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貝茨療法,不能幫你改善近視

果殼網_96
・2015/05/29 ・3031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86 ・五年級

改善視力、擺脫眼鏡,這是很多近視的人的共同心願,在市場上,宣稱能夠恢復視力的產品和訓練方法也總是層出不窮。在這些「療法」當中,通過轉眼睛、變焦點等方法「鍛煉眼肌」、「摘掉眼鏡」的自然療法似乎格外受人青睞,網路也常可以看到《xx天輕鬆改善視力》的鍛鍊教程。

這種近視治療法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一百年前,眼科醫生威廉·貝茨(William H. Bates)就寫下《摘掉眼鏡完美視力》,創立了這套「鍛鍊眼睛改善視力」的自然療法。然而,貝茨療法的理論與現代眼科學和視光學理論相矛盾,它的效果也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支持。在貝茨提出這種療法之初,他就受到了很多眼科同行的批評,現在美國視光學協會和美國眼科學協會更是毫不客氣地指出,這些「療法」統統沒有科學證據,它所發揮的只是一種安慰劑效應。

那麼,貝茨的理論到底哪裡不科學?眼部鍛煉的療法為什麼不能真正幫助人們改善視力呢?

credit:Thomas Hawk/ flickr
credit:Thomas Hawk/ flickr

貝茨理論:南轅北轍的「眼外肌放鬆」

貝茨認為,眼球通過改變形狀來聚焦,眼外肌緊繃(strained)是屈光不正的原因,因此放鬆眼外肌肉可以提高視力。於是,他創造了一系列的眼部訓練方法,包括摀眼、閉眼照太陽或燈光、轉動眼球、搖擺法、看多種彩色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他的近視理論和人眼的運作機制其實根本就不相符。

事實上,人類眼外肌的作用只是改變眼球方向,負責眼球聚焦的完全是另外一種肌肉——眼球內的睫狀肌。睫狀肌藏在虹膜的後方,它是一個環形的肌肉,身上有無數根小繩子(懸韌帶)「拉住」晶狀體赤道部。睫狀肌的收縮和舒張可以改變晶狀體性質,讓它變胖或者變扁,這樣一來就改變了晶狀體的屈光力。很多同學都經歷過散瞳驗光,點一滴散瞳的眼藥水(有效成分為托比卡胺),睫狀肌被麻痹無法收縮,眼睛不能聚焦,看東西就變得模糊了。但在這個時候,眼外肌並不受影響,眼球還是可以自由地轉動。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睫狀肌才是真正控制眼球調焦的肌肉。

B-BnlN5kNBhwDJIYuFaUoWfDpTkqpfm8Q4CyjiX4BrVsAQAAEAEAAEpQ
睫狀肌上無數根懸韌帶附著在晶狀體的赤道部

另外一方面,眼球改變形狀對眼睛調焦的影響也微乎其微。在調節的過程中,睫狀肌收縮,使脈絡膜向前向內,鞏膜的周長因此減少,眼軸變長。眼軸長度變化對整體屈光力影響很小,它的屈光度大概只有−0.036D(注:屈光度D為焦距的倒數,國際單位制的單位是m-1),而晶狀體屈光力為16-19D。如果真要把眼球屈光力全部寄託在眼軸變化上,那麼隨著眼球大幅度拉長,視網膜會脫離下來,我們乾脆就看不見了。

4QmSiuhB1hF5krxTorGfUnPGw8LP3y9ELcFC7WQf_x_bAQAA3wAAAEpQ
當眼球聚焦於遠處物體,睫狀體鬆弛,晶狀體變得扁平,而聚焦於近處物體,睫狀體收縮,晶狀體則變得胖胖的。

