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MathZoom.js
蔡宇哲
蔡宇哲
67 篇文章・ 5 位粉絲
中正大學心理學博士,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哇賽!心理學」創辦者兼總編輯。泛科學、幼獅少年、國語日報科學版……等專欄作者,著有《神奇的心理學》、《哇賽!心理學》、《用心理學發現微幸福》。 喜歡分享心理學,希望人人都可以由心理學當中認識真實的自己,也因此能夠更溫柔的對待他人。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11月 重設

・2015/11/16
明明電視裡的比賽輸贏與他無關,但就是會有一些奇怪的行為,好似這麼做就會得分就會贏,或是以為他做了什麼事害球隊輸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讓我想到史基納(B.F. Skinner)跟他的鴿子。
・2015/11/12
只要是談到睡眠相關的文章,一定會提到的一個專有名詞:速眼動睡眠(Rapid-eye-movement sleep; REM sleep),中文另有翻譯為動眼睡眠、速動眼睡眠,大陸有部份翻譯為雷姆睡眠(那有沒有路克睡眠)。為什麼這個專有名詞一定會被提到?只要一個字你就能了解他有多重要了----「夢」。沒錯,速眼動睡眠與夢境的發生息息相關,不過今天不是要談夢,而是想用另一種方式,來介紹速眼動睡眠是怎麼被發現的....
・2015/11/05
其實啊幾乎每人每天晚上睡覺都會做夢,差別是常做跟不常做而已。到底睡覺跟做夢是什麼關係呢?在什麼情況下才會做夢?這件事讓很多人都很好奇,直到有一天發現了一個關於睡眠的祕密。
・2014/11/04
研究發現,在看到照片時,如果有跟朋友分享的話會覺得情緒比較正向,無論照片是正向還是負向都有相同效果。也就是說原本正向的情緒會更正向,但原本負向的情緒會變得比較正向。確實,對應在生活中,我們常希望與好友分享喜悅,傷心難過時也會找人訴苦,以減輕不愉快的心情。
・2012/11/04
人除了體力有限外,精力同樣是有限的,這就像電玩中的角色放個大絕招就會消耗MP/mana一樣。除了隨著時間會漸漸恢復,電玩角色也可以透過喝藥水或吃仙豆來快速恢復精力,但真實世界可沒這玩意兒,不過還是有方法的。紐約Buffalo大學Jaye Derrick博士的研究發現:觀看喜愛的電視節目重播將可加快精力的恢復。
・2011/11/09
棒球場上會影響打擊者表現的因素除了手感與對戰隊伍外,現在可能要多加一個:球員作息型態。在今年舉行的睡眠年會(the 25th Anniversary Meeting of the Associated Professional Sleep Societies)中所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出:球員打擊率會受自身作息型態和比賽的時段兩者的交互影響。
・2011/11/07
你的枕邊伴侶會在晚上睡覺時對你拳打腳踢嗎?那麼他或許患有一種稱為速眼動睡眠行為異常(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的疾病。這種疾病患者會在做夢時--尤其是做了被攻擊或追逐的惡夢時,在真實世界做出大叫、哭泣、或是踢打等動作。
・2011/11/01
耶魯大學和南加州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如果我們的大腦感到飢餓,Twinkie(美國的一種餅乾)看起來會更好吃。 大腦照影顯示,當葡萄糖濃度下降,大腦中調節情緒和衝動的部位會減弱對高熱量食物慾望的克制力
・2011/11/01
狂飲千杯在青少年之間是相當普遍的現象,這也讓酒精在重要的神經成熟過程造成的影響備受關注。大量的飲酒和成人與青少年認知能力的減低有正相關,特別是在空間工作記憶(spatial working memory)這部分,這項研究還發現了大量飲酒與空間工作記憶的減退有性別差異,女性青少年對於大量飲酒的負面影響尤其脆弱。
・2011/11/01
你在看電影時,手上總是拿著爆米花嗎?或者是在沙發上看電視時,懷裡總是抱著零食餅乾?USC的研究人員發現:就算我們嘴裡吃的東西不好吃,我們依舊會有那樣的飲食習慣!這研究也揭露了其實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控制我們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