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MathMenu.js
阿樹_96
阿樹
73 篇文章・ 24 位粉絲
地球科學的科普專門家,白天在需要低調的單位上班,地球人如果有需要科普時時會跑到《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擔任副總編輯撰寫地震科普與故事,並同時在《地球故事書》、《泛科學》、《國語日報》等專欄分享地科大小事。著有親子天下出版《地震100問》。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9月 重設

・2015/09/23
不小心被丟包在火星確實蠻衰的,畢竟火星沒有像地球一樣的環境,沒辦法下海抓魚,沒法採野菜求生,當然也沒有兄貴蟑螂可以抓,甚至連自由呼吸都有困難!更根本的問題是,火星上沒有我們賴以為生的水...…這應該是史上最艱難的《黃金傳說》(日本綜藝節目)了!
・2013/09/03
《富足》一書中圍繞著的概念,就是「幾何級數型科技」的發展。我們經常還是用線性的腦袋,來思索這個世界,但無論是工業革命後人類數量的成長、或是科學家們為這個世界所帶來的變化,都是呈現指數性的遞增。假如我們仍以線性的方式去推測未來的發展,那無疑是畫地自限,但此時若我們開始懂的這個世界運作的定律,我們方能開始描繪關於未來的藍圖,也能建構一個永續發展的社會,我認為追求永續的未來,也就是對人類最「富足」的未來藍圖。
・2012/09/26
七位專家們的「呼籲」,導致2009年4月發生在義大利拉奎拉的地震中的嚴重傷亡,檢查官對他們以過失殺人罪求處4年的徒刑。
・2012/09/19
這篇文章原是參加活動的心得,但特展對我的震憾,遠大於活動的誘因,也藉此推擴愛護自然,愛臺灣,也愛臺灣的自然環境。「有不少人說,近幾十年來我發展的速度,快的難以想像;但是,我卻想告訴人們,幾百萬年以來,我從未衰老的這麼快過。」
・2012/09/18
寫時事並無不妥,但「時事求是」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一樣重要,撰寫科學文章最重要的是「查證」知識,而這方面的訓練多半只有在碩士班後才開始學習,在升大學之前,頂多只有做報告的時候需要去查證後撰文,然而多數人以為,只要寫上「引用自某地」,就解決了。
・2012/09/14
其實,該介紹這些資訊的或許是氣象局或新聞媒體,但有趣的是在上面提到那則新聞中,看到了兩邊互推責任,也推動了我寫這篇文章。氣象局發布這些資訊,但資料的詮釋如何進入人們的腦子裡,仍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