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
8

文字

分享

0
4
8

性愛心理學:怎樣做愛才可以越做越愛?

海苔熊
・2015/02/02 ・4225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1

做愛可以讓感情增溫嗎?本文回顧近年來的性愛心理學研究,試圖回答兩個問題:

  1. 越做,真的會越相愛嗎?
  2. 怎麼做,才會讓彼此快樂?

首先,常做愛的人比起不常做愛的人,更愛彼此。在一項調查13000人的研究裡,16%受訪者說他們至少已經一個月沒有性愛了,他們比起其他人更不快樂[1]。但聰明的你一定也想過,這個結果也可以反過來看:正因為他們不愛彼此,所以不常做愛。

3

邊做邊說,越做越愛

為什麼做愛會有這些效果呢?心理學家Byers曾進行18個月的縱貫研究,發現性滿意度與關係滿意度有關[2],不過主要是因為:

  1. 做愛提供溝通機會
  2. 新奇的身體活動可以增進滿意度[3]。

換句話說,做愛的真正效果並非來自於「交流」本身(這樣說明白嗎),而是在「交流」的時候,你們說的那些話。做愛時願意為伴侶著想、調整「運動頻率」、姿勢與習慣的人,性愛溝通力較高(sexual communal strength),自己和對方都會比較快樂,尤其是對那些身體親密本來就很低的人來說更有效[4]。

例如,Babin與Elizabeth的研究指出,在做愛時說話「歐耶!就是這裡!」、「左邊一點,哎呀掉出來了」之類話的人(冏rz好像在搞笑),性關係滿意度比沒說者更高[5]。

寫到這裡我就想到我朋友飄妮妮,她老是抱怨男友愛D槽比愛她多,寧願看波多野結衣脫衣服,也不願意和她纏綿一宿。有一天她終於鼓起勇氣問男友:「她到底哪一點比我性感?」,男友弱弱地回她說:「結……結衣做愛都會一邊說一些奇怪的話……」,我聽了噗哧大笑!

2
擷自波多野結衣出演的微電影《搜神記》

吵後炮,甘有效?三種性愛人格

別小看這些搞笑的對話,有時候做愛是一件「令人緊張」的事情,需要一些對話來緩解氣氛的尷尬。

雖然大部分的人在愛與性愛中,是喜歡自己、也對關係有信心的「安全者」(大約占六成),仍有人做愛時很擔心自己的表現,甚至因為太過焦慮於自己的表現和被拒絕,反而忽略了另一半的需求,這些「過激者」(hyperactivation)大多為不安全依戀者、情緒起伏較大、性行為快又頻繁、並試圖靠性(或投入時間金錢)來吸引另一半。還有另外一種人,稱作「不激者」(deactivation,對不起我想不到更好的翻譯),他們在性愛中沒有得到愉悅,可能是以前被傷害過,或怕以後又再次被傷,所以在潛意識裡否定愉快的感受[6]。

研究性愛多年的心理學家Russell發現,做愛雖然不一定能化解紛爭,但對某些人可能有保護效果。例如,情緒不穩定的人通常性滿意度較低,但如果他們常常做愛的話,滿意度和一般人沒兩樣[7]。

那麼,吵後來一炮,就會和好嗎?親密關係學者Dylan Selterman在文章中指出,雖然爭執可以增加性興奮,吵後炮可以促進親密感,但對於那些「不激發者」來說卻沒有效果。

有說,總比沒說好

不過,在還無法確認他是哪一種人之前,有說總比沒說好。

先前研究性愛多年的學者Amy Muise多年前參加了一個叫做Good For Her的工作坊,學到了相當有用的技巧跟大家分享:「在開始之前跟他說他做得好的地方(比方說力道不錯),以及希望他改變一點的地方(例如慢一點),或許會有不同的體驗!」

如果你實在臉紅紅無法在床上說,那麼至少在平時就可以跟他表達你的需求,例如「下次我們做的時候卡輕咧!」、「如果滴到肚子上,緊拿衛生紙給我抹!」之類的,甚至只是一句「腦供人家想要」也好(寫到這裡已經變成搞笑片了),表達需求(expressive)總是比憋著爆掉好[8]。

4

接吻與做愛的祕密

在Amy Muise自己的研究中還發現「湯匙效應」(After-Sex Affection,她戲稱為Spooning,因為樣子像兩只湯匙在碗櫃中擺放的樣子)[9]。在她的實驗裡面,335位實驗參與者(其中197位是女生)平均做愛後花15分鐘擁抱、表達愛意和聊天,而聊越久的人,關係滿意度越高。該研究中,還踢爆了兩項特別的結果:

  1. 愛愛後的聊天,甚至比大家在乎的「前戲」(fore play)還重要!
  2. 愛愛後的聊天,對女生特別重要。雖然整體來說有聊比沒聊好,但男生效果較小<1>;而沒有分享感受的女生,滿意度遠低於有分享的女生(見上圖)。

