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7
0

文字

分享

2
7
0

讓人工智慧為 VTuber 團隊撐腰!——AI幫你一鍵生成虛擬音樂家!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1/11/03 ・5051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 採訪撰文│林承勳
  • 美術設計│林洵安

自動化音樂展演的可能性

人工智慧(簡稱 AI)技術日新月異,不只打敗人類圍棋高手,現在更用在醫療、交通、金融、資安各領域,遍佈了你我的日常生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蘇黎讓 AI 又多了一項新技能:自動化音樂展演。「虛擬音樂家系統」創造出具有動畫形象的虛擬人物,配合真人一同演出,而且演奏動畫和音樂伴奏皆可自動產生。未來,經營 VTuber(虛擬 YouTuber)背後可能不再需要龐大製作團隊,只要專注在企劃和劇本,其他讓 AI 幫你一鍵生成!

蘇黎與研究團隊開發的虛擬音樂家系統。圖/研之有物、Unsplash(資料來源:蘇黎)

真實與虛擬合奏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

虛擬音樂家系統,這是蘇黎與其團隊最近的研究成果,他將 AI 應用到音樂表演現場,並試圖推展到整個多媒體產業。這套系統已實際在舞台演示,並與多個音樂展演團隊合作,包括:沛思文教基金會、清大 AI 樂團、長笛家林怡君、口口實驗室等。

以近年蘇黎舉辦的音樂會為例,主要可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台上親手彈奏著貝多芬〈春〉第一樂章伴奏部分的真人鋼琴家;另一個,即為該場演奏的特別之處:正在螢幕裡演奏主旋律的虛擬小提琴音樂家。這場表演是人類與「虛擬音樂家系統」的巧妙組合,真人鋼琴家彈奏的過程中,虛擬音樂家系統除了負責合奏,同時還要生成螢幕上虛擬演奏者的動畫身影。

蘇黎與研究團隊公開展示真人音樂家與虛擬音樂家的合奏。圖/蘇黎(虛擬音樂家 Virtual Musician

不放槍、不搶拍的自動伴奏系統

虛擬音樂家系統的「自動伴奏」,不同於卡拉 OK 的機器伴奏,演奏者不需配合伴唱音樂,而是程式控制伴唱音樂以配合演奏者,讓演奏者自由詮釋樂曲。但因為要配合真人演出的現場發揮與不確定性,自動伴奏的運算必須又快又準。蘇黎指出,這也是研究中比較具有挑戰性的部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動伴奏系統的音樂偵測器、音樂追蹤器與位置估算單元,讓虛擬音樂家精準掌握真人演奏實況。

舉例來說,想要跟人合奏,首先要確定能同步開始,這個重責大任就由自動伴奏系統中的「音樂偵測器」擔綱。「音樂偵測器是偵測音樂什麼時候發出,但現場會有其他聲音,不可以讓機器聽到雜音就以為演奏開始了。」蘇黎說,因此團隊會先將整個樂譜,輸入到虛擬音樂家的自動伴奏系統中,並在演奏會場早早就讓系統持續待命,只要音樂偵測器偵測到樂譜的第一個音,伴奏隨即啟動。

自動伴奏系統在確認演奏開始之後,馬上又有另一項任務:追蹤音樂進度。因為每位音樂家會有自己的演奏風格,而且真人不管如何熟練,都還是有可能出現搶拍或延遲等變數。追蹤音樂進度的這項任務,便由自動伴奏系統中的「音樂追蹤器」和「位置估算單元」來執行。

「音樂追蹤器採用多執行緒線上動態時間校正(online dynamic time warping)演算法,每一個執行緒在最短時間內各自計算並取平均值,以找出最貼近該音樂家當下演奏速度的數值。」蘇黎解釋,追蹤器抓到現場演奏速度後拿來跟參考音樂檔案比對,就能推測多久後會演奏下一個音。至於位置估算單元,則是用來估計當下已演奏到整個樂譜的哪個位置。

虛擬音樂家系統藉由上述的自動伴奏技術,追蹤真人演奏進度,並自動觸發並演奏相應的聲部。目前團隊已經將偵測到觸發伴奏的平均延遲控制在 0.1 秒左右,但蘇黎的目標是要降低到「0.01」秒內。蘇黎表示,音樂心理學已證實,就算是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一般人,0.1 秒的誤差聽起來仍非常明顯,「延遲 0.01 秒可以勉強不引起業餘人士的注意;但面對專業音樂家時,延遲可能要到 0.001 秒左右才能過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動伴奏系統可以即時追蹤音樂進度,判斷真人音樂家目前已經演奏到樂曲的哪個位置。圖/蘇黎(虛擬音樂家 Virtual Musician

