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09/28
未來上醫院看病,可以先抽點DNA去做全基因體定序,然後再根據資料判斷藥物或療法的優化使用。而癌症的治療,也將依據癌細胞的基因突變作調整,即使治療後再發作,也能夠更準確判斷是否有新的突變產生,而設計療法。這些都不會是科幻小說的內容,而會是科普的內容。 說到科普,這本《未來的基因體醫療:從基因標靶藥物,到實現個人化醫藥》是介紹這個突飛猛進的基因體學領域不可多得的佳作。
・2013/03/18
本論文的第一作者蔡怡陞博士在接受小編採訪時表示:「我們知道某些(人)的基因缺陷會造成疾病。我們有寄生蟲的基因體然後篩選出什麼是他們體內最重要的基因(如在特定情況下寄生蟲很需要它的表現,或是這基因有突變寄生蟲就會死等等),然後看人有沒有相似的基因。若有的話,是哪些基因、有關什麼樣的疾病、目前有什麼藥可以治療這些疾病,然後我們發現某些癌症藥物很可能可以用在治療線蟲感染上」。
・2012/09/07
當初很多人的想法都以為人類基因體計畫一定可以讓我們充分瞭解自己,卻沒想到,當我們把所有的30億(3 billions)GATC都讀完的時候,卻陷入一團迷霧中。 因為:只有3%的基因體帶有產生蛋白質(protein)的基因。
・2011/12/14
為了解開這趟讓人驚豔的旅程裡面扮演重要調控角色的遺傳因子,麻省醫學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們率先對帝王斑蝶的基因體進行解序。
・2011/11/05
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James Watson公然表示日本因為當時對美國有大量出超,因此必須出錢出力,否則以後禁止日本科學家使用人類基因組定序計劃的成果。有了這次會議的接觸,使我開始關心人類基因組定序計劃的後續發展。1990年,美國及英國共同主導的人類基因組定序計劃終於正式啓動。我也開始留心台灣究竟該如何準備參與人類基因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