現在的研究表明,遺傳因素以及每天戶外活動時間過少才是兒童近視的原因。那麼,近視的眼球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睫狀肌厚度增加、睫狀突位置靠後和鞏膜纖維變薄,這些病理改變並不能靠自然療法來逆轉。除了近視度數無法降低,散光度數也無法通過鍛煉眼球運動來降低。散光往往與近視並存,存在散光時,看近看遠都模糊。驗光配鏡時,驗光師會告訴您近視度數和散光度數,而這個散光度數是由角膜和晶狀體前表面的曲率決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此可見,把近視歸因於眼外肌疲勞和眼球形狀變化都是不嚴謹的,閉眼轉眼珠、來回移動視線之類運動眼外肌的方法,也無法對調整眼球焦距的睫狀肌產生什麼影響。最終,解決屈光不正問題,還是需要鏡框眼鏡、鐳射手術、OK鏡、眼內人工晶體植入等真正科學的治療方法。相信現代眼科學,而不是自然療法。

戴眼鏡會損害視力嗎?

除了放鬆眼外肌的理論,貝茨還固執地認為長期戴眼鏡會讓視力下降,為此甚至經常在診室裡砸碎患者的眼鏡。時至今日,也依然有很多人認為長戴眼鏡會讓近視加重。而事實上,這種說法並沒有證據支持。相反,矯正不當會才加速近視進展。對於孩子,屈光矯正到最佳甚至是強制性的。

需要警惕的是,「戴眼鏡損害視力」這種說法還可能帶來更多危害。如果近視人群因此堅持不戴眼鏡,開車時就會把自己和行人置於危險當中。對於兒童,不矯正的近視還可導致弱視。

陽光療法:眼睛很受傷

在貝茨的近視療法中,還有一種更加極端的方法——讓眼睛直接暴露在太陽光之下。貝茨堅信陽光暴露可以使眼睛受益,他甚至聲稱「視力正常的人可以直視太陽或人造強光源,不會引起損傷或不適」[1]。這種觀點也極其荒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dMzx5YVOtb8tl0kulUyskdqYv_eqp8cqe0CpO4upbGrfAAAAPgEAAEpQ

貝茨《摘掉眼鏡完美視力》一書中關於曬太陽的示意圖(如上),一個凸透鏡把太陽光聚焦到患者的眼睛上。我們可以看見這位可憐的患者在忍受著痛苦,他的眼球在向下躲避太陽光,這是我們人類的本能。

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除了皮膚曬傷,還會增加多種眼科疾病的患病風險,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翼狀胬肉、老年性白內障和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等疾病都與此有關。在到達地表的紫外線中,UVA占了95%,它不僅會曬黑皮膚、造成光老化,也可加速白內障和黃斑變性的進展。UVB雖然比例小,但能量大,如果過多接觸,也可引起角膜損傷,造成電光性眼炎。而直視強烈的陽光,就等於強迫眼球吸收這些高能量的光線。

所以,曬太陽提高視力是不可行的,相反,在陽光強烈的時候,還要戴太陽鏡保護眼睛。

「有效」的假像

儘管理論站不住腳,實際效果也缺乏證據支持,但仍有不少患者在體驗了貝茨療法之後感受到了暫時的「視力變好」,這種情況其實是淚膜帶來的假像。 今天玩最好的 FRIV 遊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TcojBC6_0055tjnIEbPTNmWEUHbd5Jg1XBMRgvKW8D3dAQAA-QAAAEpQ
角膜表面的淚膜,由外而內的三層:脂質層、水樣層、粘蛋白層

角膜表面有很薄的淚液,大約6-10微米,叫淚膜。每次眨眼睛,都是塗淚膜的過程。淚膜必不可少,除了保持角膜和結膜的濕潤,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改善角膜的屈光力。角膜表面是不光滑的,淚膜則能夠幫助填充這些凹凸不平,使角膜變得光滑。大家一定深有體會,哭的時候,淚眼朦朧、看不清楚。而長時間盯著電腦看、眨眼次數減少時,淚膜蒸發,又會視物模糊。這時候多眨幾次眼睛,視野就能變得清晰一些。