訓練 AI 自動生成虛擬音樂家動畫形象

現場音樂表演是影音的雙重享受,所以虛擬音樂家除了擁有自動伴奏的「聲音」,還需要擁有將表演動作形象化的動畫「影像」。

真人音樂家演奏時,不論是情感的表達、與其他合奏者及觀眾互動、還有操作樂器的動作等,都存在個人差異,沒有一套固定標準。例如拉琴的手勢,10 個音樂家可以有 10 種不同的習慣。因此蘇黎與研究團隊採取的方法是:取得大量影音資料,讓 AI 學習如何製造虛擬音樂家的肢體動作。

首先,徵求多位專業小提琴演奏者,穿上有標記點的特殊衣服,站在有動態捕捉裝置的空間中,演奏不同風格曲目。蘇黎使用的 3D 動作偵測技術,會偵測音樂家全身骨骼的關節點,作為虛擬音樂家動畫生成的訓練資料,並在訓練動畫生成模型的過程中,重點關注持弓的右手如何移動。

透過 U 型網路、自注意力機制等核心技術,來輸出虛擬音樂家動態肢體影像。

在訓練 AI 與生成動畫影像的過程中,需要卷積神經網路來協助完成工作。蘇黎團隊採用的模型是 U 型網路(U-net),負責圖像之間的轉換,由編碼圖層傳到解碼圖層。它的優點是速度快,而且輸入輸出格式相對容易設計,能一次輸出大量資料點。「 U-net 可以一次輸出單一時間的所有肢體骨架點,而非一個一個骨架點逐步輸出。」蘇黎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蘇黎與研究團隊採用 U 型網路模型訓練 AI,自動生成虛擬音樂家動畫影像。圖/蘇黎(Wu, Y. T., Chen, B., & Su, L. (2020)

除此之外,還有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機制,讓 AI 學習判斷肢體動作與音樂的相關性。因為肢體動作跟音樂都是序列形式,有時間上的關聯性,假設真人音樂家某個動作在大鼓響起時一直出現,就會判定兩者存在關聯。之後自注意力機制在虛擬動作生成過程中,只要聽到該音樂的大鼓聲出現,就會發出明顯訊號,認為此時要搭配相應的肢體動作。

簡單來說,想要自動化生出虛擬小提琴家,不僅聲音要到位,動畫也要足夠精準。音樂需要自動伴奏系統,即時追蹤真人演奏者的進度並觸發伴奏;而相應的肢體動作,則有賴透過 U 型網路與自注意力機制,讓 AI 在音樂現場了解此時要搭配何種動作。

虛擬音樂家動畫的比較,左邊採用之前的研究,動作較不精準;中間是蘇黎團隊研究成果,自動生成的動畫骨架已有較多變化,並且右手拉弓動作較為準確;最右邊是符合真人動作的演奏動畫,需人工製作。圖/蘇黎(虛擬音樂家 Virtual Musician

進階挑戰:由聽覺到視覺的跨感官轉換

自動生成聲音和影像後,研究團隊還有一個更進階的目標。「我們想讓機器聽到某一首歌,就聯想到一幅畫。但坦白講,這種音樂到視覺風格轉換(music-to-visual style transfer)非常困難。」蘇黎說。當初有學生向他提出這個構想,想要訓練 AI 將音樂與畫面連結。只是這設定一開始就困難重重,因為最重要的訓練資料幾乎是無法取得。

AI 並非無中生有,機器學習有賴龐大、高品質的資料。

想要讓 AI 學習聽音樂聯想畫面,就必須要有真人示範,聆聽音樂並畫出心中所浮現的畫面來當作訓練資料。找人聽音樂不難,但找來的人未必善於繪畫;即使花大錢請畫家參與實驗,人少沒有代表性,人多則風格又可能大相逕庭。「演奏動作還有跡可循,但大家聽音樂腦補的畫面都不一樣,這樣是沒辦法當作訓練素材的。」蘇黎點出其中關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團隊決定退而求其次,改成在一組音樂跟一組影像資料庫,透過兩者之間共享的語義標註(labels),試圖建立起對應關係。就像是電腦在連連看,如果配對起來共通點還算合理就成功。此時問題又來了,所謂「合理」實在難以界定,於是執行標準只好再一次降低,音樂與畫面的共同標註越簡單越好。

「雖然這跟當初想像中的差距非常大,但目前我們也只能用創作年代來當標註。」蘇黎說,經由創作年代這個共同標註,電腦聽到 1800 年的樂曲就會連到同樣年代的圖畫。即使不符原本理想,模型建立起來後,在虛擬音樂家系統裡還是可以發揮一些功能,像是為演奏會搭配符合音樂年代的背景畫面,或色彩效果。

蘇黎團隊風格轉換的案例,透過共享語義標註,在電腦聽到印象樂派作曲家德布西的音樂(Sarabande in Pour le piano, L. 95(1901))之後,原本為巴比松畫派的圖像(The Lake Her Lone Bosom Expands to the Sky(1850)),會轉換成印象畫派風格。圖/蘇黎(Crossing You in Style

如何成為音樂資訊研究者?

