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許凱鈞│目前是 Cornell Tech 學生、也是部落格作者,平時分享內容包含矽谷、教育、與工程師找工作的大小事情!
前些日子拜讀「拜託,不要鼓勵學生創業: 一位學生創業者的告白」有感。這也是我一直很樂於討論的話題,於是春假花點時間整理想法後,想跟大家聊聊自己的小小看法、談談自己在紐約市的創業校園 Cornell Tech 的所見所聞。
我認為我自己的故事,取決於不同的角度,同時鼓勵、也不鼓勵所謂的「學生創業」。
我曾嘗試過學生創業,當時一頭熱血、去了不同場合跟大大小小的投資人報告我的點子、跟大企業尋求合作、口沫橫飛就想要讓別人也看到自己眼中看見的未來。不過今日的我也還是選擇更為主流的道路,成為那些矽谷企業裡的工程師。但是,如果當年我沒有做個 Projectable(編按:作者自創的平台),我也沒把握後來的我能不能吸引到創業校園 Cornell Tech 的目光。而我指的完全不只是這個項目在我履歷上的影響力而已,後面會再談到。
所以在學生創業成功率極低的前提下,我想跟大家談談在那失敗的終點前的旅程:Side Project。
旅程先於終點:創業成功率低,重點是獲得的經驗值
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極低,但是我還是認為如果因為成功率低就不去嘗試,那真的是一輩子都沒有成功的機率了。
況且,學校的意義是什麼呢?我自己一直以來也常常在思考這問題,甚至這個問題也的確深刻到我未來會想要寫篇文章跟大家討論。畢竟,不管怎麼說,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終究也會要負責替下個世代的孩子們建立他們的未來,而教育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最基本而言,我認為學生就學就是為了要累積實力、在未來展露頭角,成為對自己、對朋友、對家庭、對社會都有用的資源。成為一個最好版本的自己,與身邊的人們互相提攜。而創業、或者不管稱不稱得上創業——從學生的角度去做一個 「side project」,從點子的發想 (ideation)到反覆驗證 (validation)、再把這個本來只活在你腦子裡的點子做成一個產品、再不斷循環的整個過程,我個人是真的學習到了很多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事情:
- 也許我本來需要到業界,才能學習到怎麼跟人合作、一起從第一行程式碼開始,一直到寫出一個使用者能用的 app,但是我做 Projectable 的過程中透過第一手的經歷學到了。
- 也許我本來要到業界,才能體驗怎麼跟跨國企業提出企劃。
- 也許我本來要到業界,才能學習到怎麼跟比我年長幾十歲、CEO 級的前輩交流、請教,但是我做 Projectable 的過程中也學到了。
清單我可以一直寫下去,種種不同的學習心得,我兩年前寫過另一篇文章「寫在反省時,給同樣想創業的大學生」時有更細節的分享,我就不再多花篇幅細說,有興趣的讀者歡迎參考我的舊文(其中包括 Projectable 到底是什麼)
該怎麼做?請考慮學生時期的機會成本
另外,要不要去做一件事,我認為還有更簡單的理解方式。也就是機會成本。問問自己「就算你不做這件事,你要拿多出來的時間幹嘛」?
