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延誤數個月,距上次報告發佈八年之久後, IPCC 氣候變遷的第六次評估報告(IPCC Sixth Assessment Report,簡稱 AR6) – 第一工作小組報告的最終版草案[註1] 終於在 8 月 9 日問世。氣候變遷已近在眼前,在台灣的我們,剛經歷缺水危機後就迎來豪雨水災,極端天氣的三溫暖叫人吃不消,更遑論世界各地所遭遇的熱浪、颶風、林火等天災。這份報告就像地球的體檢診斷書,揭示了氣候變遷影響下,人類未來可能面臨到的衝擊。
雖然世界上的人還是可以分成「相信氣候變遷正在發生」和「氣候變遷是無稽之談」兩大派,但氣候變遷是真是假,不是靠聲量大小決定,而是必須讓科學實證來說話。而 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全名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 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以嚴謹的科學,去探討氣候變化的情形,以及對人類社會經濟造成的影響。
自 1988 年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的 IPCC,正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京都議定書》及《巴黎協議》背後的重要推手。他們為地球氣候變化研究所做出的貢獻,也在 2007 年被諾貝爾和平獎肯定,與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共享這份殊榮。
大家可能會 OS:IPCC 產出一份評估報告要花 5 到 7 年,這也太久了吧!但就以 AR6 為例,這份多達 3949 頁的報告,引用了超過 14000 份科學論文,是由各國兩百多位科學家綜整各領域研究對氣候變遷的最新數據與分析後,取得從物理到社會經濟各層面共識的集大成之作!這份報告書沒有停留在學術象牙塔,而是讓政策決定者也參與在審核的過程。第一階段由科學家們提出研究結論之後,第二階段讓各國政府代表加入審核,將科學與實踐接軌,提出政策結論,最後再請 195 個成員國政府代表,以逐字審查方式做最終的確認並背書。
在阻止氣候變遷成為失速列車前,地球命運共同體的我們都在和時間賽跑。如何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口上,是有效調適減緩氣候變遷的關鍵。經過嚴格多階段審核的報告書,才能成為各國政府擬定政策可靠的憑據。
延伸閲讀:那些關於溫室效應全球暖化的科學討論:眾志成城的 IPCC 報告是如何誕生的?
在進入正題之前,搞懂幾個重點觀念,你就能比較明白 IPCC 報告在説什麽。IPCC 報告的核心問題,就在於回答:人類活動是否真的造成了全球暖化的發生?如果真是這樣,未來的情況會如何?
為了要檢驗這項假設,科學家建立了可反映和模擬地球氣候與環境變化的氣候模式(Climate Models)。在衆多的氣候模式中,比較常聽見的有大氣環流模式(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GCM) 和地球系統模式(Earth System Model)。前者建基於基本物理定律,以數學方程式來描述大氣、海洋、冰及地表之間的熱能和物質交換;後者則納入了生物與化學因素對氣候物理過程的影響,可以更深入地探討碳循環、與生物圈的交互作用等回饋機制與氣候變遷的關係。
要讓模型變得更加可靠,就需要用大量、長期的真實氣候數據去「訓練」它,透過與過去氣候資料比較進行校正後,才能更好地模擬未來氣候的走向。可靠的氣候模型,可以模擬過去、現在、未來的氣候趨勢,更可以用來探討在有無人為影響下的氣候變化,是協助我們驗證氣候變遷和擬定調適策略的重要工具。
但要統整世界各地海量的氣候模式資料,光是資料收集就是一大工程,IPCC 的研究又該怎麽進行呢?答案就是透過耦合氣候模式對比計劃(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IP)的協助!CMIP 扮演了國際公開資料平臺的角色,讓隸屬旗下的各國研究組織,可以讓各自產製的氣候模式資料上線,讓全球研究者能簡便地獲取和分析這些資料。