在虛擬音樂家系統之前,蘇黎與實驗室團隊(音樂與文化科技實驗室)在自動音樂採譜方面的研究已經有豐厚成果,他們研發出開源工具《Omnizart》。

《Omnizart》是音樂與文化科技實驗室研究成果集大成的實用開源工具。

它具備當前全世界最多樣樂器組合的分析功能,只要輸入一段音樂,不管是鋼琴獨奏、多重樂器、打擊樂,還是和弦辨識、節拍偵測,甚至是困難的人聲處理,都會幫你分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像鋼琴這類樂器的話,是音樂進去《Omnizart》,生出 MIDI;而人聲進去會輸出成供電腦判讀的數位資料。」蘇黎解釋,透過這些數字化的音訊數據能了解每一瞬間的音高變化,或是泛音、抖音等手法。研究自動採譜 AI 是因為,蘇黎想探究如蕭邦的夜曲等,這些百年來不斷被重複演奏超過千百次的古典樂,在不同時代、風格迥異的音樂家手中究竟是如何被詮釋。

而這次蘇黎用 AI 創造虛擬音樂家系統,同樣也是源於本身對音樂的喜愛與好奇。不是科班出身的他能彈奏鋼琴、吉他,會吹小號,喜歡聽經典的古典樂。對蘇黎來說,興趣是驅使研究向前的一大動力,他認為身為研究者必須要時常探索新的領域,因此常會要求自己不斷接觸世界各國的在地歌謠。

蘇黎的下一步,是以現有虛擬音樂家系統為基礎,加入更多細膩動作(例如臉部表情)的虛擬多人樂團。他也坦言目前自動伴奏系統、肢體生成還有風格轉換這三項技術,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想訓練電腦產生出更貼近真人演奏者動作的虛擬音樂家,必須花大量人力取得更多影片資料。「民眾常以為不用多做什麼 AI 就會自己學習,但真相是沒有夠好的資料什麼都不用談。」蘇黎解釋,AI 研究者的時間幾乎都耗在蒐集資料上。

同時,研究室也在規劃下一場發表。蘇黎認為,實體演奏會是考驗研究品質最好的方式。除了訓練好模型,現場還有很多要克服的變數,像是很多音樂廳沒有網路,團隊必須將整場演奏會所需的模型,事先設計成用一台筆電就能執行。「總不可能演奏到一半,資料量太大電腦跑不動,然後要跑出去連網路吧。」蘇黎笑著說,音樂會現場要面對很多做研究時不曾碰到的狀況,是很刺激、有挑戰性的任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I 將是未來主流,是好、是壞終究取決於人心。

AI 出現之後,自然也面臨許多批判,例如工作是否會被 AI 取代,甚至以 AI 操控虛假言論或用在軍事用途,但蘇黎覺得,主導權終究還是躲在背後操作的「人」。同樣,隨著虛擬音樂家系統日漸完善,真人音樂家是否擔心未來飯碗被搶走?令人意外的是,蘇黎說身邊最期待這個系統的反而就是與他合作的藝術家,「別小看他們,藝術家可是一群勇敢、期待新事物、信仰未來的人。」

蘇黎未來研究方向是以現有虛擬音樂家系統為基礎,再加入更多細膩動作的虛擬多人樂團。他坦言目前自動伴奏系統、肢體生成還有風格轉換這三項技術,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圖/研之有物

延伸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2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441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2

20
1

文字

分享

2
20
1
AI 接手譜出的貝多芬遺作《第十號交響曲》,連專業音樂家也「難解難分」!
Peggy Sha
・2021/11/03 ・2214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古典音樂界裡,流傳著這麼一個傳說:作曲家在寫完第九號交響曲之後,生命也就到了盡頭。而貝多芬(Ludwig von Beethoven)便是這個詛咒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

著名作曲家貝多芬。圖/維基百科

1817 年,英國皇家愛樂協會(Royal Philharmonic Society)請貝多芬創作了兩首交響曲,這第一首呢,便是《第九號交響曲》(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完工後成為了經典不朽的代表作,把《歡樂頌》快樂直送到世界各地的人們耳中。

