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0/12/29
過高的血糖對全身器官都會造成損傷,其中腿部神經同樣需要血液才能獲取足夠的氧氣與養分,隨著血糖升高,血管窄化阻塞,神經會出現病變,使患者感覺變遲鈍,容易出現麻木或燒灼般的痛感。若經過檢查之後,狹窄的狀況較嚴重,或出現難以癒合的傷口,就要考慮用介入性治療處理。
・2020/12/24
類風濕關節炎好發於 40 至 60 歲的女性,是種自體免疫疾病,使關節慢性發炎,而持續發紅、腫痛。特點是「休息愈久、愈不舒服」,早上起床時關節會僵硬超過一個小時。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發炎的關節將會漸漸變形、失去功能。
・2020/12/22
一般久坐或工作後的背痛是「機械性背痛」,多休息就可以恢復;然而「發炎性背痛」就不一樣了,多數患者會陰身體持續發炎,導致下背部與臀部附近的疼痛與僵硬,也讓使脊椎關節處於持續發炎的狀態。
・2020/12/17
近年來,不到四十歲的青壯年被檢查出第二型糖尿病的數量逐漸增多,血糖剛開始偏高時症狀不明顯,發現高血糖時,胰臟功能多剩下不到一半。在早期診斷糖尿病時,若加上針劑胰島素的輔助,例如胰島素或腸泌素,可以幫助穩定血糖,並讓胰臟獲得休息。這觀念在治療年輕型糖尿病患者時相當重要。
・2020/12/15
腹瀉頻繁,伴隨腹痛、腹瀉、裡急後重,甚至血便、黏液持續四到六週,就要小心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潰瘍性結腸炎症狀時好時壞,常延誤就醫,可能誘發關節炎、虹彩炎等關節外病徵,但只要腸道黏膜癒合,穩定控制,就是健康關鍵。
・2020/12/10
糖尿病、尿毒症等會對腎臟造成損傷,惡化到後期要洗腎或換腎,決定換腎後可進行評估,列入等候名單。捐贈分為活體或大體捐贈,將新腎臟連結原有的動靜脈,術後最重要的是規律服用免疫抑制劑,不得自己加減藥,否則身體將會出現排斥,
・2020/12/08
有許多患者認為暈眩、眼睛黑矇是因為過度疲勞或眼睛不好,但眼動脈是頸動脈的分支,當頸動脈狹窄、血流減少,最常以眼睛黑曚來表現。頸動脈狹窄和中風關聯甚大,建議定期實施超音波檢查,方便後續治療,預防中風。
・2020/12/03
流感可能引起肺炎、心肌炎、腦炎等嚴重併發症。病毒易變異,每年疫苗需重新施打。續發細菌性肺炎是重症死亡的重要原因。肺炎鏈球菌是主要病原菌,飛沫傳染,造成肺炎,還可能導致腦膜炎、菌血症、敗血症,近年已有肺炎鏈球菌疫苗可施打。
・2020/12/01
做乳房超音波不會像攝影那麼不舒服!患者躺在檢測床上,醫師會擠上一些凝膠,拿超音波探頭微微壓迫乳房,並從不同方向滑,若看到有疑慮的東西,醫師可操控探頭,從不同的角度切入,用多個平面的影像得出空間感,了解腫瘤的型態。
・2020/11/26
慢性精神疾病,包含思覺失調症以及雙相情緒障礙症(俗稱躁鬱症)等,復發率極高,患者每天服藥以避免疾病復發,但漏吃藥就可能導致病情反覆。現在慢性精神疾病可以每月一針「新一代長效針劑」治療,只要定期回診施打,就能輕鬆穩定用藥,減少諸多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