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勿信網路謠言,C/2010 X1(Elenin)彗星對地球無任何威脅!

臺北天文館_96
・2011/08/21 ・3402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46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來國外網路盛傳:艾勒寧彗星(C/2010 X1(Elenin))在2011年10月17日最接近地球時,與太陽恰好連成一線,將會引發大地震而威脅地球安全;雖然這顆彗星的確在此時最接近地球, 但其重力之微弱,就像隻螞蟻拉扯大山一般,對地球根本不會有任何影響。又有謠言說這顆彗星會亮得像太陽一樣;可是這顆彗星與太陽相比,就像是數十億盞強力探照燈旁的螢火蟲一樣,根本沒得比。還有謠言說這顆彗星最接近地球時,會經過太陽和地球之間,使太陽會被遮蔽3天之久;不過這顆彗星其實很小,即使加上它稀薄的彗尾,也遮擋不了太陽耀眼的光芒。另有謠言說到,這個彗星是艘有外星人駕駛的太空船,靠近地球的目的不明;但太陽系中的彗星何其多,三不五時就會有顆彗星進入太陽系內側,這些其實都是自然的現象。所以,面對這些網路謠言,籲請大家理智以對,欣賞美麗的彗星就好,切勿被這些網路謠言誤導而恐慌!

關於艾勒寧彗星(C/2010 X1(Elenin))彗星的一二事

艾勒寧彗星是俄羅斯天文學家Leonid Elenin利用位在新墨西哥州的ISON-NM天文台,以遠距遙控方式觀測,2010年12月10日發現的,C/代表長週期或非週期性彗星,2010代表發現年,X1代表12月上半月發現的第一顆新彗星。發現當時,彗星距離地球約6億4700萬公里;這顆彗星預計將在2011年9月10日通過它的軌道近日點,距離太陽僅有 0.48AU(相當於7200萬公里),距離地球則約0.7305AU(相當於1億1000萬公里));在2011年10月17日最接近地球時,距離地球僅約0.2338AU(相當於3500萬公里)。

根據國外觀測報告,目前(2011.08.18)這顆彗星總亮度約為8等,愈接近太陽愈亮,預計9月10日過近日點前後總亮度約為6等,位在室女座中,離土星僅約3度,離室女座主星角宿一則稍遠,但此時與太陽的離角約20度左右,傍晚時可見於西方10度以下低空,並快速接近太陽,9月下旬達最亮 5.8等,但它幾乎位在太陽與地球之間,與太陽同方向,相當難以觀察。不過,有興趣者,可到SOHO或STEREO等太陽觀測衛星的網站,有機會在接近太陽的影像中看到艾勒寧彗星的身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0月初之後,彗星進入獅子座,並繼續向巨蟹座方向前進,離太陽愈來愈遠,觀察條件漸漸變好,天亮前見於東方天空。10月17日前後最接近地球之時, 總亮度已降至7等左右,位在巨蟹座,離M44星團不遠,午夜後升起,天亮前在天頂附近,觀察條件很好。建議可利用口徑5~8公分以上的望遠鏡,在沒有光害的地方觀察。

10月下旬之後,彗星進入雙子座,經過御夫座向金牛座背部、白羊座前進,整夜可見,然而亮度已經一路從8等續降,11月中旬預估已在10等以下,12月初降至12等以下,一般業餘望遠鏡不是那麼容易觀察了。

這顆彗星的軌道傾角僅約1.8度,幾乎貼近黃道面。而JPL公布的離心率為1.000028,是那種一去不回的雙曲軌道,所以這可能是唯一可見到這顆彗星的機會;而這也代表這顆彗星很可能是第一次進入太陽系內側,或是至少進來太陽系內側的次數有限,對天文學家而言,是個研究鮮少經歷改變的年輕彗星的好機會。但根據Leonid Elenin的計算,這顆彗星因受到木星等巨行星的重力影響,其軌道離心率從2004年開始改變成小於1的狀態,意味著這顆彗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變更為非常扁的橢圓軌道,繞太陽一圈的週期約為12,000年左右。

點選此處可下載C/2010 X1(Elenin)彗星的升沒、軌道位置和亮度預測表。關於這顆彗星的相關訊息,也可參考吉田誠一的彗星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艾勒寧彗星C/2010 X1(Elenin)的謠言與真相