然而,可惜的是,在開始著手《第十號交響曲》(Beethoven Symphony No.10)後不久,貝多芬的健康便迅速惡化,最終在 1827 年離開了世界,而這第十號交響曲,除了幾個音符加上各式各樣的筆記之外,就啥也沒有了,從此成為了樂迷們心中的遺憾。

人死不能復生,但,大家的好奇心可沒這麼容易被殺死。最近,一個專門推廣音樂科技的奧地利機構,卡拉揚研究所(Karajan Institute)便集結了一群音樂學家、作曲家、AI 科學家、歷史學家,嘗試從手稿裡找到蛛絲馬跡,並藉由 AI 的力量,將貝多芬的遺作帶給世界,為他慶祝 250 歲生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到底,AI 是怎麼「寫」出這首曲子的?它真能滿足大家的耳朵嗎?

早有人挑戰續寫大師神作!風格不同被罵慘

你或許會想,啊都交給 AI 了,寫個曲應該沒什麼困難的吧?嘿,那你可就太小看貝多芬給大家出的作業了。

1988 年時,一位名叫貝瑞庫珀(Barry Cooper)的音樂學家便曾嘗試挑戰這項任務,他蒐集了貝多芬老大的手稿和各式資料,用自己的理解試圖創作出一個最接近貝多芬風格的第一和第二樂章。

不過呢,這兩個樂章寫完了之後,大家卻是罵聲連連,很多人覺得他根本沒有搞懂貝多芬的風格,只是在狗尾續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所謂「寫得出」曲子跟「寫得好」曲子完全是兩回事,要真正讓 AI 掌握作曲家原本的風格、進而去模仿,需要考量的面向比單純輸入資料難多了。

曾有音樂家挑戰續寫貝多芬的《第十號交響曲》,卻被抨擊為狗尾續貂。圖/Pixabay

發揮偵探精神,分工合作打團戰

曾經失敗沒關係,這次計畫的負責人,卡拉揚研究所的所長 Matthias Röder 可不是吃素的,他的最高原則大概可以八字概括:AI 不夠、人腦來湊

專家們開了幾次小組會議後,基本協調出了這樣的分工:計算音樂學家 Mark Gotham 與 AI 專家 Ahmed Elgammal 要梳理貝多芬的手稿,並將他過去的寫作脈絡通通餵給 AI,讓機器學習他的邏輯與理念;寫出 Intel 鈴聲的奧地利作曲家 Walter Werzowa 負責把貝多芬留下的片段和 AI 生出的旋律給合在一起;音樂學家 Robert Levin 提供專業建議,協助進行優化與調整。

這組合不錯,聽起來會順順完成對吧?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謂交響曲呢,通常會由四個樂章組成:第一個樂章開場,節奏稍快;第二個樂章來個轉折,變得較慢;第三樂章會是中板或快板;到了最後一個樂章時,則會以澎湃激昂快節奏結束。

好了那麼問題來了:同樣一段旋律,它出現在第二樂章與第四樂章,會達成完全不同的效果,弄得不好,那差異就像「我要結婚啦!」、「新郎不是我QQ」一樣悲劇。

於是乎,團隊需要判斷:第十號交響曲的主題旋律到底為何?哪個時候可能是新樂章的起點?這種種判斷,都有賴人腦協助決定。

作曲小白,從零開始的譜曲之路

決定好了各個音符或片段出現的位置後,團隊又有新的考驗:要怎麼就既有片段進行擴寫呢?當然不能隨機組合,想要延伸樂句,就必須遵從一些音樂形式,它可能是三拍子、聽起來輕快的詼諧曲;又或許是不同音高旋律和諧融合出的賦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下來,團隊就開始了漫漫 AI 教學之路,先學會怎麼讓音符組起來和諧、再學怎麼將兩個段落連結、接著要知道怎麼為段落收尾、還要知道怎麼分配各個樂器,總而言之,就是讓 AI 掌握各種基本的作曲規則與技巧,生出的旋律才能符合規範。

小考囉!電腦、人腦,傻傻分不清楚?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後,團隊終於帶著 AI 奔赴「考場」。2019 年 11 月,他們找來了一群記者、音樂學家和專門研究貝多芬的專家作聽眾,並讓鋼琴家演奏 AI 創作的音樂片段,測測聽眾們是否可以確定 AI 開始接手作曲的節點出現在哪裡?結果大家並未成功找出來。

