慮依戀者傾向待在一個自己也不滿意的關係裡呢?於是他們進行了一項實驗,追蹤69位在戀愛關係中的參與者半年後的關係狀況,看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安全依戀者對伴侶的承諾感與分手機率,會隨著伴侶給予的支持是否能滿足需求而有所變動,但焦慮依戀者的承諾感與分手機率,則幾乎不受到伴侶的行為影響。在其後續的實驗中,同樣地也發現,當個體被促發焦慮依戀傾向時,他們對伴侶的好(或壞)比較感受不到,更不會因此影響到這段關係的承諾感。簡單地說,不論伴侶滿足是否有滿足自己的需求,焦慮依戀者都難以察覺,而一致、僵化地認為伴侶對自己不夠好,但又因為害怕失去對方,不願離開或結束關係。
和焦慮者談戀愛的時候,另一個常見的現象是,她常常說你對她不好,你把兩人關係弄得很糟,你在無理取鬧,但你其實想說,做這些事情的其實好像都是她,做賊喊抓賊。Turan & Vicary (2009)發現,焦慮依戀者不但較難以察覺並感謝伴侶的支持行為,自己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也甚少會做出有利關係的決定,更多的時候,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有利關係的行為」。那我不是很衰嗎?難道我就該默默地承受她的任性,藉以修養我的品性?Turan & Vicary的建議是:多溝通,讓他多了解你所做的哪些事情是「在為這段關係努力」,並多讀海苔熊寫的文章(?)。
Vie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