每一期 CMIP 的模式推估,皆奠基於共同制定的未來氣候推估情境(Scenarios)。就像玩 RPG 游戲時,玩家在特定狀況下設定不同的參數,或在重要關卡做出不同的選擇,都會導向不一樣的結局。科學家於是將不同指標,如人類活動的溫室氣體(Green House Gases,GHGs)排放量高低,來設定各種可能的情境,來預測人類在氣候變遷這場大型生存游戲中,不同的 if 路線下,會遇見怎麽樣的未來地球氣候,所觸發各種極端氣候事件的機率大小。每一次的 IPCC 報告,科學家都會升級 CMIP 所使用的模式中,改善物理、化學與生物過程的表達式、提高資料的解析度,就是為求預測模擬的成果能更好地反映真實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IPCC AR6 一改過去保守的口吻,使用了强烈的措辭「毋庸置疑」(unequivocal),説明多年來模式與觀測方法的改進,已讓科學中的不確定性降低,讓氣候科學家越來越確定氣候變遷發生的證據。所以如果你還認為氣候變遷是陰謀論,也許就要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立場了。若你向來關心氣候變遷課題,那這份報告便是帶我們重溫那些令人胃痛不已的既有認知:人類在大氣、海洋及陸地暖化上難辭其咎;近期地球氣候系統的變遷是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也和熱浪、豪雨、乾旱等極端事件的發生擺脫不了關係。
這一次,科學家設定了五種情境[註2],溫室氣體排放量由低至高依序為:
而報告結果顯示,無論在哪一種排放情境,全球地表升溫將會持續到本世紀中。除非人們在幾十年内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否則全球暖化幅度,將在 21 世紀時超過《巴黎協定》所訂定的減碳目標 1.5° C 和 2.5°C。
持續的全球暖化,不只讓我們冷氣電費節節上升,還會提升高熱帶氣旋、熱浪、豪雨,以及部分地區農業與生態乾旱的發生頻率與强度。我們將要持續不斷和極地海冰、雪蓋與永凍土說再見。而極端降水事件頻率或強度的增加,在上一次 AR5 中被評估為中度信心,但在這一次則被評為高度信心。這說明了科學家更確定,因地球升溫而被强化的水循環,將會讓旱災洪水變得更嚴重。儘管我們知道海洋與陸地具有碳匯作用,可減緩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累積,但在二氧化碳排放持續增加的情境下,這些效果都會被減弱。
科學家提醒,過往認為極低機率事件如冰層崩解、海洋環流劇變,以及「禍不單行」的複合式災難(例如熱浪與乾旱一同夾擊),都將可能發生。人們必須做好「情況沒有最糟,只有更糟」的準備,將各種極端事件納入風險評估。
把視角聚焦回台灣,我們身處的這座小島的氣候變遷趨勢又如何?一直在氣候變遷議題政策推動與推廣工作上不遺餘力的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也持續為產製在地的未來氣候推估資料做出努力。
根據 TCCIP 分析,台灣年均溫在過去 110 年間已上升約 1.6°C,而且近半個世紀有升溫加速的趨勢。而氣候變遷,更使得台灣的四季分佈出現明顯的變化。二十一世紀初的夏季長度,增加到約 120 至 150 天,近年來的冬季,更縮短到 20 至 40 天。
研究團隊也證實,未來全球高度排放的暖化情境與理想減緩情境相比較,前者對臺灣的衝擊程度將明顯大於後者。根據推估,雖然未來台灣年總降雨量呈現增加的趨勢,但與此同時,年最大連續不降雨日數也會變多,説明旱澇加劇的情況可能會更加頻繁。
IPCC AR6 明確地警示,氣候變遷已是難以忽視的真相,而且未來推估的情況不容得我們懷有一絲僥幸和樂觀。不過我們也不該太早放棄希望,正如 IPCC 的前副主席巴瑞特所言: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每降溫 1°C,甚至小至 0.5°C 或 0.1°C 的改變幅度,都對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至關重要。在面對前所未有的氣候變遷挑戰上,我們也需要前所未有的改變、刻不容緩的減碳行動,在 2050 年達到净零溫室氣體排放。
他表示,IPCC 報告的重點就在於指出:人類仍有可以選擇的路徑,去避免最糟的情況發生。這或多或少給了我們一些希望。
在游戲中不小心死翹翹,還可以讀取存檔再來一次。然而地球的氣候變遷,是一場不可重來的生死難關。人們的抉擇到底會不會走向那個無可挽回的 Bad Ending,決定權將交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