當時的我沒辦法好好坐下來唸書、沒辦法告訴自己把「電子商務的七大原則」背起來可以對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無法說服自己為了這些內容去唸課本、期中考、期末考等等。然而當我在做 Projectable 時,我就會因為要寫一個登入系統而去研究這要怎麼做、學習 JWT 技術,我會因為想要給使用者更好的使用體驗,而去投入時間、研究 User Experience 的基礎概念跟 JavaScript/React 的技術。
所以當時的我想想,我就算不做 Projectable 拿多出來的時間好好念書,我大概也就是把我原本就悲劇的 GPA (編按:學科成績的平均績點,往往是海外學校錄取學生的指標)提昇一點點。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機會成本實在太低了。
以機會成本的角度來說,我甚至認為這是學生創業的一個優勢。
今天的我一年內將從研究所畢業,女朋友已經在 Google 工作,畢業後直接創業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個合理的選項。作為學生,不用預想要成家立業的狀態下,嘗試做做看一個 side project(不管是不是真要創業)時的機會成本真的已經比畢業後創業小上不少了。
尤其如果你對於申請美國研究所有興趣,我更會如此建議。
我相當同意理科太太與蔡康永前陣子談到的「如果申請美國頂尖大學」──真的就是「要讓學校覺得你是一個奇怪的東西。」你要成為一個教授們眼中稀奇的存在,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我自己可以說就是靠這些經歷逆轉了低 GPA、錄取包括 Cornell Tech 與 CMU 等學校。這段經歷的詳細過程,我也有另寫文章分享在部落格裡面。
不要怕失敗與成功:重點是帶著經驗值走出校園
為了宣傳 Projectable,我們當時舉辦了一個學生駭客松 E.C. Jamming。那時候,大概也是人生中最緊張的一段時間了。當時我們拿到了跟微軟的合作,會直接與微軟本身全球性的駭客松 Imagine Hack 合作,對我們來說是很棒很棒的短期成功──但是當來自跨國企業的目光投注在我們身上,而我實際上一張票都沒賣出去的時候,比起當下提案成功的喜悅,我更害怕三週後的活動當天開天窗。
「要是一個參賽人都沒有」這個念頭讓我睡到一半被嚇醒了好幾次。
現在往回看,這段過程裡我學到的點有兩項:
- 作為學生其實不要那麼害怕失敗。
- 成功也要想辦法讓人知道。
關於「學生的失敗」這件事,我認為以經濟學的角度談完機會成本後,這同樣也是可以運用經濟學裡「期望值」的概念很好解釋的一件事。當你出了社會,領的是別人給的薪水、就算是創業也是 VC 或者家人朋友給的資金,這時候你是被期待成功的。
但是學生呢,我是覺得學生失敗是能夠被原諒的。說真的,真的有人在第一天馬克・祖克柏還是學生的時候,就期望他會成功嗎?如果當年的他失敗了,當時大家也就是笑笑「學生嘛」,本來大家的期望值就不是那麼高(然後 MySpace 成為今天的 Facebook⋯⋯)。
我爸從小就教我作為一個學生,我們就該多多利用這些犯錯的機會,最好把可以犯的錯都在這個時候犯過一輪,然後帶著比所有人都更多的經驗值走出校園。
另外,關於駭客松的後續,如果你好奇的話,當時我們舉辦駭客松,跟微軟拉到關係後就開始寫信跟其他中小企業、在地的新創公司講講我們跟微軟的合作關係、然後「我們就差幾千港幣就能讓活動變得免費、讓學生都能無負擔的參與!」
靠著微軟的名聲,我們很快就湊齊最後那幾千港幣、讓活動變成免費。而活動重新開放免費報名後,我們就在兩天內達成超出預期的報名量,甚至還需要婉拒當時願意給我們免費場地的單位來升級場地。
可以說是狐假虎威吧!但是我們當時的確是靠著一個小的成功去套牢下個更大的成功。
在紐約市,是如何鼓勵學生創業的?
最後,既然談到「學生」跟「創業」,真的不能不談談我們 Cornell Tech 的學程:「每個學生畢業前都得要創業」。我其實很喜歡拜託,不要鼓勵學生創業: 一位學生創業者的告白 原作者果殼提到了他所期望的政府角色。自從來紐約市就讀這間以學生創業聞名的 Cornell Tech 以來,我也常常在思考紐約市跟我們校區有哪些元素是台灣可以取鑒的,或甚至未來我能夠幫台灣建立怎樣的環境。
Cornell Tech 這間學校
紐約擁有全美、甚至全世界最好的高等教育之一。然而,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一流名校的學生畢業後,很多工程師還是會選擇前往西岸的科技重鎮工作(個人感覺跟台北的狀況有些相似。在香港唸過書的我,真心認為台灣資工方面的教育絕對不輸給世界排名五十以內的幾個香港學校,但也是有明顯外流趨勢)。
當時 Bloomberg 市長就清楚這個外流現象是個問題。於是他們開始徵求業界、學界提案,最後由康乃爾大學爭取到這部分的預算,在紐約市中心的羅斯福島上打造一個全新的技術園區,也就是今天我們的校園 Cornell Tech。
