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
57 篇文章・ 2 位粉絲

長期抗災,我們能做什麼?

其實不外乎是一些常提到的:

●櫥櫃固定於牆上
●減少家中懸吊物的風險
●平時就備有防災用品和食品等
●常待的地點必須事先想好防災逃生路線
●不要覺得防震演練很蠢要好好的思考做法用意
●知道各種地方情境(客廳、臥房、浴室、廚房、辦公室)該第一時間怎麼應對

以上是平時就可以做的事情,如果大家已經有了自覺,知道自己所處的地方具有天災風險潛勢,那麼就把覺得可以做的防災做為先做好,防災專家告訴大家的多半都是大觀念,更需要大家因地制宜的舉一反三。

引自《暑假有三寶「颱風地震屁孩到處跑」,面對天災該如何預防?》

對相關內容有興趣嗎?按下「追蹤」,輕鬆掌握所有新內容!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12/20
與臺灣同樣常面臨水患威脅的荷蘭,近年提出「還地於河」的新觀念,加大河川斷面積,並在都市內打造人水共存空間。日本採用「總合治水對策」,以河川流域為單位,從上游到下游做整合性的治理。對此,水利署蔡孟元組長向我們說明國外治水策略可供臺灣借鏡之處,並介紹國內推動「流域綜合治理」的做法與挑戰。
・2014/12/15
我們必須從過去的災害經驗來思索未來的防災策略。王价巨教授認為,政府必須做好防災資訊的建置、公開與利用。另外,防災策略必須因地制宜,而且應強化公民的防災意識,落實社區防災。
・2014/12/15
從歷史文獻來進行「地震考古」,是非常有趣的工作。鄭世楠教授指出,文字史料中有關地震的描述,常流於紀錄者的主觀意識,而且多半是描述發生於人口稠密區的有感地震。另外,諸如史料保存、地名變動等問題,也是需要克服的挑戰。但不容否認的是,對於找尋活動斷層、地震預測而言,地震考古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014/12/15
人們一旦能掌控活動斷層的位置,便可藉由評估「地震危害度」來進行風險控管。具體而言,評估地震危害度,包含計算可能的地震規模、與震源距離、當地可能遭受到的地振動大小,以了解地震災害發生的潛在可能。在本專題中,鄭錦桐博士介紹定值法、機率法等兩種地震危害度的計算方法,以及說明如何將地震危害度運用於風險管理當中。
・2014/12/15
在地質學當中,尋找「活動斷層」是重要的研究主題,其目的就是要掌握最有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地方究竟在哪裡。陳文山教授指出,臺灣目前已得知的活動斷層有33條,但實際總數可能高達50至70條,而且目前能掌握活動週期的活動斷層,僅有池上、瑞穗、車籠埔等3條。人們能否確切知道活動斷層的位置,事關重大,但目前資訊仍相當有限,亟需政府重視。
・2014/12/15
馬國鳳教授告訴我們,地震科學不只是「預測地震」,其內容除了涵蓋地質學、震源力學、地震物理學、地震工程學等自然科學學科之外,也與社會科學息息相關,例如透過歷史文獻來考據地震的發生,以及探討地震對社會文化的衝擊等。
・2014/12/15
臺灣是地震頻繁的國家。根據中央氣象局過去90年的統計,臺灣平均每年約發生2,200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平均每年214次,災害性地震平均每年1次。臺灣的震災經驗非常豐富,我們從中學習到哪些科學知識呢?
・2014/08/30
2014年7月,臺灣遭逢今年第一個颱風,很幸運地麥德姆颱風移動相當快速,以20公里的時速橫掃臺灣後遠飆而去,未造成重大災情。然而仍不能掉以輕心,回顧過去幾年,幾乎每年臺灣都市輪流大淹水,未來因應氣候變遷,都市洪患的防治策略更急需重新調整,台大土木系的李天浩教授,便針對都市淹水防治策略,提出「三招加一招」的解決方案。
・2014/08/28
在火山爆發之前,岩漿總要先融化吧?世界上那些最險惡火山地底下的岩漿,99%的時間都處於冷卻且堅固的狀態,這表示了在岩漿「預熱」的時候,火山學家們可以視之為一種火山爆發的警訊。
・2014/07/17
台灣各種發電廠,如何因應颱風威脅?不分季節的地震災害,則是台電電廠安全的爭議焦點,大家都很好奇台電如何確保電廠在災害時的安全,透過這次台電專訪,一起來看看我們的用電來源有哪些防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