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食安謠言氾濫,到底哪些可信?破解4大謠言陷阱,讓你當個聰明消費者!(下)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_96
・2018/04/05 ・3909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44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上集謠言拆解中,我們探究了食安謠言最常出現的兩種陷阱類型「專家說」以及「神奇效果」,這一集,我們將面對另外兩種陷阱「你不知道的真相」「一定會出事」,一起繼續拆解魔王級謠言,當個耳聰目明的消費者吧!

謠言:日本 90 歲高齡禪宗僧侶富澤知芳大師提倡飲用健康的馬鈴薯生汁,馬鈴薯生汁療法據說可以有效控制癌細胞,也治好了很多人的肝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腰痛、胸痛、肩膀痛。如果是正被慢性病所苦的人,請務必嘗試。有數十名癌症患者透過此自然食療逐漸痊癒!要記得,買來的馬鈴薯如果發芽,記得將發芽的部分切除,才能安心食用喔!
另外,最近市面上有些太白粉是用發芽馬鈴薯做的,連蟑螂都不碰,千萬別再用可能有毒太白粉來勾芡了!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都轉發了,趕快發揮你的善心轉發這個資訊,讓世界更美好~謝謝~

陷阱三:你不知道的真相

許多網路瘋狂轉載的食安謠言中,往往繪聲繪影地講述一個令你驚呆的「真相」,狂打恐懼訴求,但是內容半真半假,以便取信於人,面對這種類型的謠言,我們該如何明辨是非、避免被愚弄呢?

建議你,第一個步驟是拆解關鍵字,以便查證資料。如果以「要記得,買來的馬鈴薯如果發芽,記得將發芽的部分切除,才能安心食用喔!」這個謠言為例,首先找到的關鍵字便是:「馬鈴薯」與「發芽」,接下來就必須要查證馬鈴薯發芽是否真的有毒性、延伸的範圍有多大、會如何影響人體等資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讓我們鼓掌歡迎本次不停中鏢(誤)的主角馬鈴薯。資料/《台灣農業研究》 (點圖放大)圖/泛科學重製

其實,在一般保存狀況下,市場上的馬鈴薯已經含有相當微量(12-100 mg/kg,果肉去皮後)的茄鹼(α-solanine,又叫龍葵鹼、茄靈、美茄鹼)。畢竟,茄鹼本來就是植物在自我保護機制下所產生的生物鹼,目的在於防止塊莖被吃掉;而一般馬鈴薯所含茄鹼含量,人體是可以安全代謝的。

但是,發芽的馬鈴薯龍葵鹼含量會暴增(發芽點濃度可達 2000-9970 mg/kg),特別集中在芽眼及馬鈴薯外皮,其他部位的茄鹼含量也會增高,因此,並非切除芽眼就能食用,此外,即使高溫加熱也無法去除毒性。在無法確定整顆馬鈴薯毒性含量的前提下,一般都會建議不要食用已經發芽的馬鈴薯。原始謠言雖然稍微提到馬鈴薯發芽會有問題,但建議的結論卻是錯的。

讓我們來看看另一則謠言「多數人吃的油是化學油!」像這樣的謠言又該如何查證呢?

這裡有個讓人很困擾的名詞「化學油」,基本上世間萬物都由化學物質組成,所以這個批評不太準確,但取其語意應該是想表達「人工化學合成的油品」吧?這時候就必須要回到故事的源頭去看看,市面上在販售的食用油品,主要是從哪裡來的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時設定關鍵字就變得很重要啦,直接跟著字面設定關鍵字「油品」跟「化學」會找到過太廣泛的資料,顯然無法回答一開始的疑惑;回過頭去看看我們提出的問題,將設定的關鍵字調整得更具體:「油品」、「製程」、「加工」,就可以找到相關的資料了。

如果懷疑這則資訊的內容,也可以直接以關鍵字「油品」、「謠言」來進行搜尋,現在網路上有很多謠言破解的資訊可以查詢得到;如果再不放心,也可以參考食品加工的教科書或是食藥署的「食藥闢謠專區」。

回到謠言內容來看,其實目前不管是哪種食用油,都是來自於大豆、橄欖、棕櫚等具有高油脂的植物種子榨取、精煉而來,沒有哪種食用油是化學合成而來(成本太高也太麻煩了)。

我們飲食中必備的油品是怎麼來的呢?圖/pixabay

油品加工流程中,取得油脂的方法有兩種:「壓榨法」和「萃取法」,萃取法是將原料弄碎後加熱,並且使用某些化學藥劑(如己烷)協助溶出油脂。雖然添加化學藥劑聽起來很可怕,但是,為了讓大家吃得安心,現行法規中,都有強制規定化學藥劑的使用標準以及殘留標準。而且,油品經過妥善精煉後,去除了雜質,比較不容易劣化,反而才能存放得更久、又能在較高溫的環境下安全使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化學油謠言的求證,乍看之下有些難度,但是只要保持警覺,多方查詢,就能避免自己產生不理性的恐慌。

