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德國出品竊聽技術大拍賣: FinFisher 幫助各國政府監視/側錄異議人士行蹤及通話

洪朝貴
・2013/11/26 ・2090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14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in Fisher -- 政府監控民眾的工具
Fin Fisher — 政府監控民眾的工具

2012 年在巴林, 民運人士收到可疑的 e-mail, 於是轉交給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 Citizen Lab。 C.Lab 的專家 分析 之後, 發現這些 「偽裝成圖檔的可執行檔」 內含 FinSpy。 它入侵電腦之後, 很刻意地隱匿自身行蹤; 還特別製造一些陷井讓除錯器當掉 (以便讓分析研究變得更困難); 並且針對不同的防毒軟體 (甚至同一套軟體的不同版本) 採取不同的攻擊手段。 它竊取的資料包含螢幕快照、 鍵盤輸入側錄、 skype 通話側錄、 各廠牌的即時通密碼、 各廠牌瀏覽器所儲存的密碼。 FinSpy 會把偷到的資料先加密, 再傳回某些伺服器, 並隨時等候伺服器發出指令。 令人不安的是: 這隻神秘的竊聽軟體竟然獲得蘋果電腦、 Nokia、 RIM (出黑莓機的公司) 等等手機大廠某種程度的認證。 中文只找到一則簡短報導; 本文主要摘要 C.Lab 一系列文章 報導一下這一系列的重要舊聞。

事實上早在 2011 年, 維基解密的 Spyfiles 就已揭露: 德國公司 Gamma International 的英國分公司有一項產品 FinFisher 專門賣木馬軟體給各國政府。 Gamma 宣稱這是要用來協助政府打擊罪犯的工具。 政府如果在某人的電腦與手機當中植成功地植入 FinSpy (FinFisher 其中的一個元件), 就可以遠端監視/監聽/控制他候電腦/手機。 但因為一般人無從(有意識地)取得/得知自己的手機是否受感染, 所以網路上甚少關於它的技術資料。 隨著 C.Lab 刊出電腦版的分析, 各國許多爭取民主人權的異議人士發現類似可疑的樣本時, 便寄給他們分析。 於是在 2012 年 8 月, C.Lab 又發表另一份 分析手機版 FinSpy 的報告

iOS 版的開發者 Martin Muench 正是 Gamma 的總監; iOS 版的程式碼甚至獲得蘋果電腦的認證 (含有 Apple Root CA、 Apple Worldwide Developer Relations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以及 Martin Muench 的簽章) 它會竊取通話記錄、 通訊錄、 手機位置、 簡訊、 手機的 IMEI/IMSI (類似手機的身份證字號)、 … 等等資訊。

C.Lab 所拿到的 Android 版似乎還在測試當中。 安裝之後, 它自稱是 「Android Services」。 它索求的權限包含: 取得手機位置、 讀取通訊錄、 讀/收/寫/寄簡訊、 連網、 藍芽、 … 等等。 因為它似乎隱藏了一些資訊, 分析很有限。 後來 另有資安專家的分析向前推進一小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ymbian 版 (舊的 Nokia 手機的作業系統) 索求了 TrustedUI 權限。 令人好奇的是: Nokia 開發者手冊裡提到: 「Trusted UI 鮮少用到。 只有在極機密與安全的情況下才應用到它 — 例如輸入密碼的對話框。 與使用者一般的互動並不需要用到它。」 它獲得 Cyan Engineering Services SAL (offshore) 的 Symbian CA I。 (Symbian 的某種認證吧)

黑莓機版的檔案獲得官方三個簽章 (RBB/RCR/RRT), 具有處理 apps、 使用加解密函式庫、 存取簡訊等等權限。 C.Lab 仔細研究, 發現這個版本有一個 “SpyCall” 功能: 控制中心可以偷偷打電話進來, 仿佛是在通話狀況下一樣聽到手機持有人身邊的聲音。 除了監聽黑莓機自身的 BBM messages 之外, 也側錄 e-mail、 WhatsApp (含畫面快照)