謠言之一:彗星對地球的重力影響,會使地球發生災難

這顆彗星最接近地球時,距離地球約3500萬公里,大概是地球到月球平均約38萬公里的90倍之多,所以絕對不可能比月亮還接近地球,完全沒有撞擊地球的疑慮。除了距離差很多之外,一般彗星的彗核是顆直徑約數百公尺到數十公里、結構鬆散的髒雪球,在3500萬公里外的這顆彗星在所有彗星中又是比較小顆的,和僅約38萬公里遠、直徑約3500公里、由比重很大的岩石所組成的月球相較之下,這顆彗星對地球的重力影響,相當於一隻貼近耳朵的手機對於人體的拉扯力量,根本可以直接忽略;即使它和太陽同方向,對固體地球和海洋都起不了什麼作用。NASA科學家Don Yeomans開玩笑地說:一輛普通房車對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力都比這顆彗星大得多!

謠言之二:彗星會遮蔽太陽,使地球處在昏天暗地的狀況達3天之久;且彗尾將掃過地球,為地球帶來有毒氣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1年9月27日,C/2010 X1(Elenin)彗星通過太陽與地球之間的相對位置示意圖。取自JPL Small_Body Database Browser

其一,雖然彗星的軌道面很貼近黃道面,但其實還有1.8度的差異。在2011年9月27日前後,這顆彗星會通過太陽和地球之間,但這三者並未連成一線;換言之,從地球表面觀察,這顆彗星並不會通過太陽表面,而是在黃道面上方,並不會遮蔽太陽。

其二,就算這顆彗星從太陽前方通過好了,可是這顆彗星直徑僅約3-5公里,與太陽直徑1,392,082公里相較之下,怎麼可能遮得住太陽這麼大的天 體?像這麼小的天體若要完全擋住太陽,這顆彗星得在與地球距離約400公里的地方才可能發生;這個距離,相當於目前國際太空站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的軌道高度。但別忘了,這顆彗星可是在3500萬公里之外呢!

其三,由於一般彗尾會指向太陽的反方向,即使彗星在9月27日位在太陽和地球之間時,因三者並未在同一直線上,而是在黃道面以北,因此彗尾並不會直接指向地球。又,即使彗尾真的掃過地球,但彗尾的粒子密度其實真的非常稀薄,對有磁場和大氣層保護的地球表面生物危害不大;頂多是可以看見一場美麗的流星雨喔!

謠言之三:艾勒寧彗星像顆棕矮星會對別的天體有拉力,或受到某顆太陽系中不可見的未知棕矮星等天體影響而改變軌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一,彗星和棕矮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天體,前者是太陽系中繞太陽公轉的小天體,後者是質量比木星大許多、但還不夠大到足以點燃核融合反應的天體。

其二,太陽系中若真有顆棕矮星的話,其表面溫度的亮度就足以讓我們看到它,更遑論其重力對其他天體的影響應該會大到得以測量得出來,科學家不可能完全不知道這顆棕矮星的存在。

謠言之四:艾勒寧彗星會亮到跟太陽一樣亮,形成天空中有兩顆太陽的景象

雖然艾勒寧彗星過近日點時,距離太陽僅有0.48AU,但這是顆小彗星,目前各國彗星專家分析近期所有觀測資料後,一致認為這顆彗星於9月下旬最亮時頂多只有5.8等,而且這還是彗核、彗髮加彗尾的總亮度(m1);與-26.7等的太陽相比,亮度相差了32.5個星等,也就是說,太陽比彗星還亮10兆倍以上,相當於50億盞棒球場的探照燈和一顆1瓦的燈泡來比較。所以,講這顆彗星會亮到和太陽一樣,變成兩顆太陽的景象,相當不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麼說來,這顆彗星不值得觀賞囉?那也不見得!雖然不到「大彗星」的程度,5.8等的亮度,大約是在沒有空氣污染和光害的地方、天空非常清朗、不使用望遠鏡的狀況下,以肉眼可見到的亮度極限。在10月上旬這段期間,彗星亮度約6-7等,使用雙筒望遠鏡或小望遠鏡就可以觀賞,對不曾看過彗星的人而言,也 是個不錯的選擇。

