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南安小熊回家了,那「熊麻雞」去哪裡了呢?——《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

時報出版_96
・2019/07/10 ・200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484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代的動物保育議題,無論是棲地保育或是野生動物復育,都與人類的行為選擇息息相關。本次《我們與野生動物的距離》專題搭配本月選書《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希望初窺這個龐大題目的一角:生而為人,遇上野生動物,我們可以做什麼?我們該怎麼做?

「熊麻雞」來了!

南安小熊安置的環境之一。source:林務局

小熊野化訓練期間,團隊除了到處擺放各式食物之外,也需要訓練牠獵捕的能力。因此,在二○一八年十二月初時,南安小熊進入森林籠舍後,特地為牠安排了第一場野放訓練――捕抓活禽。訓練捕食動物的技能,總得從簡單的開始,於是為小熊找來了一隻雞,讓牠試著進行獵捕。

在雞群中挑選了一隻活動力最弱的母雞,本想早點替牠解圍讓牠結束被同伴霸凌的生活。怎知還沒在小熊面前擺好紙箱,一不小心,雞就趁縫飛走了,求生意志堅強的雞遇上了沒有獵捕經驗的小熊,所擦撞出來的火花竟是──雞飛也似地逃亡了,而小熊竟然也沒有太大的反應。從此這雞就「銷聲匿雞」了。直到一個月後,牠敗部逆轉,且彷彿重生般地登場,在小熊吃飯時悠悠地從旁出場。有別於昔日凌亂微禿,今日已換上一席亮麗的羽衣,並帶著自信的步伐,不急不慌地在小熊旁邊啄食,令人驚訝不已呀!

南安小熊與熊麻雞。圖/時報出版

在雞消失的近一個月期間,團隊後來還給了小熊第二隻雞練習,小熊成功獵食活禽。野訓團隊因此幫這隻存活下來的雞取名為「熊麻雞」(熊麻吉),牠不僅逃過了熊口,還跟小熊有著微妙的關係,這是大家始料未及的。甚至後來小熊還獵捕了第三隻雞,看來真是獨厚「熊麻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以為這隻雞遲早會成為小熊的盤中飧,但是這隻雞卻日漸豐滿、羽毛光澤亮麗的好好和小熊相處在一個林子中,打破了團隊所有人的想像。每天到了小熊進食時間,只見這位小「閨密」就默默地跟在小熊後面,當小熊拿起植物、漿果狼吞虎嚥,雞就在小熊的下方啄食從小熊嘴邊落下的果實和碎屑。小熊偶爾也會做做樣子驅趕這陰魂不散的跟屁蟲,但雞總能精明地躲開揮過來的熊掌,並耐心地等待小熊自餐桌「離席」,隨即補位啄食掉落一地的碎屑。

這樣看似突破大眾認知的「相處方式」,或許並非不可能。熊是獨居動物,且極度「明哲保身」,通常在非必要的情況之下都不希望發生爭執,甚至大打出手。在食物充足的狀況之下,只要每一隻熊都覺得自己可以飽食,和其他競爭者在同一空間進食並非不可能。因此,在美洲,我們也可以看見一整群的棕熊排排站在河中央,相安無事地一同捕食鮭魚的畫面。小熊在食物供應無虞下,小熊獵捕的動機可能變低。那些食物碎屑對小熊來說,根本不看在眼裡,小雞的存在對小熊自然也沒太大威脅性。由此可見,小熊之所以對「熊麻雞」的行為視若無睹,或許是在驅趕雞的體力以及犧牲掉落碎屑食物的權衡之下,似乎不怎麼划算,因此小熊便懶得去管「熊麻雞」了。

圖/pixabay

但「熊麻雞」偶爾也會觸發小熊的警戒心,事情發生在小熊進行獵捕訓練後,這次的獵物──小豬仔,就沒有這隻雞這樣的好運。豐盛的豬肉大餐,小熊只吃了一半,另一半被小熊帶回了牠的遊戲場。邊玩邊舔,並將豬排枕在頭下,就這樣睡去。此時「熊麻雞」愣頭愣腦地靠近小熊,認為會像平常一樣沒事,但不料小熊此時卻警鈴大作,直接坐了起來。「熊麻雞」被嚇得倒退,但仍沒有學乖,在第二次接近時,小熊突然發難,伸出利爪攻擊「熊麻雞」,遲鈍的「熊麻雞」終於感受到性命威脅,落荒而逃。這樣的現象即是典型的「護食行為」,平常雞啄食熊掉落的食物碎屑,小熊都不理會,因為塞牙縫都不夠,但是輪到一大「豬排」時,由於豬排得來不易,又只有這麼一塊,豈有分享之理,必當警戒以對。