羅斯島上的校園是前年才建成的,辦校最初的幾年都是跟紐約市的 Google 借辦公室上課,然後跟紐約大學借宿舍空間給學生住。
不過最重要的是,Cornell Tech 的中心思想就是創新:「每個學生畢業前都要做兩個 projects。」
第一個 project 是從紐約市眾多的公司裡面尋求問題。學校開放 Uber, Microsoft, SnapChat 與其他新創公司投稿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然後由 Cornell Tech 的學生來嘗試解決。(有些可以很無釐頭,有一家創投公司請我們的學生去了解要怎麼做一個產品,讓人可以在家也能享受在酒吧喝酒的體驗)
我自己上學期收到的問題就是 WeWork 投稿的「怎麼利用 WeWork 擁有的線下資源,讓線上的程式教育更加完善」,這是他們在併購了一間線上教育平台之後想要解決的問題。在雙贏的前提下(這些企業把題目交給學生,他們可以以更低的預算做出實驗性的 projects;而學生同時也有機會在業界的環境做創新的 projects),每年都有超過一百個來自業界、尋求解決的問題被投稿來我們學校的系統裡面。
畢業前最後一學期則是要直接創業。
Twitter 的前任 CTO Greg Pass 與美國最大的新創投資人之一的 David Tisch 就在我們學校負責這塊的教育,這也幾乎是會來就讀 Cornell Tech 的學生想要來的主流原因之ㄧ。
在我身邊不乏已經在 Google 工作六年的人、或者已經連續創業過三次的人決定要加入 Cornell Tech,就是想要在這樣的環境認識同樣想創業的學生、並且與學生的身份重新嘗試創業。以歷史數據而言,每年幾乎有 15–20% 的學生畢業後就繼續做這些 projects 成為業界裡的創業者,也回過頭替紐約市區製造工作機會。
硬體只是輔助,資源牽線才是重點
類似的企業與學校合作的研究所在美國這邊也越來越多。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與微軟合作的 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也是另一個很好的例子,去讓所謂的 side projects 成為高等教育的一環。
尤其台北跟紐約有一樣的動機,加上近年來也有一些大規模外商進駐,是很好的機會。我自己去年就在台北的微軟實習,最近也才剛看見 Google 要在新北市擴建的消息、Facebook 也剛進駐台北的新辦公室(蔡英文還剛去參訪了呢)。另外還有好幾間我個人非常欣賞的本土新創公司,包括 25sprout, Dcard, PicCollage, CodeMentor, CakeResume 等等。
就像果殼先生提到的,我認為硬體設備反而不是那麼重要。就像 Cornell Tech 當初教室跟宿舍也都是跟其他單位租借的。重要的是那個軟實力與牽線的資源。以這個角度來說,台北市完全是有條件從教育的角度,做個重要資源的牽線人,讓學生有環境與舞台跟大小企業合作、創新,而切入強化對於創新創業這方面的教育。
除了老手對新手的經驗傳承之外,反向而言、對於產業裡的老手這也會是很棒的刺激與幫助。我也私下跟果殼聊過,他同樣認為就區塊鏈的生態而言,也是需要充滿想像力的新兵們加入的。
而對於學生而言,就算這些所謂的 side projects 失敗、或者最後沒有選擇繼續創業,畢業後以這些第一手的人脈與經歷,都還是加入了幾間很棒的跨國企業(以我們學校來說,今年在找實習的人大概有一半以上都去了 FLAG 這幾間矽谷巨頭)。
總結:創業並不適合所有學生,但每段旅程都有意義
比較 nerdy 一點的讀者,可能有發現我最一開始引用的「旅程先於終點」這句話很眼熟。這句話是從我最愛的小說,布蘭登・山德森的颶風典籍裡出來的。
生先於死,力先於弱,旅程先於終點。
除了我個人對於這本書的喜愛之外,我想特別引用這句話是因為我覺得學生創業、或說創業本身就也是這麼一回事吧。不論終點在哪,終點之前都會有屬於你的一段旅程。而不論是不是失敗,這段旅程都能夠帶給你生命中的成長養分,讓下一段旅程,不論是創業也好、工作也好,都多了一個可以成功的原因。
創業真的並不適合所有學生。
但是同時,如果你有這個理想、有個你覺得可以改變世界的點子,而且回答不出「如果不做這個,我還能做什麼其他更好的事情嗎?」,我是絕對支持你去嘗試、去做個 side project 看看的。畢竟,旅程先於終點。
最後我想說,這篇文純屬是我個人的想法。適不適合投資時間去做 project 還是取決於每個人不同的因素。如果你有想法,想要跟我討論,我也非常歡迎你來信 kh736@cornell.edu 與我討論。
本文轉載自作者 Medium,原文標題〈為什麼要做個 “Side Project”?談談學生創業與 Cornell Tech 的創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