謠言之五:從NASA-JPL的彗星互動軌道網頁看到艾勒寧彗星的軌道有許多拐角,所以一定是外星人太空船不斷修正軌道以便朝地球飛來的結果。而Elenin並非真有其人,而是「Extinction Level Event Nibiru In November(11月Nibiru行星毀滅地球事件)」的縮寫,這是外星人給地球的警告。

NASA特別聲明:這個彗星互動軌道網頁只是個簡單的Java示意程式,僅供大眾了解天體大概的軌道趨勢,並沒有做太多的軌道美化工作。如果僅是依據這個就說這它是個外星人太空船,未免太牽強附會;更何況,如果真是外星人太空船,NASA天文學家又如何得知這艘太空船什麼時候要修正軌道,事先畫了出來給大家知道後,再極力否認外星人有傳即將來訪的訊息給他們?

此外,能將發現者Leonid Elenin的姓氏拆解成「Extinction Level Event Nibiru In November」,小編在此謹對這些人的豐富想像力與優良文字能力致上最崇高的敬意!但是關於Nibiru行星,是顆根本不存在的天體,全球各正式天文機構與業餘天文學家都從未公布這顆天體的資訊,並非刻意隱瞞,而是一切都是末日論者的幻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天文學家估計:我們太陽系中有數以萬計的彗星,絕大部分處於太陽系外側、距離地球約50,000AU的歐特雲區;當受到某些外來擾動,例如有其他恆星遠遠地與太陽系擦身而過而造成的重力擾動等,使得部分彗星軌道改變,朝太陽系內側而來。每年會通過近日點的彗星有數十顆,其中約有1/3是類似艾勒寧彗星這樣的非週期彗星,這其中又有數顆的近日點距離在地球軌道以內。所以艾勒寧彗星並不是什麼很特殊的彗星。

延伸參考網站:

  1. http://www.2012hoax.org/elenin
  2. http://www.jpl.nasa.gov/news/news.cfm?release=2011-255

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文章難易度
臺北天文館_96
482 篇文章 ・ 41 位粉絲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國內最大的天文社教機構,我們以推廣天文教育為職志,做為天文知識和大眾間的橋梁,期盼和大家一起分享天文的樂趣!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揭密突破製程極限的關鍵技術——原子層沉積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8/30 ・3409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ASM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我們能精準打造出每一面牆只有原子厚度的房子嗎?在半導體的世界,我們做到了!

如果將半導體製程比喻為蓋房子,「薄膜製程」就像是在晶片上堆砌層層疊疊的磚塊,透過「微影製程」映照出房間布局 — 也就是電路,再經過蝕刻步驟雕出一格格的房間 — 電晶體,最終形成我們熟悉的晶片。為了打造出效能更強大的晶片,我們必須在晶片這棟「房子」大小不變的情況下,塞進更多如同「房間」的電晶體。

因此,半導體產業內的各家大廠不斷拿出壓箱寶,一下發展環繞式閘極、3D封裝等新設計。一下引入極紫外曝光機,來刻出更微小的電路。但別忘記,要做出這些複雜的設計,你都要先有好的基底,也就是要先能在晶圓上沉積出一層層只有數層原子厚度的材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這道薄膜製程成了電晶體微縮的一大關鍵。原子是物質組成的基本單位,直徑約0.1奈米,等於一根頭髮一百萬分之一的寬度。我們該怎麼精準地做出最薄只有原子厚度,而且還要長得非常均勻的薄膜,例如說3奈米就必須是3奈米,不能多也不能少?

這唯一的方法就是原子層沉積技術(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

蓋房子的第一步是什麼?沒錯,就是畫設計圖。只不過,在半導體的世界裡,我們不需要大興土木,就能將複雜的電路設計圖直接印到晶圓沉積的材料上,形成錯綜複雜的電路 — 這就是晶片製造的最重要的一環「微影製程」。

首先,工程師會在晶圓上製造二氧化矽或氮化矽絕緣層,進行第一次沉積,放上我們想要的材料。接著,為了在這層材料上雕出我們想要的電路圖案,會再塗上光阻劑,並且透過「曝光」,讓光阻劑只留下我們要的圖案。一次的循環完成後,就會換個材料,重複沉積、曝光、蝕刻的流程,這就像蓋房子一樣,由下而上,蓋出每個樓層,最後建成摩天大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薄膜沉積是關鍵第一步,基底的品質決定晶片的穩定性。但你知道嗎?不只是堆砌磚塊有很多種方式,薄膜沉積也有多樣化的選擇!在「薄膜製程」中,材料學家開發了許多種選擇來處理這項任務。薄膜製程大致可分為物理和化學兩類,物理的薄膜製程包括蒸鍍、濺鍍、離子鍍、物理氣相沉積、脈衝雷射沉積、分子束磊晶等方式。化學的薄膜製程包括化學氣相沉積、化學液相沉積等方式。不同材料和溫度條件會選擇不同的方法。

