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MathMenu.js
林希陶_96
林希陶
80 篇文章・ 53 位粉絲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專長為臨床兒童心理病理、臨床兒童心理衡鑑、臨床兒童心理治療與親子教養諮詢。近來因生養雙胞胎,致力於嬰幼兒相關教養研究,並將科學育兒的經驗,集結為《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與許正典醫師合著有《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1)~(6)、《99連連看遊戲,把專心變有趣》、《99迷宮遊戲,把專心變有趣》。並主持FB專頁:林希陶臨床心理師及部落格:暗香浮動月黃昏。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7月 重設

・2019/07/11
台灣社會每次發生重大謀殺案件,就陷入加害者必然為精神疾病患者的想像。事實上,由精神病患犯下的殺人案很少,少到無法預測。若我們願意冷靜下來想想,找尋一下最新的研究資料,或許還是有機會扭轉這些根深蒂固的不正確想法。
・2018/07/12
《超人特攻隊2》則延續第一集的基調,並且加入更多尋常的人煩惱。超能先生一樣遇到失業危機,以超人的身份並無法真的謀生下去。而就在全家一籌莫展之際,彈力女超人獲得大企業的青睞,他們正需要「女性形象」來重新建立新面貌,以開展特殊的超人行業。超能先生在這種時刻,只能先回歸家內從事「家庭主夫」的工作。當然,在超能先生的照料之下,幾乎家中所有事情都搞砸了;對比彈力女超人在外獲得正面評價,而超能先生卻一步步摧毀整個家庭結構。
・2018/07/02
最近聽到一則謠言,是關於要不要幫小孩剪食物一事(實在不想放連結,google出來前面幾則都是類似內容農場的網站)。他們所寫的內容都很類似,就是說不要幫學吃飯的小小孩剪食物。如果幫小孩剪了食物,就會阻礙了小孩的咀嚼,甚至會傷害智力。謠言越傳播就會越誇張,該則消息又被加油添醋一番,好似你剪了食物,就讓小孩的智力立刻減低了一番。
・2017/07/23
沒有證據的東西,實在很難說明他們存在。我們確實沒有足夠資訊證實,華生曾經做過性相關研究。因為離婚事件,華生成為保守年代的犧牲者,也讓行為學派的開宗大師,消逝於心理學界中。這確實是真實的人生,遠遠比小說精彩,也讓接觸歷史文件的我們,唏噓不已,感嘆天才的保存期限,總是如此短暫。
・2017/07/20
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的政策性聲明中,有 15 項屬於有良好研究品質的證據,其中五項最為重要的是:不要趴睡、使用堅硬平坦的床、哺育母乳、一歲以前與嬰兒同房不同床、不要使用鬆軟的寢具。
・2016/07/28
「科學」為何可以不斷地進步?就是立基於開放性。世界上,任何一位願意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都可以從相關資料庫中獲取資料。也就是說,很多東西並不是具有醫師資格的人,才能討論或掌握。「母乳到底能不能促進智力發展?」這是一個爭論已久的話題。我暫時撇除政府政策與親子情感的角度,僅針對科學層面,來討論是否有足夠證據,確認母乳可促進智力的發展。
・2016/07/01
很多人都很想知道父親育嬰到底有什麼好處?這個問題確實很好,值得我們靜下心來好好討論。如果母親育嬰的效果比父親好,那確實不需要父親出面。但真實的情況是如何?有無相關研究關注這個議題?努力耙梳了一陣子,發現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在 2013 年曾經針對此一議題,整合出一篇後設研究報告。此篇報告整理出兩大部分,第一部份是說明父親育嬰的現況,第二部份是整合澳洲、丹麥、英國、美國等四個國家的長期研究,說明父親請了育嬰假後到底有何實質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