第三類陷阱「你不知道的真相」,其實是瞄準了一般大眾對於食品、化學、醫學知識有些細節不熟悉而發動的,但只要抱持「主動進一步查證」的科學精神,對於每個細節多加了解,拆解謠言本身並不困難

陷阱四:「一定會出事」

探討食安謠言的最後一個類型,就讓我們來看看那些「一定會出事」讓人好怕怕的謠言吧!

在眾多的食安謠言中,我們常看到會「出歹誌」的類型有這兩種:「短期中毒」和「長期癌症」。例如以本次拆解的「魔王級」食安謠言為例,最後一個段落:「另外,最近市面上有些太白粉是用發芽馬鈴薯做的,連蟑螂都不碰,千萬別再用可能有毒太白粉來勾芡了!請趕快將以上健康資訊分享給親朋好友吧」就是屬於這種類型的謠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太白粉的原料來源包括樹薯、馬鈴薯或是粉薯的澱粉,所以,宣稱所有的太白粉都可能有毒,從常識判斷就足以讓人對這種說法持保留態度。(編按:來看另一則跟太白粉有關的謠言破解!)

白白的太白粉有很多不同的來源可能,現在都有規定要標示原料來源囉。圖/pixabay

除了謠傳食物本體含有某個有毒或致癌物質之外,變化型還有「食物的相生相剋」,例如,兩種常見的食物一起食用,就會出現恐怖、致癌或中毒的變化。例如,有謠言說:「柿子和優酪乳(酸奶)一起吃會產生劇毒!」

這類型的食安謠言,往往會列出某些理論上「可能」會產生的有毒或過敏的物質。如柿子內含大量的單寧酸,如果跟優酪乳或酸奶內的蛋白質作用有機會讓蛋白質凝結成塊,造成不易消化、腸胃不適,在最最最嚴重的情況下,有些人可能會發生腸絞痛;但是這跟「劇毒」其實相差甚遠啊,而且每個人的體質對於這類會影響消化的物質反應都不相同,呼籲所有人都要戒慎恐懼似乎又太過了。

再次提醒大家,看起來可口的柿子有些成分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有敏感體質的夥伴請小心別吃過量嘿。圖/pixabay

這類傳言解讀的重點在於,我們必須先了解:人體攝取食物後的消化過程相當複雜,而且同時間會產生很多化學成分在體內運作,最讓人緊張的所謂「有毒物質」其實含量通常都不會達到造成人體中毒的標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化學物質的存在以及利用,「劑量決定毒性」這個概念非常重要。正確的劑量下的靈藥,過量使用卻會成為毒藥,即使是水這種隨處可見的物質,人體在短時間內過度攝取也會造成「水中毒」;政府機關對於食品安全的有相當多的法規,重點其實就是要把關這些門檻,而在一般使用情況下不會達到「中毒」門檻的化學物,並不需要太過緊張。如果真正有疑慮,去查詢了解它的毒性範圍、中毒門檻,就可以設法避免風險較高的情況出現啦。

曾幾何時,食安謠言害你無法好好吃頓飯。圖/pixabay

現今社會環境越來越強調健康生活,在食安風暴不時出現,科學、媒體素養仍有進步空間的情況下,「食安謠言」可說是層出不窮。但謠言內容會改變,主要的謬誤結構卻沒有太大的變化,只要掌握食安謠言的主要幾個結構的破解方法:「專家說」、「神奇效果」、「一定會出事」、「你不知道的真相」,無論未來看到哪種謠言,相信各位勇者都可以輕鬆破解。

參考資料:





文章難易度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_96
65 篇文章 ・ 22 位粉絲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依衛生福利部組織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成立,職司範疇包含食品、西藥、管制藥品、醫療器材、化粧品管理、政策及法規研擬等。 網站:http://www.fda.gov.tw/TC/index.aspx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NCC 公民培力活動百花齊放,公私協力推動媒體素養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10 ・1036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文為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廣告

疫情加速全球數位化發展,也改變了大眾接收資訊的方式。隨著影音媒體平台及自媒體崛起,每個人除了是訊息接收者,也是內容的生產者,百花齊放的訊息管道也帶來了內容及資訊管理上的挑戰。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因應全球性之數位匯流發展及監理革新趨勢,致力於促進通訊傳播健全發展,保障消費者及尊重弱勢權益,打造多元文化均衡發展,迄今持續推動「廣電媒體專業素養培訓與公民培力推廣計畫」。