貝茨方法中的掌心捂住眼睛其實是一種乾熱敷,可以讓瞼板腺腺管裡的油脂變得鬆軟,易於排出,補充淚膜中的油脂層,減少淚液揮發。而且另一種閉目轉動眼球的「療法」,其實也是在幫助均勻塗抹淚液。

然而,補充淚膜對治療近視並沒有真正實質性的作用,如果需要滋潤眼睛,滴一滴人工淚液也會比貝茨的方法更加快速有效。

時至今日,貝茨老先生已經逝世80多年了,他在眼科手術中使用腎上腺素止血的創舉對眼科學界有很大貢獻,然而在治療近視方面,他的理論和療法都沒有科學依據。現在,我們還是讓「貝茨療法」沉睡在舊紙堆裡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果殼網

參考資料:

  • Bates method, Wikipedia.
  • William Bates, Wikipedia.
  • Buckhurst H, Gilmartin B, Cubbidge RP, Nagra M, Logan NS.Ocular biometric correlates of ciliary muscle thickness in human myopia.Ophthalmic Physiol Opt. 2013;33(3):294-304.
  • Flitcroft DI.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of retinal, optic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myopia Prog Retin Eye Res. 2012;31(6):622-60.
  • Bailey MD, Sinnott LT, Mutti DO. Ciliary body thickness and refractive error in children.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8;49(10):4353-60.
  • Pucker AD, Sinnott LT, Kao CY, Bailey MD.Region-specif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fractive error and ciliary muscle thickness in children.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3;54(7):4710-6.
  • Rada JA, Shelton S, Norton TT.The sclera and myopia.ExpEye Res. 2006;82(2):185-200.
  • Chen JC, Schmid KL, Brown B.The autonomic control of accommod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human myopia development: a review.Ophthalmic Physiol Opt. 2003;23(5):401-22.
  • Chung K, Mohidin N, O’Leary DJ. Undercorrection of myopia enhances rather than inhibits myopia progression. NCBI. 2002 Oct;42(22):2555-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果殼網_96
108 篇文章 ・ 9 位粉絲
果殼傳媒是一家致力於面向公眾倡導科技理念、傳播科技內容的企業。2010年11月,公司推出果殼網(Guokr.com) 。在創始人兼CEO姬十三帶領的專業團隊努力下,果殼傳媒已成為中國領先的科技傳媒機構,還致力於為企業量身打造面向公眾的科技品牌傳播方案。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白內障手術使用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助高度近視、散光患者擺脫厚重眼鏡!
careonline_96
・2024/08/02 ・2020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他是位 60 歲的男性,高度近視達 1300 度,且有白內障及黃斑部退化的狀況。」垂楊大學眼科謝旻蒼醫師表示,「由於患者常在夜間駕車,工作上也有較高的中距離用眼需求,所以患者選擇使用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

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能同時幫患者矯正近視、散光,並提升中距離的視覺品質,在日常生活中幾乎都不需要配戴眼鏡。高度近視、散光患者在術後能夠擺脫配戴多年的厚重眼鏡,生活品質與滿意度也大幅提升!

為響應每年六月為白內障衛教月,謝旻蒼醫師特別來跟民眾分享白內障的相關資訊。

簡單來說,白內障是眼睛的水晶體從清澈逐漸變得混濁,進而影響視力。而白內障最常見的原因是與年紀有關的自然老化,多發生在 50 歲以上的民眾。其他還有一些會讓白內障提早發生的原因,包括曝曬過多紫外線、高度近視、糖尿病、眼睛外傷、長期使用類固醇等,都可能讓患者在 40 歲就出現白內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白內障最直接的症狀就是視力模糊,患者也會覺得視野變暗、色調改變、容易眩光,有時候還會出現晶體性近視,近視度數明顯上升。

當白內障已對生活、工作造成影響時,通常醫師便會建議接受白內障手術。謝旻蒼醫師說,如果置之不理,白內障過度成熟不只讓手術難度提高、增加併發症風險,也可能導致青光眼,進一步對視力造成永久性傷害。

