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編按:本文編譯自 Live Science
在許多人心裡,「喝到茫」似乎就是「喝太多」的指標。但實際上,研究機構對「濫飲(binge drinking)」有明確的量化定義。根據美國國家酒精濫用及酒精中毒研究所(NIAAA),濫飲行為意指在短時間內(約兩小時內)攝入足以讓血液酒精濃度(BAC)達到或超過 0.08% 之酒精量。對大多數成人而言,這通常相當於女性至少四杯,男性則至少五杯。(未成年請勿飲酒喔!)
這裡的「一杯」指的是每份飲品含有約 14 克純酒精。舉例來說,約一瓶 355 毫升左右的啤酒、一杯約 148 毫升的葡萄酒,或約 44 毫升的烈酒,皆可視為「一杯」。
之所以男性和女性的門檻不同,關鍵在於身體結構上的差異。一般來說,女性體脂率較高、體水分含量較低,加上體重與激素等因素,使得女性在攝取同等量酒精後,血液酒精濃度更可能飆升至高水準。因此,同樣是喝下五杯啤酒,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易到達「醉」的狀態。
若「四杯(女性)/五杯(男性)」是濫飲的基準線,那麼什麼又叫做「高強度飲酒(high-intensity drinking)」?NIAAA 進一步將此定義為:一次攝入酒精量達到「濫飲門檻的兩倍或以上」,也就是女性一次喝八杯、男性喝十杯以上,且同樣於短時間內喝完。
當然,相比濫飲,高強度飲酒在短時期內身體所承受的風險更高。當瞬間酒精攝入量過高(有時可達血液酒精濃度 0.2~0.3% 以上),身體中樞神經受壓抑會更強烈,出現意識模糊、嚴重嘔吐、呼吸抑制,甚至完全失去意識的可能。醫學上稱之為「酒精中毒(alcohol poisoning)」,其後果可能包含昏迷、痙攣,或因嘔吐物阻塞呼吸道導致窒息等,嚴重可致死。
除了急性中毒,急性的大量飲酒更易誘發嚴重心律不整或急性心衰;肝臟在短時間內無法及時代謝大量酒精,也可能面臨嚴重負擔。有時「高強度飲酒」會出現在派對或極端挑戰場域,一但發生突發狀況,常讓人措手不及。
酒精會抑制大腦活動,導致反應時間延長、判斷力與協調力下降。這意味著濫飲或高強度飲酒者常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溺水、墜落等意外,也更可能在酒後進行不安全性行為,或捲入暴力事件。此外,大腦海馬迴(hippocampus)的記憶功能也會受到抑制,誘發「斷片(blackout)」現象,事後無法回憶當時發生了哪些事。
對於反覆進行濫飲的人,肝臟最先承擔了巨大的代謝壓力。長年下來,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風險都相對提高。心血管系統方面,過量酒精易引發高血壓、心律不整,加重心臟負荷,進而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其他可能併發症包括神經炎(如「酒精性神經病變」)、消化道潰瘍與免疫力下降。
酒精使用障礙(alcohol use disorder,AUD)是一種以持續性酒精需求為特徵的疾病。濫飲雖不等於酒癮,但多次濫飲會大幅提高發展成「酒精依賴」的可能。一旦進展到 AUD 階段,患者可能在未喝酒時出現顯著焦慮、抑鬱或身體不適,陷入負面循環。
醫學研究顯示,反覆大量飲酒與多項癌症風險升高相關,如食道癌、胃癌、肝癌、胰臟癌等。酒精並非唯一致癌因素,但它會令細胞 DNA 遭受更頻繁的損傷,也干擾體內細胞修復機制。若再合併抽菸或其他不良生活習慣,更容易加劇。
近年來,「腸道菌叢」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係受到關注。酒精的攝入過量,會打亂腸道中原本平衡的菌相,使特定菌種過度繁殖,其他菌種則銳減。由於酒精可破壞腸壁細胞連結,造成「腸漏(leaky gut)」現象,讓有害物質跑進血液循環,引發慢性發炎反應。
在許多社交場合,酒精似乎是慶祝、解壓或促進人際互動的必備品。然而,適度與過量往往只有一線之隔。一旦超越濫飲門檻,短暫的快感不僅使健康暴露於各種急性危險,也可能種下長期病痛的種子。若加碼到「高強度飲酒」,其負面影響更如滾雪球般加速擴大。要檢視自己是否已跨越健康警戒線,所謂的「舉杯同慶」不一定要靠豪飲才能獲得;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有餘力去享受人際社交和歡聚時刻。在舉杯暢飲前,或許更需問問自己:這一杯下去是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