幾天之後,他們又透過弦樂四重奏的方式演奏了 AI 所作的作品片段,結果只有非常熟悉貝多芬手稿的人才能確定人工智慧接手的點究竟在哪裡。

這兩次小考都算是成功通過,讓團隊信心倍增。在接下來的 18 個月中,研究團隊一起編出了兩個完整、各超過 20 分鐘的樂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終於,在 10 月 9 日,研究團隊帶著 AI 創作的作品回到了貝多芬的出生地德國波昂(Bonn)進行了全球首演,至於這首曲子聽起來到底夠不夠「貝多芬」呢?就交給你判斷吧:Beethoven X: The AI Project

參考資料:

  1. https://www.classicfm.com/composers/beethoven/news/computer-completes-unfinished-tenth-symphony/
  2. https://theconversation.com/how-a-team-of-musicologists-and-computer-scientists-completed-beethovens-unfinished-10th-symphony-168160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2
Peggy Sha
69 篇文章 ・ 390 位粉絲
曾經是泛科的 S 編,來自可愛的教育系,是一位正努力成為科青的女子,永遠都想要知道更多新的事情,好奇心怎樣都不嫌多。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AI 模型的未來趨勢——MoE 是什麼?怎麼在我的電腦上運行類似 chatGPT 的服務?
泛科學院_96
・2024/04/29 ・577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各位有看 Nvidia 黃老闆在 GTC 開發者大會的演講了嗎?

在演講當中出現了一張簡報——注意看,裡面有GPT-1、GPT-2、GPT-3,還有……啊?GPT-MoE?然後是這張簡報,90 天就可以完成 1.8 個 Trillion 參數的 MoE 模型訓練,是 18 後面 11 個零,一兆八千萬個參數。

然後同一個禮拜 OpenAI 創辦人上了 MIT 麻省理工學院的 Lex Fredman 的 Podcast 專訪,親口證實了 GPT-5 正在開發。嗯……這有點意思,那個 GPT-MoE 究竟是不是傳說中的 GPT-5 呢?

所以今天,就要來跟你分享三個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什麼是 MoE?GPT-MoE 是 GPT-5 嗎?
  2. 有哪些 AI 模型運用了 MoE 技術?
  3. 我要怎麼在自己的電腦上運行 MoE 模型?

希望對你未來選擇 AI 模型與服務有提供一點方向。

如果你想要詳細的安裝教學,歡迎成為頻道會員跟我們敲碗或者使用超級感謝催促我們製作,在這邊先感謝你的支持!

有其他想要看的 AI 測試或相關問題,也可以留言分享喔~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泛科學院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討論功能關閉中。

泛科學院_96
33 篇文章 ・ 42 位粉絲
我是泛科學院的AJ,有15年的軟體測試與電腦教育經驗,善於協助偏鄉NPO提升資訊能力,以Maker角度用發明解決身邊大小問題。與你分享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每週更新兩集,讓我們帶你進入科技與創新的奇妙世界,為未來開啟無限可能!

2

0
0

文字

分享

2
0
0
有圖有真相嗎?要怎麼分辨 AI 生成影像避免受騙?
泛科學院_96
・2024/04/28 ・719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 月 15 日 OpenAI 發佈 Sora,隔一周後 Stable diffusion 3 隨後推出,以前人家都說有圖有真相,現在眼見不實的時代要來臨了,你說?還有什麼可以相信的?

AI 生成的影像到底有沒有方法可以辨識出來?今天,我們來談談近期關於辨識 AI 生成,找出 AI 生成的破綻!

先說結論,理論上可以!但現實很困難,很容易被破解,這集我們回答三個問題:

  1. AI 生成影像有什麼破綻?
  2. 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別 AI 生成的影像?
  3. 最後來談談這些辨識方法,在現實中會遇到什麼問題?

回到最基礎的問題眼見不再為憑,接下來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謠言進化成謠圖跟謠影片,現在還真的沒有其他武器,來辨識 AI 生成的內容,說到底還是得回歸自身的媒體識讀、確認訊息來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也想問問你,在這個大 AI 生成的時代,你會怎麼避免自己被 AI 騙呢?

  1. 相信大公司,相信聯合制定的浮水印規範終將落實
  2. AI 問題要用 AI 解決,相信辨識系統一定會完成
  3. 網路上的影像全是假的,是我眼睛業障重
  4. 其他答案也歡迎留言分享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科學院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所有討論 2
泛科學院_96
33 篇文章 ・ 42 位粉絲
我是泛科學院的AJ,有15年的軟體測試與電腦教育經驗,善於協助偏鄉NPO提升資訊能力,以Maker角度用發明解決身邊大小問題。與你分享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每週更新兩集,讓我們帶你進入科技與創新的奇妙世界,為未來開啟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