本年度( 112 年)公民培力推廣部分,藉由與廣電媒體產製端合作,包括公視、正聲廣播、新聲廣播、鳳鳴廣播、陽明山電視和全聯電視,及與大學、公民團體包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朝陽科技大學、法律白話文、臺灣新聞記者協會等共 11 個單位,於 7 月至 12 月在北、中、南、東四大區域舉辦共 20 場媒體識讀活動,累積超過 1,300 人次參與,參與者豐富多元,包含媒體專業人員、銀髮族、身障群體、新住民、兒童及青少年、 YouTuber 、 KOL 等,多面向推廣媒體素養意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次公民培力活動形式多元,合作夥伴邀請各方講師發揮所長,針對不同參與對象因材施教,如正聲廣播電臺透過辦理相聲演出,讓平時不易接觸到媒體素養資訊的長輩、偏鄉學生,透過有趣的段子逐漸認識辨別假訊息的重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舉辦媒體素養營隊,至臺東教授國中生性別平等的重要性;公視透過舉辦電視台參訪,讓想認識電視媒體運作、節目製播的民眾得以大開眼界。許多單位也透過不同議題講座、互動與大學生或地方社區產生共鳴,散播媒體素養的種子,民眾課後紛紛表示收穫良多。

公視參訪-實際走進攝影棚,認識節目錄製過程。
臺師大媒體素養營-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向年輕學子回饋所學知識。
正聲廣播電台-以相聲演出搭配假訊息防制宣導,讓銀髮族及兒童也能辨識假訊息。

NCC 以提升廣電媒體專業及社會大眾媒體識讀能力為已任,透過每年持續舉辦公民培力活動,幫助閱聽者對廣電媒體的認識、思考,以及對訊息評估的能力,讓不同年齡層及族群得以將媒體素養教育的種子深埋在心、向下扎根,進而提高全民媒體素養,打造更優質的社會環境。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NCC 公民培力課程 邀您一同打造數位時代的媒體素養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11/15 ・530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廣告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因應數位匯流發展,為促進通訊傳播產業健全發展,保障消費者及尊重弱勢權益,持續推動「公民培力推廣計畫」,鼓勵廣電媒體及公民團體運用既有資源,協力推動全民媒體素養,以串連其影響力至閱聽眾端,並於今(112)年度規劃「認識媒體」、「防制假訊息」、「性別平權」及「公民新媒體內容產製」等議題,增進社會大眾對於通訊傳播產業的認識。

今年度藉由與廣電媒體、公民團體等合作,包括公視、法律白話文運動、正聲廣播、新聲廣播、鳳鳴廣播、陽明山電視和全聯電視等單位,於今(112)年 7 月至 12 月在北、中、南、東部地區舉辦 19 場媒體識讀活動,包括防制假訊息相聲演出、媒體素養營隊、參訪公視等,針對不同年齡層及族群設計互動課程,將媒體素養教育的種子向下扎根,提高全民媒體素養,打造更優質的社會環境。NCC 誠摯邀請銀髮族、兒少、身心障礙者、新住民及社會大眾一起參加,培養正確閱聽習慣及獨立思考能力,提升公民素養,進而創造更健全的媒體環境,報名方式及活動內容詳見活動網站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NCC 邀請全民躍升「媒體識讀達人」 為廣電媒體生態注入新量能
PanSci_96
・2023/10/16 ・533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隨著數位浪潮來臨,真假訊息間的界線已變得模糊不清,如何傳遞正確資訊給大眾,便是廣電媒體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迄今持續推動「公民培力推廣計畫」,藉由串聯廣電媒體業者的活躍能量,協力推動媒體素養活動,藉此提升一般大眾的媒體識讀能力。

今(112)年在北中南東地區與電視、廣播、學校及公民團體等,如公視、正聲廣播、臺師大傳播研究所等單位合作舉辦課程、工作坊、營隊等 19 場精彩活動,歡迎全民一同成為「媒體識讀達人」,培養事實查證和辨別假訊息的能力。報名方式及活動內容詳見活動網站

數位時代的訊息快速傳遞,多元觀點百花齊放,同時也造成假訊息氾濫,廣電媒體如何在兼顧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和創作自由的前提下針對消息查證,避免不實消息、捕風捉影的內容四處蔓延?社會大眾應如何培養媒體素養「近用」、「分析」、「創造」、「反思」、「行動」五大能力,以具備足夠的知識與能力對各類訊息慎思明辨?

NCC 致力於提升廣電媒體專業及社會大眾媒體識讀能力,共同遏制不實資訊。因此,邀請您一起參加本年度的公民培力課程,為更健康、公正和真實的媒體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95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