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群體
2357 篇文章・ 229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06/17
中文說「失敗為成功之母」,西方物理學家Niels Bohr也曾將專家定義為「在狹窄的領域中犯盡一切可能錯誤的人」。究竟對失敗的看法對學習會有什麼樣的影響?WIRED的這篇"Why Do Some People Learn Faster?"所提及的兩個實驗或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
・2014/06/16
通過日復一日的練習——電腦使用者平均每天點擊鼠標超過1000次——你已然成為了用鼠標的專家,儘管你甚至從未意識到具備這種靈巧度是多麼了不起的事。科學家們想知道這種練習是否能影響大腦對身體其他方面的控制。例如幫助中風患者恢復肢體控制?
・2014/06/13
新的研究指出,在兒童死亡率較低,平均壽命較長的國家成長的男性,會比起那些國民健康指數相對低落的國家的男性,更有喜歡較具柔性特質的女性的強烈傾向。這個發現支持了人類在長期演化下使得男人被能幫助其存活的臉孔所吸引的想法。
・2014/06/11
當人類物種呈現這樣的性取向多樣性發展時,可以預期它們各自有其存在意義,保障各個性取向次族集能在人類社群中得到公平與尊重的存在空間,才能充份發揮它們在演化上的優勢,確保人類物種的穩定發展。
・2014/06/03
一般刻板印象會認為女性天生比較會照顧小孩,不過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無論男女,在成為父母的那刻起,大腦都會啟動獨特的「親職神經迴路」,甚至連男同志伴侶中也會有類似的現象。這顯示「母親的本能」並非女性所獨有,而是任何成為父母的人都擁有,或許我們該重新看待傳統觀念對女性親職的看法。
・2014/05/30
氣象局擬於屏東新園建立氣象雷達,協助監控小範圍天氣變化,加強對地區型極端降雨的防災,避免莫拉克事件重演。當地居民因為顧慮氣象雷達的電磁波影響,極力反對。本文分析氣象雷達觀測氣象的原理,解釋其電磁波對地面上人體影響十分微弱,但同步舉例台南七股氣象雷達站因電磁波致癌問題與當地溝通的過程,希望讓大家更了解氣象雷達帶來的影響。
・2014/05/27
生物學家知道,單一螞蟻找尋食物是隨機的,然而群體螞蟻的覓食行為卻遠遠超越隨機模式。一份即將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的研究顯示:動物的移動行為,在某些時機點會由混沌的轉變成有秩序;而這樣的轉變是以不預期的自組方式所產生。了解螞蟻有助於分析類似的行為,例如:人如何在網際網路中瀏覽。
・2014/05/25
犯罪者的罪行,很少是由精神疾患直接引起的。
・2014/05/22
一項刊登在線上版《人格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的新研究顯示,充滿愛的交往關係能對神經敏感人士產生正面影響,且穩定他們的性情。
・2014/05/22
可是,你有因為反覆地看這些血腥的新聞,感到更有控制感、更安全嗎?還是因為這樣,變得更擔心自己的安危呢?犯人不是落網了嗎,為什麼有些人還是 會持續害怕?這跟看恐怖片不同,現在的參照點是台北,所有的台北人開始懷抱著『以前他們不曾有的擔心』:同樣的事情會不會再發生?下一個會不會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