或許你會說:「屁啦!說不定是相愛的人本來就比較喜歡在做愛後聊天呀!」

Amy Muise也想到這一點,所以又接著針對101對情侶做了一個追蹤研究,結果發現情緒表達(愛愛後聊天)的「改變量」,可以預測三個月後的關係滿意度。簡單地說,雖然有可能相愛的人「本來」就比較喜歡在做愛後聊天,但即使考慮了這個因素,「聊天」本身仍然與更好的關係品質有關(沒辦法,畢竟很難用嚴謹的實驗法抓兩個路人來做愛)。

當然,如果你對性的需求沒有那麼高,接吻也有類似的效果。Floyd等人的研究發現,接吻頻率的增加量,可預測六週後的壓力指標和滿意度,親越多的人越幸福,壓力也越小[10]。

好吧,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至少可以在完事之後說句「北鼻,我愛你<3」。研究發現,不論男女都把「愛愛後的我愛你」看得相當重要[11] <2>。

WH
「再」打錯了,不過坦白說出自己的需求是重要的!

高潮至上?

最後,也有人認為愛愛最重要的是高潮。問題是,如何達到高潮呢?親密關係研究者Benjamin Le針對高潮(orgasms)進行回顧,提出幾種不同的觀點:

  • 技術觀點(The Technical Perspective):俗話說得好「practice makes perfect」,通往性福只有一條路,就是多作多練習!
  • 固炮觀點(The Partner-Specific Perspective):我能想出這翻譯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這項觀點指出,當你越了解伴侶、越知道怎樣可以「開啟她的開關」(turns her on),所以固定伴侶是很重要的。
  • 承諾觀點(The Committed and Affectionate Relationship Perspective):其實,重要的不是技巧、對象,而是你跟這個人的親密感與承諾感。高潮常發生在女性與伴侶有高度的安全、連結感受時<3>,所以穩定的關係也很重要。事實上,在最近一次的性行為中,如果對方是穩定伴侶(交往六個月以上),有67%的女性達到高潮,如果對方是一同歡愉4次以上的炮友(hook-up),則只剩下34%,而如果只和對方做過2~3次,高潮率僅剩16%,倘若是第一次做,高潮率大約只有十分之一[12](見下圖)。
5
最近一次性行為,女性達到高潮的頻率

總而言之,太多的時候,我們總是把做愛的滿意度歸咎於技巧、前戲和姿勢,卻忽略了「穩定的關係」、「多次的練習」和「愛後的聊天」,才是通往高潮的不二法門(嗯,寫到這裡已經可以臉不紅氣不喘了),所以如果你想要和他擁有性福,請謹記以下六字箴言:常練習,多聊天

不過,首先你得先有個女友或穩定的伴侶。

註解

<1>另一項研究則發現,當男性感覺到伴侶對於「愛愛後討論」很感興趣時,自己的關係滿意度就下降了。看樣子,「你有什麼感覺」可能仍是女人好奇,男人厭惡的問題[13]?

<2>當然,有些研究也發現男女在性愛態度上的差異。例如,女生比較「性趣缺缺」嗎?刻板印想認為男生比女生愛做愛,古時候Clark與Hatfield的研究也指出,如果有人提議要做愛的話,男生比女生更容易答應[14]。該研究中,研究者請同謀問路人三個問題:(1)一起喝咖啡吧 (2)去我家吧 (3)上床吧~

結果只有6%女生答應咖啡,0%答應上床(還問對方說你有事嗎?),但男生答應的回家率是69%,上床率是75%。研究者推論,或許是因為一炮之後,女生要承擔懷孕風險,所以女性較保守。

但事實上,男女在這方面是平等的。Conley控制了提議性愛者的能力、技巧、角色等等之後發現,女性也一樣愛做愛[15]。為什麼會這樣呢?愉悅理論(Pleasure Theory)顛覆了往常的想法[16],指出性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爽,生育只是副產品。但不公平的是,每次男性性交幾乎都可以「爽到」,但只有35%的女性在和對方第一次性接觸時達到高潮[12],所以她們更要慎選伴侶,例如找年紀大一點的或經驗較夠的。

<3>你可能會覺得,為什麼很少人研究男性的高潮呢?其實因為男性的高潮相對容易觀察,必也射乎(疑,是這樣用的嗎),但女性的就較為隱晦。如果你對高潮有興趣,可以參考《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從G點、隆乳、自慰到同性戀,醫生這樣談性》一書。

<4>文中的統計數字與性別差異,均只描述平均值。尚須注意個別差異,並請注意相關研究不等同於因果。
<5>為顧及隱私與行文順暢顧,文中所有個案與章首末故事均已經當事人同意改編重新繕寫並經模糊化處理,無可供指認之虞。