Windows Mobile 版似乎是 demo 版, 但也含有 GPS、 通話記錄、 通訊錄、 … 等等多種監聽/監視功能。

曾出現過 FinFisher 伺服器的國家
曾出現過 FinFisher 伺服器的國家

一些伺服器 (command & control servers) 專門負責蒐集這些竊聽/側錄資訊以及送出命令。 C.Lab 指出: 前前後後偵側到的伺服器 (有些已離線) 總共出現在 36 個國家。 這些國家並不必然就等於使用 FinFisher 的政府 — 例如其中有一部是 Amazon EC2 上面, 商業出租的虛擬主機。 但另一方面, 諸如位於土庫曼通訊部的主機、 位於巴林/新加坡/汶萊/印尼/衣索比亞/蒙古/阿聯各國電信公司的主機, 至少跟地主國的關係可能就非常密切了。 其他報告進一步顯示: 除了 踐踏人權的巴林政府 可能已向 Gamma 購買 FinFisher 之外, 先前 埃及獨裁者穆巴拉克也有意購買。 在墨西哥, 「政府使用 FinFisher」 一事同時也扯上浮報價格貪腐醜聞。 人權團體透過資訊透明法 (聽說臺灣也有 「陽光法案」, 可是我怎麼從來沒聽說過它曾被成功拿來揭弊?) 要求政府釋出相關資訊。 現在墨西哥政府已承認有在使用, 而人權團體也正在 持續施壓要求政府全面調查。 C.Lab 今年三月的報告 特別分析衣索比亞跟越南的案例, 指出 FinFisher 似乎經常被人權評等有問題的政府拿來跟監異議人士。 四月的報告 當中提到: 有一個馬來語的版本似乎是針對馬來西亞今年五月的大選所設計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inFisher 甚至 假冒 firefox 名義入侵電腦, 導致 Mozilla 跳腳警告 Gamma。 Gamma International 也在今年被無國界記者列為 網路五大公敵 之一。

搜尋 「finfisher detection」 可以找到一些聲稱具有偵測能力的軟體, 但因為沒有原始碼, 我個人不推薦使用。 搜尋 「finfisher samples」 沒找到樣本。 可以想像的是: 這 36 個國家 很多民眾的手機可能已中鏢, 但因為它不像病毒明顯搞破壞, 又能躲過防毒軟體, 所以大家都沒察覺。 好可惜, 先前 替馬總統上監聽課 的時候, 還沒讀過這麼多關於 FinFisher 的詳細報導。 不過也很難講, 馬總統身邊那麼多人才, 其中如果有些人被賦予重要任務、 比貴哥更密切關心監聽技術, 這也大有可能啊…

(本文轉載自 資訊人權貴ㄓ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洪朝貴
47 篇文章 ・ 1 位粉絲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當心網路陷阱!從媒體識讀、防詐騙到個資保護的安全守則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17 ・300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網路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伴隨著便利而來的,還有層出不窮的風險與威脅。從充斥網路的惡假害訊息,到日益精進的詐騙手法,再到個人隱私的安全隱憂,這些都是我們每天必須面對的潛在危機。2023 年網路購物詐欺案件達 4,600 起,較前一年多出 41%。這樣的數據背後,正反映出我們對網路安全意識的迫切需求⋯⋯

「第一手快訊」背後的騙局真相

在深入探討網路世界的風險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錯誤訊息」和「假訊息」的本質差異。錯誤訊息通常源於時效性考量下的查證不足或作業疏漏,屬於非刻意造假的不實資訊。相較之下,假訊息則帶有「惡、假、害」的特性,是出於惡意、虛偽假造且意圖造成危害的資訊。

2018 年的關西機場事件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當時,燕子颱風重創日本關西機場,數千旅客受困其中。中國媒體隨即大肆宣傳他們的大使館如何派車前往營救中國旅客,這則未經證實的消息從微博開始蔓延,很快就擴散到各個內容農場。更令人遺憾的是,這則假訊息最終導致當時的外交部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因不堪輿論壓力而選擇結束生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年,另一則「5G 會抑制人體免疫系統」的不實訊息在網路上廣為流傳。這則訊息聲稱 5G 技術會影響人體免疫力、導致更容易感染疾病。儘管科學家多次出面澄清這完全是毫無根據的說法,但仍有許多人選擇相信並持續轉發。類似的例子還有 2018 年 2 月底 3 月初,因量販業者不當行銷與造謠漲價,加上媒體跟進報導,而導致民眾瘋狂搶購衛生紙的「安屎之亂」。這些案例都說明了假訊息對社會秩序的巨大衝擊。

