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PanSci 特約記者。大學時期主修新聞,嚮往能上山下海跑採訪,因緣際會接觸科學新聞後就不想離開了。生活總是在熬夜,不是趕稿就是在屋頂看星星,一邊想像是否有外星人也朝著地球方向看過來。
常用關鍵字
劉珈均
・2015/02/08
2014最受矚目的太空任務莫過於登陸彗星的羅賽塔任務,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葉永烜參與羅賽塔任務多年,累積許多經驗與心得;交大機械系教授吳宗信也曾為羅賽塔任務作模擬工作,並帶領跨校師生投入自製火箭研發。這場MIC講座邀來葉永烜與吳宗信兩位講者分享台灣參與太空任務的歷程故事。
劉珈均
・2015/02/02
早在我們祖先的祖先還只是個單細胞生物時,就開始利用光的能量生存。人類無時無刻不受光的影響,對光的本質感到好奇,許多的哲學家、科學家也提出了各種假設來描述光的性質,人類對光的了解足跡,引領著文明進程。
劉珈均
・2015/02/0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2015定為國際光之年,以此紀念千年來人們在光領域的研究足跡及各種光技術的發展。包含台灣在內,全球共71個國家地區共襄盛舉光之年,用一整年時間舉行光學科技相關的演講與活動,提醒光在人類生活扮演的重大角色,並討論如何以光科技解決當前問題。
劉珈均
・2014/11/24
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提出研究報告,以澳洲的國家電力市場為對象,評估以燃氣與再生能源邁向低碳發電的途徑。研究計算碳價、電力需求等各種變數,分析2030與2050年較佳的發電組合。報告建議,若要降低發電成本與風險,澳洲應減少對天然氣的依賴,同時提高再生能源佔比。
劉珈均
・2014/10/12
當臺灣這樣一個小島就是有這麼多人要用電、有限的發電資源、又要環保發電,我們究竟還能怎樣?核電?火力發電?風力發電?有其他可用的再生能源嗎?
[LOG] 12:20:07:711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LOG] 12:20:07:721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218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WARN] 12:20:07:864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12:20:07:865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ERROR] 12:20:08:043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12:20:08:044 [
"executeGtm err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