話說回來,安置小熊之初,團隊本也想到為孤單的小熊找伴,如狗或其他熊,但因各種考量而作罷。如今冒出一隻地表最強的「奇雞」,五個月以來一直陪著小熊,算是山神送給小熊的禮物嗎?小熊和「熊麻雞」的關係,究竟是跨物種的友誼,還是養雞取蛋,或是養肥殺來吃的儲備糧食的概念,沒有人知道。但身為唯一逃過「熊口」的雞,肯定對於小熊來說有特別的意義,也讓我們對於台灣黑熊的研究有了一項有趣而溫馨的紀錄。不知可否登上金氏世界紀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小熊野放回山林前一天,我們也從森林場裡帶回熊麻雞。我捧在胸前,深深聞了一大口,「怎麼香香的!」次日,熊麻雞隨即被安置於「台灣黑熊夢想藝術館」安養天年,完成一段雞「熊」同籠的佳話。

——本文摘自泛科學2019年7月選書《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2019 年 6 月,時報出版

文章難易度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4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古至今最關鍵的五餐飯──《品嘗的科學》
行路出版_96
・2016/03/12 ・2914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37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早出現的和味道有關的跡證,早在地球生命開始感覺到周遭世界的時候就有了。海水裡從這些生物體旁邊漂過的養分,其味道就激發了牠們原始的神經系統。在接下來的數十億年裡,生命演化的過程中,已經吃過無數餐飯了。

我們現在的口味,就像俄羅斯套娃那樣,一層層包覆著以前的那些體驗。不論一個人的口味是怎麼培養起來的,或是一道菜裡的成分有多麼不易察覺,一個味道就能勾起久遠記憶中的原始衝動,這些原始衝動呼應著演化過程的轉折,與遠古時候為食物爭得你死我活的爭鬥。

底下介紹的從古至今最重要的「五餐飯」,每一餐都是在演化史的重要轉折點發生,它們對於要解釋味覺從哪裡出現,以及智人的烹飪發明天賦從何處產生,大有幫助。

地球生命的第一口飯

這種小動物有些像金龜子,大約一吋長,有格紋狀的柔軟甲殼,會在海岸淺灘的沙子裡竄來竄去。接著牠能察覺到由氣味、振動與光線變化交織而成的破舊織毯。牠那蟲狀的獵物會往沙裡挖洞,企圖迴避閃躲到安全地點。不過為時已晚。掠食者用鉗狀的下顎把獵物扯開,吸進嘴裡、吞進食道,然後繼續牠的行程,尋找藏身處躲藏,讓食物消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四億八千萬年前的這一餐,證據是在一九八二年發現的。那一年,還是研究生的馬克‧麥克孟納明(Mark McMenamin)為墨西哥政府調查索諾蘭沙漠(Sonoran Desert)的地質,在墨西哥索諾拉州圖桑市(Tucson)西南方約七十英里處的高山 Cerro Rajón(中譯:朗山) 的山側進行挖掘(古代的海底現在變成在山頂上了)。他在一片灰綠色頁岩上注意到一個很微小的化石壓痕,當時他也沒有多想,就把那個壓痕從岩石上鑿下來,把它和其他那堆標本一起裝袋。

由未經訓練的人來看的話,那個化石只不過是大約四分之一吋長、隱隱約約的連續刮痕。當麥克孟納明把它拿回實驗室研究時,他辨認出那是三葉蟲的運動,刻畫在硬化泥漿上的爬痕。在動物界裡,三葉蟲幾乎要算是每種動物的老祖宗了:魚類、雙翅目、鳥類、人類。牠們在海床上留下無數化石,讓它們成了這種天然的歷史博物館裡的固定班底。很多化石有多節式外殼,看起來像是鱟和蜈蚣雜交的產物。這種化石的紋路圖樣很有名,甚至還有一個學名「多線皺飾蟲」(Rusophycus multilineatus)。麥克孟納明保留了這個化石,也在自己的博士論文裡寫到它。一直到二十多年後他擔任曼荷蓮學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地質學教授、研究早期的生命演化過程之前,他都很少想到這件事。

4663012980_d65ae21f85_z
cedit:Kevin Walsh@flickr

後來麥克孟納明在看到他以前忽略掉的東西時,再一次檢查了那個化石。「它具有這種額外的特徵,不只是三葉蟲而已,緊鄰的另一個彎彎曲曲的軌跡化石也有這特徵。」他說:「這些東西很罕見。」他推斷,這個化石包含了兩種生物相遇的證據。另外的那道軌跡,就是一隻像蟲子那樣比較小的生物想要鑽進泥巴裡的證明。從這些記號的排列來看,顯然三葉蟲就在牠的正上方。麥克孟納明採用了「奧卡姆剃刀」(Occam’s Razor)原理: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三葉蟲要挖洞找吃的東西。他寫道:這就是「第一口飯」的證據─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掠食者吞吃獵物的化石。