2

延伸閱讀

  1. Donnelly, D.A., Sexually inactive marriage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1993. 30(2): p. 171-179.
  2. Byers, E.S.,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sexual satisfac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individuals in long‐term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05. 42(2): p. 113-118.
  3. Aron, A. and E.N. Aron, Self-expansion motivation and including other in the self. 1997.
  4. Muise, A., et al., Keeping the Spark Alive Being Motivated to Meet a Partner’s Sexual Needs Sustains Sexual Desire in Long-Term Romantic Relationship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13. 4(3): p. 267-273.
  5. Babin, E.A., An examination of predictors of nonverbal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 of pleasure during sex and sexu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3. 30(3): p. 270-292.
  6. Birnbaum, G.E., et al., When sex goes wrong: a behavioral systems perspective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xual attitudes, motives, feelings, and behaviors. J Pers Soc Psychol, 2014. 106(5): p. 822-42.
  7. Russell, V.M. and J.K. McNulty, Frequent sex protects intimates from the negative implications of their neuroticism.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11. 2(2): p. 220-227.
  8. MacNeil, S. and E.S. Byers, Dyadic assessment of sexual self-disclosure and sexual satisfaction in heterosexual dating coupl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5. 22(2): p. 169-181.
  9. Muise, A., E. Giang, and E.A. Impett, Post Sex Affectionate Exchanges Promote Sexual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14. 43(7): p. 1391-1402.
  10. Floyd, K., et al., Kissing in marital and cohabiting relationships: Effects on blood lipids, stress,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9. 73(2): p. 113-133.
  11. Hughes, S.M. and D.J. Kruger, Sex differences in post-coital behaviors in long-and short-term mating: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11. 48(5): p. 496-505.
  12. Armstrong, E.A., P. England, and A.C. Fogarty, Accounting for women’s orgasm and sexual enjoyment in college hookups and relationship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12. 77(3): p. 435-462.
  13. Kruger, D.J. and S.M. Hughes, Variation in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influences post-coital experiences with partners. Journal of Social, Evolutionary,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2010. 4(4): p. 254.
  14. Clark, R.D. and E. Hatfield,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ceptivity to sexual offers. Journal of Psychology & Human Sexuality, 1989. 2(1): p. 39-55.
  15. Conley, T.D., Perceived proposer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acceptance of casual sex off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1. 100(2): p. 309.
  16. Abramson, P.R. and S.D. Pinkerton, With pleasure: Thoughts on the nature of human sexuality. 200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icture credit: 波多野結衣
照片取自臉書,Taryn Southern,來自爆笑的督錯洞一曲

恩愛也有分類型?A片學不到的性愛溝通小知識!

文章難易度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2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2
1

文字

分享

0
2
1
如果在虛擬實境裡尋找伴侶,真的可以建立舒服的戀愛關係嗎?——《元宇宙超圖解》
azothbooks_96
・2023/09/27 ・983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元宇宙的世界裡,比較容易和價值觀相近的對象,談一場少摩擦的戀愛。

所謂的「談戀愛」,其實就是彼此價值觀的碰撞。

在價值觀日趨多元、細分的現代社會,實體世界裡的戀愛,情侶之間免不了會發生一些摩擦。

所謂的「談戀愛」,其實就是彼此價值觀的碰撞。圖/pexels

越來越多人在實體社會的戀愛關係中感受不到舒適,大眾認為「談戀愛風險很高」的傾向,更是一年比一年更鮮明。

可見「談戀愛」的魅力,正逐步下降。不論是在元宇宙內或外,都有一套很現代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配對服務。

迴避戀愛和元宇宙

當我們對戀愛的價值觀細分化之後,在生活周遭便很難找到滿足條件的人選;但只要像在社群網站上找興趣相近的同好那樣,從一個規模龐大的母群體當中找出伴侶的話,發生摩擦的狀況,會比不假思索就交往的對象減少許多。

若想找更根本的解決之道,那麼元宇宙上還有一個獨門絕招,就是乾脆把伴侶化為虛擬實境的一部分——因為情侶在元宇宙上會隔著虛擬替身,建立起隔一道防火牆的溝通方式。

有些人會覺得「虛擬替身碰不到、摸不著」,不過,時下認為談戀愛不見得一定要有實體互動或性接觸的人已越來越多,或有些原本潛伏噤聲的族群浮上檯面。

想必今後會有越來越多人願意相信這不是逃避實體戀愛,而是元宇宙上的愛情,比實體更美好。圖/azothbooks

要是這些虛擬替身由 AI 操控的話,還能與另一半建立更舒適的戀愛關係——如果對象是 AI,不論是再怎麼極端的戀愛觀,或是任何性傾向,它應該都會接受吧!

想必今後會有越來越多人願意相信這不是逃避實體戀愛,而是元宇宙上的愛情,比實體更美好。

——本文摘自《元宇宙超圖解:從刀劍神域到寶可夢,一小時讀懂78個概念,掌握本世紀最大商機》,2023 年 9 月,漫遊者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zothbooks_96
55 篇文章 ・ 21 位粉絲
漫遊也許有原因,卻沒有目的。 漫遊者的原因就是自由。文學、人文、藝術、商業、學習、生活雜學,以及問題解決的實用學,這些都是「漫遊者」的範疇,「漫遊者」希望在其中找到未來的閱讀形式,尋找新的面貌,為出版文化找尋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