二氧化矽、碳化矽、氮化矽這些半導體材料,特別適合使用化學氣相沉積法(CV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 的過程也不難,氫氣、氬氣這些用來攜帶原料的「載氣」,會帶著要參與反應的氣體或原料蒸氣進入反應室。當兩種以上的原料在此混和,便會在已被加熱的目標基材上產生化學反應,逐漸在晶圓表面上長出我們的目標材料。

如果我們想增強半導體晶片的工作效能呢?那麼你會需要 CVD 衍生的磊晶(Epitaxy)技術!磊晶的過程就像是在為房子打「地基」,只不過這個地基的每一個「磚塊」只有原子或分子大小。透過磊晶,我們能在矽晶圓上長出一層完美的矽晶體基底層,並確保這兩層矽的晶格大小一致且工整對齊,這樣我們建造出來的摩天大樓就有最穩固、扎實的基礎。磊晶技術的精度也是各公司技術的重點。

雖然 CVD 是我們最常見的薄膜沉積技術,但隨著摩爾定律的推進,發展 3D、複雜結構的電晶體構造,薄膜也開始需要順著結構彎曲,並且追求精度更高、更一致的品質。這時 CVD 就顯得力有未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並不是說 CVD 不能用,實際上,不管是 CVD 還是其他薄膜製程技術,在半導體製程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但重點是,隨著更小的半導體節點競爭愈發激烈,電晶體的設計也開始如下圖演變。

圖/Shutterstock

看出來差別了嗎?沒錯,就是構造越變越複雜!這根本是對薄膜沉積技術的一大考驗。

舉例來說,如果要用 CVD 技術在如此複雜的結構上沉積材料,就會出現像是清洗杯子底部時,有些地方沾不太到洗碗精的狀況。如果一口氣加大洗碗精的用量,雖然對杯子來說沒事,但對半導體來說,那些最靠近表層的地方,就會長出明顯比其他地方厚的材料。

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VD 容易在複雜結構出現薄膜厚度不均的問題。圖/ASM

材料學家的思路是,要找到一種方法,讓這層薄膜長到特定厚度時就停止繼續生長,這樣就能確保各處的薄膜厚度均勻。這種方法稱為 ALD,原子層沉積,顧名思義,以原子層為單位進行沉積。其實,ALD 就是 CVD 的改良版,最大的差異在所選用的化學氣體前驅物有著顯著的「自我侷限現象」,讓我們可以精準控制每次都只鋪上一層原子的厚度,並且將一步驟的反應拆為兩步驟。

在 ALD 的第一階段,我們先注入含有 A 成分的前驅物與基板表面反應。在這一步,要確保前驅物只會與基板產生反應,而不會不斷疊加,這樣,形成的薄膜,就絕對只有一層原子的厚度。反應會隨著表面空間的飽和而逐漸停止,這就稱為自我侷限現象。此時,我們可以通入惰性氣體將多餘的前驅物和副產物去除。在第二階段,我們再注入含有 B 成分的化學氣體,與早已附著在基材上的 A 成分反應,合成為我們的目標材料。

透過交替特殊氣體分子注入與多餘氣體分子去除的化學循環反應,將材料一層一層均勻包覆在關鍵零組件表面,每次沉積一個原子層的薄膜,我們就能實現極為精準的表面控制。

你知道 ALD 領域的龍頭廠商是誰嗎?這個隱形冠軍就是 ASM!ASM 是一家擁有 50 年歷史的全球領先半導體設備製造廠商,自 1968 年,Arthur del Prado 於荷蘭創立 ASM 以來,ASM 一直都致力於推進半導體製程先進技術。2007 年,ASM 的產品 Pulsar ALD 更是成為首個運用在量產高介電常數金屬閘極邏輯裝置的沉積設備。至今 ASM 不僅在 ALD 市場佔有超過 55% 的市佔率,也在 PECVD、磊晶等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SM 一直持續在快速成長,現在在北美、歐洲、及亞洲等地都設有技術研發與製造中心,營運據點廣布於全球 15 個地區。ASM 也很看重有「矽島」之稱的台灣市場,目前已在台灣深耕 18 年,於新竹、台中、林口、台南皆設有辦公室,並且在 2023 年於南科設立培訓中心,高雄辦公室也將於今年年底開幕!

