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EASY天文地科小站_96
EASY天文地科小站
23 篇文章・ 1575 位粉絲
EASY 是由一群熱愛地科的學生於 2017 年創立的團隊,目前主要由研究生與大學生組成。我們透過創作圖文專欄、文章以及舉辦實體活動,分享天文、太空與地球科學的大小事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舊到新

・2020/07/21
六月的日環食才結束沒多久,沒想到七月的天空又出現了十分難得的驚喜:尼歐懷茲彗星(NEOWISE),七月下旬還有最後觀察拍攝尼歐懷茲會星的機會喔,還想看的千萬別錯過了!不過,一顆彗星未來的亮度又是如何估計的呢?也讓我們來談談幾個影響彗星亮度的因素吧!
・2020/10/18
不久前知名期刊《Nature》刊出一篇關於「地表上品質最好星空的所在之處」的文章。而根據這個研究,地點是在寒冷南極大陸的最高點。然而這個最佳星空是針對設置研究用天文台所考量的,究竟適合進行天文觀測的星空須具備哪些條件呢?南極為甚麼能夠獲得「極品星空」的稱號呢?本文將揭露天文觀測的三個關鍵以及南極星空的秘密。
・2021/01/14
哈伯太空望遠鏡可說是世上最著名的科學儀器之一。1990 年升空的它在這三十年中,拍攝了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宇宙奇景。然而,隨著時光流逝,垂垂老矣的哈伯剩下的時日恐怕已經不多。在今 (2021) 年十月韋伯太空望遠鏡升空之後,NASA 的下一個旗艦級太空望遠鏡,將以相仿的體型,卻百倍於哈伯的觀測能力幫助天文學家更深入了解宇宙的奧秘。它就是「南希.葛莉絲.羅曼太空望遠鏡」。羅曼到底是誰?他究竟有什麼厲害的地方呢?這個望遠鏡和哈伯有什麼不同?本篇文章帶你一探究竟!
・2021/01/22
隼鳥號前往近地小行星「糸川」採集樣本的立志故事改編成電影後,讓原本默默無聞的隼鳥二號計畫獲得支持,經過6年的旅程,終於重返地球,憑藉著隼鳥號的經驗,隼鳥二號路程一帆風順,但是需要獲得小行星內部樣本才是隼鳥二號的重要任務。
・2021/03/01
說到黑洞,多數人對它的印象是黑暗、神秘而難以捉摸。去年(2020)五月,歐洲南方天文台(ESO)團隊發表論文,宣稱在距離地球僅 1000 光年的 HR 6819 恆星系統中,發現了一個沉默的黑洞,同時刷新了已知離地球最近黑洞的紀錄。
・2021/04/21
對大多數的台灣人來說,擁有高速網路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對於某些網路基礎建設相對不完備的地方,Starlink提供的衛星網路無疑就是福星,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衛星進入軌道,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多複雜的影響。
・2021/07/09
1990年4月正式服役的哈伯望遠鏡,是在地球軌道上運行的太空望遠鏡。它成功彌補了地面觀測的不足,是天文學家的得力助手。但你知道嗎?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哈伯望遠鏡遭遇好幾次的故障維修和搶救……
・2021/08/09
有錢人的生活不一定樸實無華而枯燥,像貝佐斯與布蘭森兩位超級富豪的太空競賽,可謂開啓新太空時代的序章。一起來探究,我們與商業太空發展之間的距離!
・2021/09/19
彗星撞地球真的有可能嗎?小行星貝努與地球軌道相近,被推測有撞擊地球的可能,再加上「亞爾科夫斯基效應」的作用,使得貝努的軌跡難以預測。
・2021/10/02
紅外線太空望遠鏡,能幫助天文學家望穿星塵、搜尋其中低溫的物體,例如宇宙最早期的星系,而這份重責,終於能從超齡服役的哈伯望遠鏡,交棒給即將起飛的韋伯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