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出版社_96
貓頭鷹出版社
65 篇文章・ 26 位粉絲
貓頭鷹自 1992 年創立,初期以單卷式主題工具書為出版重心,逐步成為各類知識的展演舞台,尤其著力於科學科技、歷史人文與整理台灣物種等非虛構主題。以下分四項簡介:一、引介國際知名經典作品如西蒙.德.波娃《第二性》(法文譯家邱瑞鑾全文翻譯)、達爾文傳世經典《物種源始》、國際科技趨勢大師KK凱文.凱利《科技想要什麼》《必然》與《釋控》、法國史學大師巴森《從黎明到衰頹》、瑞典漢學家林西莉《漢字的故事》等。二、開發優秀中文創作品如腦科學家謝伯讓《大腦簡史》、羅一鈞《心之谷》、張隆志組織新生代未來史家撰寫《跨越世紀的信號》大系、婦運先驅顧燕翎《女性主義經典選讀》、翁佳音暨曹銘宗合著《吃的台灣史》等。三、也售出版權及翻譯稿至全世界。四、同時長期投入資源整理台灣物種,並以圖鑑形式陸續出版,如《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計八卷九巨冊、《台灣蛇類圖鑑》、《台灣行道樹圖鑑》等,叫好又叫座。冀望讀者在愉悅中閱讀並感受知識的美好是貓頭鷹永續經營的宗旨。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2年 重設

・2012/12/27
總之,來看看現狀吧:這個收發器已經連到我的視神經上了,就在我左眼後面。收發器打開以後,就會抓取我視網膜放出的信號,然後把這些信號傳回某個小小外接的電腦組件上,我得隨身攜帶這玩意兒,直到永遠;我稱之為我的eyePod,至少這個笑話有逗笑黑田博士。無論如何,eyePod會重新處理這些信號,矯正錯誤的編碼,然後把矯正過的版本送回植入體裡,植入體就會把訊息傳回視神經,訊息就可以繼續進入那個神祕的領域,我們稱之為——恐怖片配樂下——微積芬的大腦!
・2012/12/16
「用google查查,」爸說道:「讓我來!」更多窸窸窣窣的聲音傳來,然後凱特琳聽到爸爸在椅子上坐定了。「他在維基百科上有條目;喔,他的網頁掛在東京大學;是劍橋博士,還有好幾十篇同儕審過稿的期刊論文,其中一篇登在《自然神經科學》上面,就跟他說的一樣,他研究的是主要視覺皮質區的信號處理流程......
0
0
・2012/12/16
我們決定不再對以往那些陳舊的教科書式的內容進行深挖,而是一切歸零,從頭開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能夠慢慢理解閔考斯基所說的,時間和空間必須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混合體。一旦我們對它們有了一個更加全面和合理的理解,將很快能夠達到我們最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推導出 E=mc2 這個公式,從而理解相對論的核心精神。
・2012/12/12
在人類以外的事物上,誕生一個獨立自主的意識,一直是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的大熱門。電腦擁有意識(駭客任務)不消說了,一塊外太空的石碑也可以擁有神祕的意識(二○○一:太空漫遊),艾西莫夫的機器人小說裡,擁有意識更是推展情節的重要設計。假如大海有了意識(群),甚至宇宙裡有神祕不可知的意識的證據(時間迴旋)……
・2012/12/10
十九世紀末,人類在好似沒有任何關聯的幾個領域內相繼取得了重大的科研突破,這些科學成就促使物理學家們重新審視我們眼中的時間和空間,以及那些停留在直觀層面上的認識。不久之後的二十世紀初,愛因斯坦的導師及同事閔考斯基這樣寫道:「從現在開始,時間與空間已不再各自獨立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兩者混合體的誕生。」這段著名的宣言,直接宣判了古代關於天體運行等天文理論的死刑。
・2012/10/16
心臟外科的主治醫師找到血管後插進導管,發出一句振奮人心的話:「血是紅的,還有機會!」沒有人答腔,但每個專業人員都用盡全力搶救學弟。一回頭,加護病房外已經擠得水洩不通,聞風而至的醫師、主管、同學、同事,大家都想來看看有沒有能幫忙的地方。這時我瞥見學弟的室友小文縮在角落,在呼吸器聲響此起彼落又人聲鼎沸的加護病房裡,顯得無聲無息,但他臉上的眼淚正瘋狂地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