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樹_96
阿樹
73 篇文章・ 20 位粉絲
地球科學的科普專門家,白天在需要低調的單位上班,地球人如果有需要科普時時會跑到《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擔任副總編輯撰寫地震科普與故事,並同時在《地球故事書》、《泛科學》、《國語日報》等專欄分享地科大小事。著有親子天下出版《地震100問》。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01/09
「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張雨生的名曲「大海」,情感豐沛,扣人心弦。大海的確接收了河流的一切。但你能百分百確定,大海永遠都會無私的包容嗎?Frank Schaetzing的《群》書封後的引言說道:「當大海有了智慧,第一個念頭竟是殺人……」就像一本驚悚小說一般。
・2012/12/17
這些學者的「提醒」,可謂是充滿善意,因為還沒辦法研究透徹,而地震又常發生的「出乎意料」,只能偶爾跳出來呼籲一下大家小心一點!看看上圖的環太平洋地區過去的地震記錄和隱沒帶的分布(藍色線段),發生到規模上看10的地震的確有可能,但至於把大地震、大海嘯當作是一種末日現象,似乎太高估地震的威力了
・2012/12/11
該感謝的人好多啊~~首先感謝太座一大早陪我衝台中還兼活動攝影,還有z編和國威~~ 當然,最感謝的就是曉明女中認真又可愛的師生們,你們太棒了!
・2012/10/29
談到氣象局的預報,說準說不準都有人在,那氣象局預報究竟是準確還是不準確呢?氣象預報是經由觀測資料以模擬演算出來的結果,本身就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不是說今天把電腦換好一點、程式寫好一點就會準確預測。換句話說,其實標準不在氣象局,而是在每個人的心中。
・2012/10/16
7月18日,一道隕石帶來畫過天際的火光,墜落在摩洛哥沙漠,考察團帶回了隕石碎片。科學家分析發現,它的母岩是很久之前火星受到撞擊時帶出來的碎片。雖然人們已經收集了不少火星的隕石,但像這般從火紅色星球一路跋涉來到地球的隕石,僅僅是第五次發現。
・2012/10/03
今年的4月11日,發生了兩起大地震(規模8.6及8.2),震憾了印度洋,幸虧這是一個「走向滑移」斷層,與2004南亞海嘯、2011日本東北大地震的是不同的斷層型態,當然也沒有發生海嘯災害,對於印度洋的海嘯警報系統也算是提供了一次「預演」。不過,規模8.6的走向滑移斷層型態的地震,卻是前所未見的,從這兩起地震和之後的餘震,科學家們透過研究審視了地震學和地球物理的許多理論和假說。
・2012/09/26
七位專家們的「呼籲」,導致2009年4月發生在義大利拉奎拉的地震中的嚴重傷亡,檢查官對他們以過失殺人罪求處4年的徒刑。
・2012/09/19
這篇文章原是參加活動的心得,但特展對我的震憾,遠大於活動的誘因,也藉此推擴愛護自然,愛臺灣,也愛臺灣的自然環境。「有不少人說,近幾十年來我發展的速度,快的難以想像;但是,我卻想告訴人們,幾百萬年以來,我從未衰老的這麼快過。」
・2012/09/18
寫時事並無不妥,但「時事求是」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一樣重要,撰寫科學文章最重要的是「查證」知識,而這方面的訓練多半只有在碩士班後才開始學習,在升大學之前,頂多只有做報告的時候需要去查證後撰文,然而多數人以為,只要寫上「引用自某地」,就解決了。
・2012/09/14
其實,該介紹這些資訊的或許是氣象局或新聞媒體,但有趣的是在上面提到那則新聞中,看到了兩邊互推責任,也推動了我寫這篇文章。氣象局發布這些資訊,但資料的詮釋如何進入人們的腦子裡,仍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