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
0

文字

分享

0
5
0
評論 回應:人體就是一個天然的樂器——《聲音的力量》

顱腔共鳴的錯誤

PanSci_96
PanSci ・2021/03/26 ・585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評論由科夥伴自行發表,相關內容遵守會員內容發表規範與責任,此刊登內容泛科學編輯部並未干涉。

顱腔(Cranial Cavity),是指顱骨內的空間,主要是指大腦所在的空腔。


(圖/wikipedia)

「顱腔共鳴」一詞,沒有出現在聲樂相關研究中,至於人體中可以共鳴的「共振腔」,維基上描述有 7 處,分別為:

  1. 胸部 (Chest)
  2.  氣管與支氣管 (Tracheal Tree)
  3. 喉頭 (Larynx)
  4. 咽頭 (Pharynx)
  5. 口腔(Oral Cavity)
  6. 鼻腔(Nasal Cavity)
  7. 鼻竇(Sinuses)

顱腔並非是共振腔,因此「人類的顱腔構造決定共鳴和音質的好壞,因此,人聲音質的好壞,主要決定因素來自於天生的構造,其影響甚至可能高達六〇%以上。」的說法很可能是有問題的。

而基於此說法所舉的案例(原住民),以「顱腔」(Cranial Cavity)與「聲音」(Voice)搜尋 Google Scholar,皆沒有找到可信的研究或內容(近期研究或大學用參考書),能指證這些案例為真。

在此也非常感謝網友的指點,泛科學編輯部絕非萬能,有賴各位幫忙,編輯部會一直秉持實事求是、有錯就認、從錯中學的精神,讓更接近事實,且經查核的知識,呈現在大眾面前。

另外,文中提到「至於你聽到自己說話的聲音,其實還多了另一種,那就是經過顱腔共鳴、從內部振動自己耳膜後所產生的聲音」,並非是「顱腔共鳴」造成的,應該是「顱骨震動」,這部分可以參考維基「骨傳導」與「這條路走不通就換一條:「骨導式助聽器」的運作原理與設計思路-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