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08/14
前陣子衛報報導北極熊活活餓死只剩下皮毛的新聞,其實造成很大的爭議。我們來看看爭議有哪些吧!
・2013/07/30
「漫漫走在茶園中看見茶園老師傅,正教導著小師傅摘採茶葉的技巧,新鮮摘取的一心二葉,有著老師傅當日現採的堅持……所散發出的清新茶香,讓我找到了隨時隨地都能重新出發的感動。」昨天Ricky問:「為什麼一定要去山裏找好茶?找好茶還得遇到各式年輕的製茶師傅?」老實說我也想知道,後來翻到了好久以前泛科學的選書《大腦有問題》,才發現女孩們可能都中計了!
・2013/07/16
流行文化擁有普遍性及深入庶民生活的特質,無疑是一個導引民眾參與科學最強而有力的媒介工具。台灣目前有許多棘手的科技議題,例如核電、能源、食品安全、氣候風險…等,都很需要一般民眾的參與意見。這些議題有許多都是需要仰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累積,在養成「談科學」的習慣後,方能有更進一步的參與及決策。也就是說,我們的底層文化中,需要更多、更多的「科學邊界物件」來協助大家親近科學,這是一個需要長期累積的歷程。以核四議題為例,如果過去民眾對於核電問題壓根「很少談」,有一天大家突然瘋狂地對擁核或反核積極表態,這種像「一日球迷」般的「一日核迷」,才真需要讓人捏把冷汗。
・2013/07/12
前陣子商週節錄的一篇文章「最難嫁掉的女生類型:長相不差、條件不錯、人好相處」,在網路上掀起許多熱烈討論,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對,有人評論,老僑先生本人則是要大家去看書,千萬別斷章取義。
・2013/07/10
蘭嶼的在地解說員為了找尋蘭嶼角鴞,或也為了製造氣氛,一路上不斷以口技發出蘭嶼角鴞的叫聲,吸引真正的蘭嶼角鴞回應。這就像一些賞鳥人或拍(攝)鳥人,播放鳥鳴的錄音吸引目標鳥種出現的手段是一樣的。而這種方式在繁殖(求偶)季節應該會對目標鳥種造成精神與生理上嚴重的干擾(聽到異性叫聲而產生精神上與生理上的變化,結果是一場空),在非繁殖季則可能造成領域認知或守護領域行為的錯亂。
・2013/07/10
「當你默默無名的時候,沒有人會聽你說話;但當越來越多人關注你的時候,你隨便說的話,都會有人覺得好棒!」前幾天我和一位長輩聊天,聊到最近的一些時事,他悠悠地說,我聽了五味雜陳。當我看到大家的回應和批評,其實在情緒之外(畢竟多少會有情緒),我更開心的是,我發現這是一個可以反思的社群,而不是只靠「讚」的數目決定文章品質的社群。其實我自己覺得滿慶幸大家能有不同的看法,這表示Pansci並不是一個「只有一個聲音」的地方。
・2013/06/27
台灣女生真「哈」白人男生嗎?這麼偏頗的論述,為什麼還會有人相信?如果不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男生推文說中肯?真正的事實是:台灣女性的偏好可能因人而異,但此現象著實掀起台灣男性的焦慮。
・2013/06/26
不少多產的心理學者都有寫BLOG的習慣,例如我有訂閱的Rolf Zwaan與Daniel Simons。Zwaan是研究語言理解的荷蘭實驗心理學者,近年專注探討語言如何影響人類的感知覺。Simons是研究人類注意力與感知覺關聯性的實驗心理學者,代表作是建立不注意盲的典範實驗。6月3號到6月5號,從Zwaan評論直接重覆(direct replication)能否累進有意義的心理學知識開始,兩人之間來回對談了6篇blog文章。其中提出不少值得正在做研究的科學家和正在學習科學的學生深入思考的意見。
・2013/06/19
夏天到了,科學怎麼搞想要來聊聊大家的夏夜好友蟑螂兄...
・2013/06/13
當權威的身分不見了,言論還是有權威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