白內障手術幫助重見光明

倘若白內障已影響視力,勢必要進行白內障手術才有辦法確實的改善視力。

白內障手術是利用超音波將混濁老化的水晶體乳化並移除,然後置入人工水晶體來取代原有的水晶體功能,也能同步矯正近視、遠視、散光甚至老花眼,讓視力最佳化。拜微創手術技術之賜,白內障手術時間大約只需要 20 分鐘,待恢復後便能重見光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傳統的單焦點人工水晶體能夠讓患者看清楚遠距離的物體,至於散光以及中、近距離便需在術後配戴眼鏡輔助。而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能夠讓患者看清楚位於遠、中、近焦點處的物體,但在焦點與焦點之間,影像的不連續性可能會讓視覺受到干擾,夜間駕車也容易有眩光問題。

為了有夜間駕車同時也有中近距離用眼需求的族群,而發展出的延焦段人工水晶體,是利用延長視覺景深來提供遠距離至中近距離的連續清晰視力。中距離為大約一個手臂的距離,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視距範圍,例如開車看導航、使用電腦、煮飯做菜等都屬於中距離視距。

延焦段人工水晶體還具有低夜間光學干擾、不過濾健康藍光的特性,提升夜視清晰度,幫助患者達到日間方便、夜間安全。另外,延焦段人工水晶體能適應多種眼睛條件之患者,例如角膜狀況不佳、黃斑部疾病、做過屈光雷射手術等,都能事先與醫師討論。

台灣的近視盛行率很高,有許多高度近視的年輕患者也出現了早發性白內障的情況,這時可以考慮使用延長焦段水晶體,能夠一併矯正近視,並提供中距離視力,日常生活更加方便。而且延焦段水晶體能提升夜視清晰度,夜間開車也比較安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矯正近視之外,延焦段人工水晶體還可選配散光矯正功能。謝旻蒼醫師說,散光會讓影像出現疊影,干擾視覺品質,所以建議高度散光可一併使用人工水晶體來矯正,讓術後的視力更清晰,提升患者術後視覺品質,減少術後的眼鏡配戴率。

貼心小提醒

除了人工水晶體,白內障手術的設備也持續進步,謝旻蒼醫師說,近年還發展出飛秒白內障雷射技術,能夠讓手術過程更精準,進一步降低手術風險,提升安全性,同時也提高術中及術後穩定性,能讓傷口跟視力更快恢復。

每年六月是白內障衛教月,醫師提醒,如果發現有近視度數突增、視力模糊、視野變暗、色調改變、容易眩光等現象,一定要盡快就醫,確認眼睛的狀況,並及早接受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careonline_96
517 篇文章 ・ 275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一次解決白內障、近視、老花和散光問題?一次手術重現良好視力?
careonline_96
・2024/06/21 ・2571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那是一位 50 多歲的女士,原本近視將近一千度,而在出現白內障後,近視的狀況又急速惡化,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花蓮慈濟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何明山醫師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希望解決白內障並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眼。」

手術完成後,患者順利恢復。何明山醫師說,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能夠提供遠、中、近連續視力同時矯正散光,讓患者不用再戴近視眼鏡,也不需要戴老花眼鏡,生活與工作都方便許多。

白內障是因為眼睛裡面的水晶體老化,而影響光線進入眼球。何明山醫師指出,水晶體就像照相機的鏡頭,當鏡頭變混濁,進到眼睛的光線便會減少,所以在比較昏暗的狀況下,會覺得視力模糊、顏色改變。由於光線進入白內障後會散射,讓電燈、車燈散開,所以容易出現眩光。

