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活動】2015泛科知識節─穿越吧!知識

泛知識節
・2015/10/27 ・203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34 ・七年級

PanSci泛科學成立迄今五年多,已經成為全台最受歡迎的科普內容網站及社群,但我們認為社群之間的聯結不該僅止於手機和電腦前,因此我們除了每月定期舉辦選書講座外,更連續第三年舉辦大型年會活動,希望可以聚集所有科學愛好者,並提高大眾對於科學的關注。

今年11月8日的「泛科知識節─穿越吧!知識」,我們邀請了邀請台灣所有最具代表性的知識性網站和作者群,合計超過50位講者,舉辦超過40場講座、對談和工作坊,讓所有參加者可以在不同領域之間穿越,體驗新的知識產業, 重新體會咀嚼知識的單純快樂!

活動詳情:http://panscifest2015.pansci.asia/

活動報名:https://events.panmedia.asia/events/e151012110034805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泛科知識節_穿越吧!知識 0916-01 (1)
點圖直接進入報名頁面

活動資訊

活動時間:2015年11月8號(日)10:00~18;30 (09:30開放入場)

活動地點:臺灣科學教育館9F國際會議廳

活動流程

開場:10:00~10:30

A、9F國際會議廳

主題:知識的過去與未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與談人:

.國立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 李世光教授

.和沛科技 翟本喬總經理

.哲學哲學雞蛋糕 朱家安主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主持人:

.泛科知識 鄭國威總編輯

早上:10:30~12:00

A、9F國際會議廳

10:30~12:00 野望影展:博物館復活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野望自然傳播社

B、會議廳

10:30~11:00 為何細菌是個迷人的小東西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 陳俊堯副教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疾病管制局防疫醫師 羅一鈞醫師

11:00~12:00 不懂動物能愛動物嗎

.泛科學專欄作者 賴亦德

.荒野保護協會 林書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師範大學生科系生態演化組 曾文宣

.泛科學主編 雷雅淇

C、會議廳

10:30~11:00 語不驚人死不休? 解構食安新聞報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兼記者 汪文豪

11:00~11:30 文青別鬼扯

11:30~12:00 數學超舒壓的,真的啦!

.泛科學專欄作者 賴以威

D、會議廳

10:30~11:00 MAPS學習法~腦內革命

.南投縣爽文國中教導主任 王政忠

11:00~12:00 來去長安住一晚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者 馬雅人(mayaman)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共同創辦人 謝金魚

E、會議廳

10:30~11:00 我不是看風水的

.講者:地理眼

11:00~11:30 海海人生

.滔滔

11:30~12:00 科學募資案例介紹

.SciMu科學募資專案企劃 陳亭瑋

F、會議廳

10:30~11:00 圖文科普甘苦談

.阿賊

11:00~11:30 醫周譯小時

.維基醫學條目翻譯募資案負責人 黃馨弘

11:30~12:00 科學動一動

.「國語日報科學版」專欄作者 鄭羽哲

G、實驗教室

10:30~12:00 天氣瓶工作坊
.Life生活化學

中午:13:30~15:00

B、會議廳

13:30~14:00 物聯網為何需要自造者

.泛科知識 鄭國威總編輯

.GHOSTA 共同串辦人 Fenix Hsu

.MakerPro 產業顧問與專欄作家 Licter Chang

14:00~15:00 前往下一個地球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顏吉鴻博士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林琦峰 副研究員

C、會議廳

13:30~14:00 超認真動漫科學

.中原大學物理系 許經夌副教授

14:00~15:00 流動的人與文化:從人類演化到環境變遷

.「芭樂人類學」專欄作者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共同創辦人 宋世祥

D、會議廳

13:30~14:00 法律與社會

.法律白話文運動、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博士生 王鼎棫

14:00~14:30 都市更新的科學依據

.「建築改革社」社長、中原大學建築系 曾光宗教授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共同創辦人 謝金魚

14:30~15:00 地球圖輯隊

E、會議廳

13:30~14:00 每日一冷

.「每日一冷」主編暨發行人 何昱泓

14:00~14:30 農田裡的科學家

.台大動物學研究所碩士,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野生動物保育博士 林芳儀

14:30~15:00 科學史上的今天

.泛科學專欄作者 張瑞棋

F、會議廳

13:30~14:00 生活中的APP

.「最棒App」主編 Lafu

14:00~14:30 低碳城市的無限想像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低碳生活部落格專欄作家 謝雯凱

14:30~15:00 生物與藝術創作

.TW BIOART 台灣生物藝術社群 張白香

I、實驗室

13:30~16:30 多旋翼工作坊
.Ark Lab 多旋翼工坊 – Open Skyler

下午:15:30~17:00

B、會議廳

15:30~17:00 物聯網為何需要自造者科學教育,科學嗎?

.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黃俊儒教授

.想想論壇、商業週刊專欄作者 謝宇程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葉慈澍

.泛科知識 總編輯鄭國威

C、會議廳

15:30~16:00 生醫領域近來的發現到底改寫了多少次課本

.The Investigator Taiwan

16:00~16:30 同性戀的科學

.PanSci泛科學專欄作者 楊仕音(Mr.柳澤)

16:30~17:00 讓我們用鍵盤翻轉農業

. 「科技農報」負責人 柴幗馨

D、會議廳

15:30~16:00 走出教室的經濟學

.台大經濟系副教授 馮勃翰

16:00~16:30 笑完那些不科學,然後呢?──我們如何將「科學力」作用於今日的議題,明日的政策?

.PanSci泛科學專欄作者 廖英凱

16:30~17:00 一點都不科學的科學教育?──從小到大,我們科學教育最缺乏的就是科學精神…

.PanSci泛科學專欄作者 潘昌志

E、會議廳

15:30~17:00 閃電短講

.泛科學編輯群

F、會議廳

15:30~17:00 泛科知識王

.泛科學編輯群

G、實驗教室

15:30~17:00 摺紙工作坊「摺紙鍬形蟲」

.鍾凱翔

H、實驗教室

13:30~16:30 Scimage手機顯微鏡

.科學影像 scimagee

閉幕:17:30~18:30

A、9F國際會議廳

17:30~18:30 PanSci Talk:科仔七分熟

.台大昆蟲學系博士生、「城市養蜂是Bee要的」王庭碩

.成功高中三年級 洪維屏

.泛科學實習編輯 曹盛威

.中正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 廖珠宏

.台大生態演化所 吳培安(Gilver)

.國北教大自然系「蜜蜂老師」 陳民峰

.台灣大學化學所博士班學生 王昱夫

看到這麼多有趣的講題和強大的講者陣容,相信你也已經心動了吧!知識無窮但座位有限,心動不如趕快行動!

按我進入報名頁面

 

文章難易度
泛知識節
24 篇文章 ・ 4 位粉絲
從「科學太重要了,所以不能只交給科學家」,到「科學家太重要了,所以不能只懂科學」,再到「知識太重要了,所以不能讓它關在牆裡」,「泛知識節」為泛科知識召集之年度大型活動,承繼 PanSci 泛科學年會的精神與架構,邀請「科學」「科技」「娛樂」「旅行」四個領域的專家與耕耘者,一同談說、分享、攻錯。 這是一個大型的舞台,我們在此治茶拂席,虛位以待,請你上座。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