這一餐的味道如何?有可能想像出來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那個時代(也就是寒武紀〔Cambrian Period〕)之前,就任何有意義的方面來看,味道是不存在的。地球上的生命大部分是由漂浮、過濾和光合作用組合而成。細菌、酵母和其他單細胞生物,藏身在花崗岩的溝紋裡或是砂粒之間。有些單細胞生物會湊在一起形成黏糊糊的細胞叢。管狀或碟狀的生物體會搭著洋流的順風車漂流。「吃」的意思是指吸收海水裡的營養成分。有時候某個生物體會包裹住另一個生物體。

接著,經過數千萬年──以地質學的時間尺度來說只是一瞬之間─海洋裡變成充滿各種新生物,包括三葉蟲,牠成了生命演化史上最成功的生物類別;牠們稱霸地球的時間持續超過兩億五千萬年。牠們大約是五億年前出現的,也就是我所知自然界真正開始的時間:有史以來第一次,生命開始有系統地吞吃掉其他生命。這些新生物和牠們的前身不一樣,牠們有嘴巴和消化道。牠們擁有較原始的大腦和感官,以偵測到明、暗、動作和洩漏形跡的化學特徵。牠們利用這種精巧的新工具來獵捕、殺掉獵物與填飽肚子。就像伍迪‧艾倫(Woody Allen)電影《愛與死》(Love and Death)裡的角色鮑里斯(Boris)說的:「對我來說,嗯……我也不知道,大自然是蜘蛛與蟲子,以及大魚吃小魚。還有植物吃掉植物,動物吃……它就像一座巨大無比的餐廳。」

三葉蟲並沒有存活到現在,從那些化石也沒有辦法知道牠們神經系統的資訊,所以想要知道牠們的感官能力,得仰賴經過訓練的推測。確實,牠們可能完全沒辦法察覺像黑巧克力、葡萄酒這類複雜的氣味。人類的味道,即使是討厭的味道,都充滿細微之處,而且和其他氣味、過去的事件與感情,我們學到的經驗整體,都息息相關。很可能三葉蟲不會有「愉快」這類的感覺,而且僅能保留一點點殘存記憶。每一餐嚐起來的味道必定都差不多。而這一餐的特點一定是大多來自化解了飢餓感,以及攻擊的衝動。

還有,這些原始的氣味元素是一種相當了不起的演化成就,而人類的味道同樣具有這種相同的基本生理學構造。當然,這好比是拿小鳥比雞腿似的。不過,味道的基礎已經奠定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ambrian_sea
根據化石證據,寒武紀時期,物種出現爆炸性的成長。本圖為藝術家模擬寒武紀時期的海底樣貌。credit:Ghedoghedo

地球生活條件的某些重大改變,引發了這場掠食者與獵物間的重大變革,也就是「寒武紀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科學家們對於它是什麼狀況並沒有共識。有一些科學家認為那是一場史前時代的全球暖化,融解了長期冰凍的兩極冰帽所造成的。海面上升達數百英呎,海水淹進內陸,淹過長了青苔與真菌的低矮山丘和岩石(樹、草和開花植物在當時都還沒出現),侵蝕出潟湖並塑造出沙洲與淺灘,創造出相當適合生命體生長繁殖的溫暖淺窪地。有些科學家描述這次大爆發是地球磁場方向改變,更有其他人指稱是突變的關係,這種突變會導致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出現,也就是讓神經細胞能遠距離溝通的能力,或是在 DNA 編碼上的其他偶然變化。

不管事件的精確順序是怎樣,在敏銳的感官與演化成功之間,已經建立起一個相當牢靠的連結。就在身體與神經系統適應了日益升高的威脅與機會之後,一場生物學上的武器競賽展開了。那些感官,一度只是「偵測與反應」的機制,為了引導出複雜的行為,必須發展得更有效果才行。

氣味成了這個過程的關鍵。從三葉蟲存在的時代到現在,覓食、獵捕和吃食物這些行為,推動了生命不斷地啟動,在我們人類的大腦與文化成就上登上顛峰。氣味更勝於視覺或聽覺或甚至是性,是人類的核心裡最重要的要素。它創造了我們。麥克孟納明說,最為諷刺的,就是世界上開始出現殺戮,並伴隨著難以言喻的痛苦,也發展出智能和知覺,最後產生了人類的意識。


 

行路出版_96
16 篇文章 ・ 7 位粉絲
行路為「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旗下新創的出版社,出版知識類且富科普或哲普內涵的書籍,科學類中尤其將長期耕耘「心理學+腦科學」領域重要、具時代意義,足以當教材的出版品。 行路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alk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