當然,ALD 也不是薄膜製程的終點。

ASM 是一家擁有 50 年歷史的全球領先半導體設備製造廠商。圖/ASM

最後,ASM 即將出席由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主辦的 SEMICON Taiwan 策略材料高峰論壇和人才培育論壇,就在 9 月 5 號的南港展覽館。如果你想掌握半導體產業的最新趨勢,絕對不能錯過!

圖片來源/ASM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4 篇文章 ・ 311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美國將玉米乙醇列入 SAF 前瞻政策,它真的能拯救燃料業的高碳排處境嗎?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9/06 ・263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美國穀物協會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你加過「酒精汽油」嗎?

2007 年,從台北的八座加油站開始,民眾可以在特定加油站選加「E3 酒精汽油」。

所謂的 E3,指的是汽油中有百分之 3 改為酒精。如果你在其他國家的加油站看到 E10、E27、E100 等等的標示,則代表不同濃度,最高到百分之百的酒精。例如美國、英國、印度、菲律賓等國家已經開放到 E10,巴西則有 E27 和百分之百酒精的 E100 選項可以選擇。

圖片來源:Hanskeuken / Wikipedia

為什麼要加酒精呢?

單論玉米乙醇來說,碳排放趨近於零。為什麼呢?因為從玉米吸收二氧化碳與水進行光合作、生長、成熟,接著被採收,發酵成為玉米乙醇,最後燃燒成二氧化碳與水蒸氣回到大氣中。這一整趟碳循環與水循環,淨排放都是 0,是個零碳的好燃料來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當然,我們無法忽略的是燃料運輸、儲藏、以及製造生產設備時產生的碳足跡。即使如此,美國農業部經過評估分析,2017 發表的報告指出,玉米乙醇生命週期的碳排放量比汽油少了 43%。

「玉米乙醇」納入 SAF(永續航空燃料)前瞻性指引的選項之一

航空業占了全球碳排的 2.5%,而根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的預測,這個數字還會成長,2050 年全球航空碳排放量將會來到 2015 年的兩倍。這也使得以生質原料為首的「永續航空燃料」SAF,開始成為航空業減碳的關鍵,及投資者關注的新興科技。

只要燃料的生產符合永續,都可被歸類為 SAF。目前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規範的 SAF 包含以合成方式製造的合成石蠟煤油 FT-SPK、透過發酵與合成製造的異鏈烷烴 SIP。以及近年討論度很高,以食用油為原料進行氫化的 HEFA,以及酒精航空燃料 ATJ(alcohol-to-jet)。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每種燃料的原料都不相同,因此需要的技術突破也不同。例如 HEFA 是將食用油重新再造成可用的航空燃料,因此製造商會從百萬間餐廳蒐集廢棄食用油,再進行「氫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引擎來說,我們當然也希望用到穩定的油。因此需要氫化來將植物油轉化為如同動物油般的飽和脂肪酸。氫化會打斷雙鍵,以氫原子佔據這些鍵結,讓氫在脂肪酸上「飽和」。此時因為穩定性提高,不易氧化,適合保存並減少對引擎的負擔。

至於酒精加工為酒精航空燃料 ATJ 的流程。乙醇會先進行脫水為乙烯,接著聚合成約 6~16 碳原子長度的長鏈烯烴。最後一樣進行氫化打斷雙鍵,成為長鏈烷烴,性質幾乎與傳統航空燃料一模一樣。

ATJ 和 HEFA 雖然都會經過氫化,但 ATJ 的反應中所需要的氫氣大約只有一半。另外,HEFA 取用的油品來源來自餐廳,雖然是幫助廢油循環使用的好方法,但供應多少比較不穩定。相對的,因為 ATJ 來源是玉米等穀物,通常農地會種植專門的玉米品種進行生質乙醇的生產,因此來源相對穩定。

但不論是哪一種 SAF,都有積極發展的價值。而航空業也不斷有新消息,例如阿聯酋航空在 2023 年也成功讓波音 777 以 100% 的 SAF 燃料完成飛行,締下創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汽車業也需要作出重要改變

根據長年推動低碳交通的國際組織 SLoCaT 分析,在所有交通工具的碳排放中,航空業佔了其中的 12%,而公路交通則占了 77%。沒錯,航空業雖然佔了全球碳排的 2.5%,但真正最大宗的碳排來源,還是我們的汽車載具。

但是這個新燃料會不會傷害我們的引擎呢?有人擔心,酒精可能會吸收空氣中的水氣,對機械設備造成影響?