提升媒體識讀能力,對抗錯假訊息

面對如此猖獗的假訊息,我們首要之務就是提升媒體識讀能力。每當接觸到訊息時,都應先評估發布該消息的媒體背景,包括其成立時間、背後所有者以及過往的報導記錄。知名度高、歷史悠久的主流媒體通常較為可靠,但仍然不能完全放下戒心。如果某則消息只出現在不知名的網站或社群媒體帳號上,而主流媒體卻未有相關報導,就更要多加留意了。

提升媒體識讀能力,檢視媒體背景,警惕來源不明的訊息。圖/envato

在實際的資訊查證過程中,我們還需要特別關注作者的身分背景。一篇可信的報導通常會具名,而且作者往往是該領域的資深記者或專家。我們可以搜索作者的其他作品,了解他們的專業背景和過往信譽。相對地,匿名或難以查證作者背景的文章,就需要更謹慎對待。同時,也要追溯消息的原始來源,確認報導是否明確指出消息從何而來,是一手資料還是二手轉述。留意發布日期也很重要,以免落入被重新包裝的舊聞陷阱。

這優惠好得太誇張?談網路詐騙與個資安全

除了假訊息的威脅,網路詐騙同樣令人憂心。從最基本的網路釣魚到複雜的身分盜用,詐騙手法不斷推陳出新。就拿網路釣魚來說,犯罪者通常會偽裝成合法機構的人員,透過電子郵件、電話或簡訊聯繫目標,企圖誘使當事人提供個人身分、銀行和信用卡詳細資料以及密碼等敏感資訊。這些資訊一旦落入歹徒手中,很可能被用來進行身分盜用和造成經濟損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路詐騙手法不斷進化,釣魚詐騙便常以偽裝合法機構誘取敏感資訊。圖/envato

資安業者趨勢科技的調查就發現,中國駭客組織「Earth Lusca」在 2023 年 12 月至隔年 1 月期間,利用談論兩岸地緣政治議題的文件,發起了一連串的網路釣魚攻擊。這些看似專業的政治分析文件,實際上是在臺灣總統大選投票日的兩天前才建立的誘餌,目的就是為了竊取資訊,企圖影響國家的政治情勢。

網路詐騙還有一些更常見的特徵。首先是那些好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優惠,像是「中獎得到 iPhone 或其他奢侈品」的訊息。其次是製造緊迫感,這是詐騙集團最常用的策略之一,他們會要求受害者必須在極短時間內作出回應。此外,不尋常的寄件者與可疑的附件也都是警訊,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點到含有勒索軟體或其他惡意程式的連結。

在個人隱私保護方面,社群媒體的普及更是帶來了新的挑戰。2020 年,一個發生在澳洲的案例就很具有警示意義。當時的澳洲前總理艾伯特在 Instagram 上分享了自己的登機證照片,結果一位網路安全服務公司主管僅憑這張圖片,就成功取得了艾伯特的電話與護照號碼等個人資料。雖然這位駭客最終選擇善意提醒而非惡意使用這些資訊,但這個事件仍然引發了對於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個人資訊安全性的廣泛討論。

安全防護一把罩!更新裝置、慎用 Wi-Fi、強化密碼管理

為了確保網路使用的安全,我們必須建立完整的防護網。首先是確保裝置和軟體都及時更新到最新版本,包括作業系統、瀏覽器、外掛程式和各類應用程式等。許多網路攻擊都是利用系統或軟體的既有弱點入侵,而這些更新往往包含了對已知安全漏洞的修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使用公共 Wi-Fi 時也要特別當心。許多公共 Wi-Fi 缺乏適當的加密和身分驗證機制,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能夠輕易地攔截使用者的網路流量,竊取帳號密碼、信用卡資訊等敏感數據。因此,在咖啡廳、機場、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應該避免使用不明的免費 Wi-Fi 處理重要事務或進行線上購物。如果必須連上公用 Wi-Fi,也要記得停用裝置的檔案共享功能。

使用公共 Wi-Fi 時,避免處理敏感事務,因可能存在數據被攔截與盜取的風險。圖/envato

密碼管理同樣至關重要。我們應該為不同的帳戶設置獨特且具有高強度的密碼,結合大小寫字母、數字和符號,創造出難以被猜測的組合。密碼長度通常建議在 8~12 個字元之間,且要避免使用個人資訊相關的詞彙,如姓名、生日或電話號碼。定期更換密碼也是必要的,建議每 3~6 個月更換一次。研究顯示,在網路犯罪的受害者中,高達八成的案例都與密碼強度不足有關。

