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2年 重設

・2012/10/01
抗生素的濫用或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兒童被診斷為發炎性腸道疾病。 有個新研究發現抗生素的使用(尤其是在很年幼就開始接觸)與發炎性腸道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2012/09/20
這項可以用來鑑定處男的研究出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生物系專攻微生物與環境的大衛-尼爾森(David Nelson)的團隊。在研究中,尼爾森使用了一種叫做16S rRNA測序的技術。16S rRNA是原核生物核糖體的組成部分,不同的物種之間,16S rRNA的序列有明顯的差異。通過分析這種差異,我們就能夠瞭解擁有這些16S rRNA的物種究竟是什麼。
・2012/09/17
想像一下這種場景:你今天需要表現得很專業,出門前拿起"撲漏A"噴劑咻一下,細菌在你到面試會場前已經把你臉上的油脂轉換成能從潛意識產生信任的化合物,幫助你成功說服主考官。晚上迎新晚會前三十分鐘,你拿出"賽西X"噴劑又咻一下,細菌營造的性感讓你在異性眼中充滿魅力。這是可能發生的狀況嗎?
・2012/09/14
生命存在,需要液態水。傳統上我們認為,行星只要位置合宜,沒有離開所謂「不冷不熱區」的話,就是一顆「適合居住」的行星,而所謂「既不可離太陽太近,又不可離太陽太遠」,實際上意味著如此一來,液態水才能剛剛好不被蒸發掉也沒有結冰。只不過,這都是以星球「表面上」的條件來看,事實上,我們並非不知道,許多微生物-幾乎達地球生物總數之半數-其實是住在地球的岩層深處底下,而非地球表面上。
・2012/09/14
天文學家正努力羅列出一個系外行星的「罪犯照片陳列室」,從表面融化的熾熱行星到冰凍世界,不一而足。當人們持續全力搜尋「藍色圓點(blue dot)」—那些環境特徵與地球類似的系外行星時,有另一個新研究成果卻顯示:生命或許會存在於一些原本天文學家認為怪異、不可能存有生命的星球上。
・2012/09/07
睡蓮跟小淡水螺雖然住在同個水池裡,但是我很難把它們的生活聯想在一起,唯一想到的可能是小螺把睡蓮當成豪宅來住。不過最近的一篇研究報告證實了小淡水螺的禦敵機制居然需要依賴優雅的睡蓮來完成。
・2012/09/04
《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人體的原始記憶與演化》(The Wild Life of Our Bodies:
・2012/09/02
大環境變動造成的壓力一直存在,就像前陣子的油電雙漲對每個人的生活多少造成一些衝擊。抗生素影響細菌存活,用藥一定逼迫細菌往抗藥性的演化方向前進,到底該一次用兩種藥以絶後患還是輪流用藥才能阻止多重抗藥性的產生?作者告訴我們,原來先下哪種藥會影響演化的結果。
・2012/08/26
畜牧業長期以來對牛、豬、雞施用抗生素,能使動物快速增加體重。現在一則發表在《Nature》的研究聲稱,抗生素可能也會使孩童快速增重。專家認為,在孩童發育的關鍵期如果抗生素改變腸道菌的組成,將會造成長期的影響。
・2012/08/19
時至今日,演化論已然成為生物學的核心思想之一,現代人也逐漸了解到,微生物的演化與人體健康關係密切。有人陪著進餐,心情確實愉快些,但不管有沒有人相伴,當吃飯時,在我們的腸道裡,可是有著數兆的微生物,正等著分享美食!接下來,我們便來談談食物如何影響腸道內與寄主共生的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