其實也不用那麼擔心,畢竟酒精汽油已經不只是使用一、二十年的東西了。美國聯邦政府早在 1978 就透過免除 E10 的汽油燃料稅,來推廣添加百分之 10 酒精的低碳汽油。也就是說,酒精汽油的上路試驗已經快要 50 年。

有那麼多的研究數據在路上跑,當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也持續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由於 E10 汽油摻雜的比例非常低,和傳統汽油的化學性質差異非常小,這 50 年來的車輛,只要符合國際標準製造,都與 E10 汽油完全相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解惑:這些生質酒精的來源原料是否符合永續的精神嗎?

在環保議題裡,這種原本以為是一片好心,最後卻是環境災難的案例還不少。玉米乙醇也一樣有相關規範,例如歐盟在再生能源指令 RED II 明確說明,生質乙醇等生物燃料確實有持續性,但必須符合「永續」的標準,並且因為使用的原料是穀物,因此需要確保不會影響糧食供應。

好消息是,隨著目標變明確,專門生產生質酒精的玉米需求增加,這也帶動品種的改良。在美國,玉米產量連年提高,種植總面積卻緩步下降,避開了與糧爭地的問題。

另外,單位面積產量增加,也進一步降低收穫與運輸的複雜度,總碳排量也觀察到下降的趨勢,讓低碳汽油真正名實相符。

隨著航空業對永續航空燃料的需求抬頭,低碳汽油等生質燃料或許值得我們再次審視。看看除了鋰電池車、氫能車以外,生質燃料車,是否也是個值得加碼投資的方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4 篇文章 ・ 311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5
3

文字

分享

0
5
3
除了蚯蚓、地震魚和民間達人,那些常見的臺灣地震預測謠言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2/29 ・274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災害性大地震在臺灣留下無數淚水和難以抹滅的傷痕,921 大地震甚至直接奪走了 2,400 人的生命。既有這等末日級的災難記憶,又位處於板塊交界處的地震帶,「大地震!」三個字,總是能挑動臺灣人最脆弱又敏感的神經。

因此,當我們發現臺灣被各式各樣的地震傳說壟罩,像是地震魚、地震雲、蚯蚓警兆、下雨地震說,甚至民間地震預測達人,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現象?

今日,我們就要來破解這些常見的地震預測謠言。

漁民捕獲罕見的深海皇帶魚,恐有大地震?

說到在坊間訛傳的地震謠言,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盛行於日本、臺灣的「地震魚」傳說。

在亞熱帶海域中,漁民將「皇帶魚」暱稱為地震魚,由於皇帶魚身型較為扁平,生活於深海中,魚形特殊且捕獲量稀少,因此流傳著,是因為海底的地形改變,才驚擾了棲息在深海的皇帶魚,並因此游上淺水讓人們得以看見。

皇帶魚。圖/wikimedia

因此,民間盛傳,若漁民捕撈到這種極為稀罕的深海魚類,就是大型地震即將發生的警兆。

然而,日本科學家認真蒐集了目擊深海魚類的相關新聞和學術報告,他們想知道,這種看似異常的動物行為,究竟有沒有機會拿來當作災前的預警,抑或只是無稽之談?

可惜的是,科學家認為,地震魚與地震並沒有明顯的關聯。當日本媒體報導捕撈深海魚的 10 天內,均沒有發生規模大於 6 的地震,規模 7 的地震前後,甚至完全沒有深海魚出現的紀錄!

所以,在科學家眼中,地震魚僅僅是一種流傳於民間的「迷信」(superstition)。

透過動物來推斷地震消息的風俗並不新穎,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指出,早在西元前 373 年的古希臘,就有透過動物異常行為來猜測地震的紀錄!