最後,我們還要特別注意社群媒體上的隱私設定。許多人在初次設定後就不再關心,但實際上我們都必須定期檢查並調整這些設定,確保自己清楚瞭解「誰可以查看你的貼文」。同時,也要謹慎管理好友名單,適時移除一些不再聯繫或根本不認識的人。在安裝新的應用程式時,也要仔細審視其要求的權限,只給予必要的存取權限。

提升網路安全基於習慣培養。辨識假訊息的特徵、防範詐騙的警覺心、保護個人隱私的方法⋯⋯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享受網路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確保自身的安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22 篇文章 ・ 313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從 3G 到 6G:行動通信的進化之路
數感實驗室_96
・2024/06/20 ・825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摩斯發明電報和貝爾發明電話,這些似乎是上古時代的科技,其實都發生在過去兩百年內。而手機,作為近五十年來的產物,又經歷了怎樣的演變呢?

讓我們來探討行動通信是如何從 3G 發展到 6G 的。

1989 年,一張名為《The Great Radio Controversy》的搖滾專輯發布,迅速走紅,登上告示牌熱門榜。雖然專輯的歌詞與通信無關,但它的名字「偉大的無線電爭議」確實讓人聯想到無線通信的歷史。而這張專輯的樂團名為 Tesla,沒錯,這正是向那位傳奇的天才科學家特斯拉致敬。特斯拉對無線通信的貢獻可謂奠基石般的重要,而從 3G 到 6G,行動通信技術又經歷了哪些突破和變革呢?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行動通信的歷史雖然只有短短幾十年,但其中包含的豐富內容實在說不完。從精彩的發明故事到商業競爭,再到行動通信所帶來的社會變革,每一個環節都值得深入探討。而在這集影片中,我們僅僅觸及了冰山一角。

下一集將深入探討 WiMAX 那成功的哥哥——Wi-Fi,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無線區域網路技術。讓我們繼續探索這些改變世界的科技!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數感實驗室 Numeracy Lab 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數感實驗室_96
76 篇文章 ・ 50 位粉絲
數感實驗室的宗旨是讓社會大眾「看見數學」。 數感實驗室於 2016 年 4 月成立 Facebook 粉絲頁,迄今超過 44,000 位粉絲追蹤。每天發布一則數學文章,內容包括介紹數學新知、生活中的數學應用、或是數學和文學、藝術等跨領域結合的議題。 詳見網站:http://numeracy.club/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g/numeracylab/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改變世界的通訊革命:電話發明家亞歷山大.貝爾(Alexander Bell)
數感實驗室_96
・2024/05/28 ・582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你多久沒有用手機打電話了呢?現代人大多將手機當作上網的工具,每天接到最多的電話應該也是快遞、推銷跟詐騙吧。但其實以前電話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溝通方式。畢竟比起電報只能傳遞幾個字,能一口氣說出想傳遞的內容,不是方便許多了嗎?

 這樣在通訊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他的發明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開啟了全新的溝通時代。今天我們就來介紹,讓大家能說話的那位關鍵科學家,亞歷山大.貝爾(Alexander Bell)。

貝爾不僅是一位發明家,他同時也是一位教育家,他擔任私人家教時曾教導過海倫凱勒。海倫凱勒與貝爾一生保持聯繫,她在回憶錄中寫道,貝爾全心投入於聾啞教育,做出了許多貢獻,卻從不以此自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亞歷山大.貝爾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既擁有卓越的科技發明能力,又持續關心著聾啞教育。也許正是因為他如此關心人,才能發現各種尚未被滿足的需求,從而成為他發明的靈感來源。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數感實驗室 Numeracy Lab 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數感實驗室_96
76 篇文章 ・ 50 位粉絲
數感實驗室的宗旨是讓社會大眾「看見數學」。 數感實驗室於 2016 年 4 月成立 Facebook 粉絲頁,迄今超過 44,000 位粉絲追蹤。每天發布一則數學文章,內容包括介紹數學新知、生活中的數學應用、或是數學和文學、藝術等跨領域結合的議題。 詳見網站:http://numeracy.club/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g/numeracy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