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跟這篇短篇報導說的差不多:這篇研究就是要「首度證明腦容量是動物能否成功在都市中生存的重要關鍵」。可惜看不到論文全文。(We provide the first evidence for the intuitive yet untested hypothesis that relative brain size is a key factor predisposing animals to successful establishment in cities. )
我是照原文翻譯的呀,「the most successful urban bird species have bigger brains than exclusively rural species」,而且這也不表示是鳥住進城市之後腦才變大的,就像假設加入儀隊標準是身高要超過170,那你調查儀隊的身高跟非儀隊的身高,會發現有差異。但你不能下結論說「加入儀隊,會長高」,而是「和非儀隊相比,儀隊身高較高」。
By measuring the brain volumes of 82 different bird species (corrected for body size) and comparing them against each group’s ability to breed in 12 different urban centers in Europe作者表述為:研究人員測量了82種不同鳥類的腦容量,並以體型做標準化,比較每一組在歐洲12個市中心的繁殖能力。原文的意思似乎是:藉由測定歐洲12處都市中心82種不同鳥類的大腦體積,並根據每一群的繁殖能力進行比較。倘若是:比較每一組在歐洲12個市中心的繁殖能力,那研究人員不就累垮了?
這樣算不算誤導?
問題是,在歐洲12個市中心皆有這82種(corrected for body size考慮過體型)鳥類?因為原文是: comparing them against( each group’s) ability to breed 。另一問題是,researchers have found evidence that (the most successful urban bird species) have bigger brains than exclusively rural species指的是最成功棲息於都市的鳥種,而不是多數鳥種,因為多數是most of,而the most是比較級。因而該項研究不是先在歐洲12處都市中心測定了82種鳥類,再根據牠們的繁殖力來進行大腦的比較?而確認出最成功的鳥種……..?
如您所說的,這82種鳥類當然是這樣組成的。那作者如下的表述:研究人員測量了82種不同鳥類的腦容量,(並以體型做標準化),(比較每一組在歐洲12個市中心的繁殖能力),這樣好嗎?在進行測量時,就考量到體型問題,因為附註 (corrected for body size)是在測量這部份,而後者的表述不就陷入不可能每個市中心都有這82種鳥類的問題?the most 及most of 的語法應該很清楚。
『By measuring the brain volumes of 82 different bird species (corrected for body size) and comparing them against each group’s ability to breed in 12 different urban centers in Europe, the researchers found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large brains and city-dwelling.』
根據原文的意思,歐洲的12市區是不是都有這82種鳥類,答案應該是不一定吧?
原文所謂鳥的「成功」=鳥「對環境的適應力」=鳥在某環境的「繁殖力」。所以如果某種鳥類在某個城市的數量比較少或是沒有,代表他在該城市的適應力和繁殖力相對偏弱,他也就是比較不成功的鳥。而根據原文研究的結果『the most successful urban bird species have bigger brains(對城市適應力較高的鳥類有顆比較大的腦袋)』,應該是有個比較小的腦袋。
原文:『By measuring the brain volumes of 82 different bird species (corrected for body size) and comparing them against each group’s ability to breed in 12 different urban centers in Europe…』
1. peregrine:『藉由測定歐洲12處都市中心82種不同鳥類的大腦體積,並根據每一群的繁殖能力進行比較』
2. 逆旅:『研究人員測量了82種不同鳥類的腦容量,並以體型做標準化,比較每一組在歐洲12個市中心的繁殖能力』
Again, I still favor 逆旅’s translation which is simply the true essence of the passage. 忠於原味 o yay!
Scientists surveyed 82 species of passerine birds, including sparrows and anything that perches, in and around 12 cities in central Europe.*意思 不是更清楚表示,科學家們在歐洲中部12個城市中及周遭,調查了82種雀形目鳥類?
我們只是在討論翻譯上的一個問題,您可以表示不認同,不過,大概peregrine很在意這82種鳥有沒有包括游隼吧,您不覺得這樣的表述是很沒禮貌的?
黯不黯英文,您心裡有數,根據peregrine的指出,您更正了多少地方?
#33
peregrine
2011/05/01
我表述的,是在每個城市都抓了82種鳥類?
#34
peregrine
2011/05/01
做個補充,逆旅提供的,Scientists surveyed 82 species of passerine birds, including sparrows and anything that perches, in and around 12 cities in central Europe.* They classified the birds as those that breed in the heart of the city or those that avoid the hustle and bustle. And then they compared the bird brains.
意思是:研究人員測量了82種不同鳥類的腦容量,並以體型做標準化,比較每一組在歐洲12個市中心的繁殖能力,這樣嗎?
#35
peregrine
2011/05/01
感到很抱歉佔用了大家這麼多的討論空間,以下是peregrine最後的看法。
Scientists surveyed 82 species of passerine birds, including sparrows and anything that perches, in and around 12 cities in central Europe.* They classified the birds as those that breed in the heart of the city or those that avoid the hustle and bustle. And then they compared the bird brains.
意思就這麼簡單,於歐洲中部12個城市中及周遭,調查了82種鳥類((corrected for body size考慮過體型),因為這82種皆是屬於雀形目鳥類,分開了於城市中及周遭的鳥類,而後進行比較………。
連同本文:By measuring the brain volumes of 82 different bird species (corrected for body size) and comparing them against each group’s ability to breed in 12 different urban centers in Europe.來看,
是:『研究人員測量了82種不同鳥類的腦容量,並以體型做標準化,比較每一組在歐洲12個市中心的繁殖能力』
或:『藉由測定歐洲12處都市中心82種不同鳥類的大腦體積,並根據每一群的繁殖能力進行比較』較為正確?
其實peregrine提出的重點就在於,「比較每一組在歐洲12個市中心的繁殖能力,」這樣不會是累垮研究人員的表述方式嗎?或許這並不重要,不過peregrine以譯者的立場覺得這很重要。
不過,僅為了討論一項問題,而使逆旅起了人身攻擊的意念,實在有點過意不去,在此深表歉意。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