人們普遍認為,比起遲鈍的人類,敏感的動物可以偵測到更多來自大自然的訊號,因此在大地震來臨前,會「舉家遷徙」逃離原本的棲息地。

當臺灣 1999 年發生集集大地震前後,由於部分地區出現了大量蚯蚓,因此,臺灣也盛傳著「蚯蚓」是地震警訊的說法。

20101023 聯合報 B2 版 南投竹山竄出蚯蚓群爬滿路上。

新聞年年報的「蚯蚓」上街,真的是地震警訊嗎?

​當街道上出現一大群蚯蚓時,密密麻麻的畫面,不只讓人嚇一跳,也往往讓人感到困惑:為何牠們接連地湧向地表?難道,這真的是動物們在向我們預警天災嗎?動物們看似不尋常的行為,總是能引發人們的好奇與不安情緒。

如此怵目驚心的畫面,也經常成為新聞界的熱門素材,每年幾乎都會看到類似的標題:「蚯蚓大軍又出沒 網友憂:要地震了嗎」,甚至直接將蚯蚓與剛發生的地震連結起來,發布成快訊「昨突竄大量蚯蚓!台東今早地牛翻身…最大震度4級」,讓人留下蚯蚓預言成功的錯覺。

然而,這些蚯蚓大軍,真的與即將來臨的天災有直接關聯嗎?

蚯蚓與地震有關的傳聞,被學者認為起源於 1999 年的 921 大地震後,在此前,臺灣少有流傳地震與蚯蚓之間的相關報導。

雖然曾有日本學者研究模擬出,與地震相關的電流有機會刺激蚯蚓離開洞穴,但在現實環境中,有太多因素都會影響蚯蚓的行為了,而造成蚯蚓大軍浮現地表的原因,往往都是氣象因素,像是溫度、濕度、日照時間、氣壓等等,都可能促使蚯蚓爬出地表。

大家不妨觀察看看,白日蚯蚓大軍的新聞,比較常出現在天氣剛轉涼的秋季。

因此,下次若再看到蚯蚓大軍湧現地表的現象,請先別慌張呀!

事實上,除了地震魚和蚯蚓外,鳥類、老鼠、黃鼠狼、蛇、蜈蚣、昆蟲、貓咪到我們最熟悉的小狗,都曾經被流傳為地震預測的動物專家。

但可惜的是,會影響動物行為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科學家仍然沒有找到動物異常行為和地震之間的關聯或機制。

遍地開花的地震預測粉專和社團

這座每天發生超過 100 次地震的小島上,擁有破萬成員的地震討論臉書社團、隨處可見的地震預測粉專或 IG 帳號,似乎並不奇怪。

國內有許多「憂國憂民」的神通大師,這些號稱能夠預測地震的奇妙人士,有些人會用身體感應,有人熱愛分析雲層畫面,有的人甚至號稱自行建製科學儀器,購買到比氣象署更精密的機械,偵測到更準確的地震。

然而,若認真想一想就會發現,臺灣地震頻率極高,約 2 天多就會發生 1 次規模 4.0 至 5.0 的地震, 2 星期多就可能出現一次規模 5.0 至 6.0 的地震,若是有心想要捏造地震預言,真的不難。 

在學界,一個真正的地震預測必須包含地震三要素:明確的時間、 地點和規模,預測結果也必須來自學界認可的觀測資料。然而這些坊間貼文的預測資訊不僅空泛,也並未交代統計數據或訊號來源。

作為閱聽者,看到如此毫無科學根據的預測言論,請先冷靜下來,不要留言也不要分享,不妨先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和事實查核。切勿輕信,更不要隨意散播,以免造成社會大眾的不安。

此外,大家也千萬不要隨意發表地震預測、觀測的資訊,若號稱有科學根據或使用相關資料,不僅違反氣象法,也有違反社會秩序之相關法令之虞唷!

​地震預測行不行?還差得遠呢!

由於地底的環境太過複雜未知,即使科學家們已經致力於研究地震前兆和地震之間的關聯,目前地球科學界,仍然無法發展出成熟的地震預測技術。

與其奢望能提前 3 天知道地震的預告,不如日常就做好各種地震災害的防範,購買符合防震規範的家宅、固定好家具,做好防震防災演練。在國家級警報響起來時,熟練地執行避震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才是身為臺灣人最關鍵的保命之策。

延伸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4 篇文章 ・ 311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