白內障的形成主要與年紀有關,在過去白內障大多出現在 50 歲以上的患者。不過還有許多原因可能導致白內障提早發生,危險因子包括高度近視、糖尿病、眼睛外傷、紫外線曝曬、長期使用類固醇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何明山醫師說,「隨著 3C 產品的普及,長時間使用 3C 產品的人越來越多,臨床上也發現白內障有年輕化的趨勢,有些患者在 40 歲就開始有白內障。大家一定要多關心眼睛的健康!」

當白內障已經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時,便會建議接受治療。何明山醫師指出,放任白內障惡化,除了影響視力之外,還會影響眼睛的健康,因為過熟的白內障可能造成青光眼,嚴重會導致失明,而且當白內障過熟時,也會增加手術的困難度、增加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利用人工水晶體解決近視、老花與散光

在白內障早期,可能會使用眼藥水,幫助延緩白內障惡化。何明山醫師說,待白內障成熟時,便需要利用手術移除混濁的水晶體,然後放入人工水晶體。

人工水晶體的選擇,主要由患者的用眼需求來決定。何明山醫師說,如果有近視、老花眼、散光等狀況,現在也可以一併用人工水晶體來矯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傳統的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可以提供遠距離視力,而中、近距離便需要配戴眼鏡。何明山醫師說,隨著光學技術的進步,人工水晶體持續進化,陸續開發出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全焦段人工水晶體等。

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能夠看清楚特定焦點處的物體,而全焦段人工水晶體能夠延長視覺景深,提供遠、中、近距離的連續視力,最近視距約 33 公分。何明山醫師說,中距離視力大約 60 公分,對患者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中距離視力,例如開車看導航、煮飯、打電腦、打牌休閒娛樂等。擁有中、近距離的連續視力,能夠顯著提升便利性。

全焦段人工水晶體也能保有較佳的顏色對比度,減少夜間眩光。何明山醫師說,部分具老花矯正功能的人工水晶體有較明顯的夜間光學干擾,如果常有夜間駕車的需求,可考慮使用全焦段人工水晶體,提升行車安全。何醫師進一步表示,門診有幾位患者植入全焦段人工水晶體後,開長途車回診也都不是問題。

同時矯正散光,提升視覺品質

在台灣散光的盛行率很高,可能有四成至五成的患者有散光。何明山醫師說,散光超過 100 度便會影響視力清晰度,所以在進行白內障手術時,會建議一併矯正散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散光具有方向性,所以放入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時,必須固定在特定角度,才能發揮矯正效果。何明山醫師說,傳統散光人工水晶體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夠穩定,若在術後出現位移旋轉,便會影響散光矯正的效果。新一代散光矯正技術能夠提升術後穩定度,較不會產生位移,讓術後視力更清晰。

何明山醫師提醒,視力對生活與工作皆很重要,接受白內障手術前,請與醫師詳細討論,選擇合適的人工水晶體!

筆記重點整理

  • 白內障的形成主要與年紀有關,不過還有許多原因可能導致白內障提早發生,危險因子包括高度近視、糖尿病、眼睛外傷、紫外線曝曬、長期使用類固醇等。
  • 當白內障已經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時,便會建議接受治療。放任白內障惡化,除了影響視力之外,還會影響眼睛的健康,因為過熟的白內障可能造成青光眼,嚴重會導致失明,而且當白內障過熟時,也會增加手術的困難度、增加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 如果有近視、老花眼、散光等狀況,現在可以一併用人工水晶體來矯正。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能夠看清楚特定焦點處的物體,而全焦段人工水晶體能夠延長視覺景深,提供遠、中、近距離的連續視力,顯著提升便利性。
  • 全焦段人工水晶體能保有較佳的顏色對比度,減少夜間眩光,有助提升安全性。
  • 散光超過 100 度便會影響視力清晰度,在進行白內障手術時,建議一併矯正散光。因為散光具有方向性,所以放入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時,必須固定在特定角度,才能發揮矯正效果。新一代散光矯正技術能夠提升術後穩定度,較不會產生位移,讓術後視力更清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areonline_96
517 篇文章 ・ 275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