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風力發電需要廣大陸域面積,台灣地狹人稠,能作為風力發電使用的土地趨近飽和。因此,政府開始將希望投注在海上,企圖用「四面環海」的環境來扭轉地理上的限制。
先天臨海的歐洲便是十分適合發展離岸風力的地域,丹麥於 1991 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離岸風力發電廠,接著荷蘭、瑞典等國也跟進;到了 2000 年後,英國也開始逐漸發展,利用其四面環海的優勢,目前英國離岸風力發電的裝置容量全已達世界第一;而一直在綠能發展上不遺餘力的德國從 2007 年海底電纜的規劃開始、2009 年試驗性發電,也於 2010 年正式啟用了離岸風力發電。
2010 年 4 月德國就在北海離柏肯島(Borkum Insel)北方 45 公里處,設立第一座「離岸風力發電園區」。該園區預計年發電量為 220GWH,足以每年供應德國 5 萬戶 3 口之家;這個新成立的離岸風力園區,讓德國成為了全球第12個具有離岸風力發電廠的國家。
離岸風能綠能新星
離岸風力發電是將風力發電機建設於海域或水域地區,像是海面、峽灣或湖泊等區域,以陣列的形式架設風力發電機,再利用由水下或海底電纜建立起的電網,將電力收集並傳回陸上使用。
由於海面上的風速較陸上快且風的流動也相對穩定,而理論上,每增加 10% 的風速就可提高約 30% 的電力產量,因此海上離岸風力發電對能源上的貢獻潛力十分可觀,也是綠色能源中愈來愈受到世界各國重視的未來之星。
事實上,台灣的離岸風力發展計畫,已在 2000 年至 2004 年由經濟部能源局進行過台灣地區風力潛能調查,在西部台灣海峽沿海和外島地區,皆擁有年平均風速達 5 至 6(m/s)、風能密度達 250(W/m2) 等條件,顯示台灣具有開發離岸風力的潛力;經濟部也在 2007 年 9 月 1 日公告「第一階段設置離岸式風力發電廠方案」,開放設置離岸風力發電廠;並於 2009 年的「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中再度強調未來發展離岸風力發電的重要性。
發展離岸配套眾多
澎湖科技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吳文欽指出,離岸風機的架設與準備工作十分複雜,牽涉到海底電纜的鋪設、輸送電網的建立、海下樁柱的架設,以及施工工程船的建造,都是開發離岸風力發電重要的一環。一切就緒後,工程船會將各零組件運送到海上打好地基的位置,在海面上將風力發電機組裝起來,這才完成了離岸風力發電機的架設。
儘管台灣的離岸發電發展儘管仍在規劃的「紙上談兵」階段,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教授馬振基則樂觀認為,「最快再五至十年」,可以看到初步的成果。台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林輝政則指出,政府若缺乏決心,則仍窒礙難行。
由於離岸風力發電機是設立在「海面上」的風力發電機,許多考量條件都與建設陸上風力發電機不同。馬振基舉例,海上場址的選擇會牽涉到海域的規劃,包括台灣海峽的水向、海象,甚至漁民、船隻等等的問題,因此整體發展起來會比陸上風力發電遇到更多的困難。
不過,去(2011)年曾前往德國考察離岸發電場的馬振基說,擁有世界五大最好的風場之一的台灣先天條件不輸歐洲,在後天的技術與管理卻仍待努力。
馬振基解釋,台灣比較沒有的條件就是風力發電機機台可能要向國外購買,還有較缺乏整體的電網設計與營運管理,「這方面可能要借重國外,像德國、或是英國、法國的經驗。」
離岸發電減碳效益佳
攤開考察資料,馬振基說明,以單單一台 5MW 的離岸風力發電機為例,它所能發的電力大概可以提供 5 千個家庭,一個家庭以 3 人來算、總共約 1 萬 5 千個人,一整年的用電量;如此可以節省的煤炭量,大概一年節省 5 千 500 萬噸,若以石化燃料來計算,等於是省下了約 150 萬公升的石油,就是 3 萬 8 千輛容積為 50 公升的油罐車。
至於對於海洋生態的影響,台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林輝正教授認為,雖然仍未定論,但目前看來影響不大。林輝正指出,國外的案例發現離岸風力發電機的基座,反而會聚集魚群躲藏,如同魚礁一般。且離岸風機的設立也一定會避開航道、避開魚場,也就是在選擇場址與建設的過程中,讓它對環境生態的衝擊面降到最低。
生態問題未成阻礙
至於低頻噪音影響的方面,林輝政說明,海上的風聲原本就不小,而風力發電機運轉時,葉片震動產生的噪音,也是局限在一定範圍內,過一定距離後風聲就遠大於風機噪音了,因海面上此噪音問題其實不大;而且,「空氣中的噪音是傳不進去海裡的」。
林輝政解釋,這是由於空氣中與水中聲音傳播阻抗(acoustic impedance)不同的緣故,因為水的聲阻抗遠大於空氣的聲阻抗,意思就是,聲音傳到水面時有點像撞到牆壁般,很難傳遞過去,因此水面上的噪音並不會傳遞到海裡。至於葉片旋轉時的震動,則會經由塔架傳到海裡面的樁柱,造成海底噪音的影響,林輝正表示,這個問題國外仍在研究,尚無法下定論。
發展台灣風能產業鏈
對於台灣離岸發電的發展,林輝正認為仍需要政府根據國外以及發展陸域發力發電的經驗。林輝政舉例說,德國很注重國家自主研發,政府規劃並支持產業投資發展,同時也與技術研究機構緊密合作,形成穩固的產業鏈,是十分值得台灣參考之處。
「政策先行、先訂好,未來要怎麼做、做多少、該怎麼做」,林輝政說,這些內容德國政府在政策上都清楚訂定,明確地傳達給國內廠商知道,而廠商除了看到政策作法外,還看到了商機。「有錢賺,廠商就會投入了,如此一來,政策就誘導了產業的推動」。
此外,想要推動離岸風力發電,技術力十分重要,像是風機各零件的製造、塔架結構的技術、葉片材料的合成、組裝焊接等技術。林輝政說,德國有四個機構,扮演著像台灣工業研究院的角色,「他們就會解決該解決的問題」。
林輝政說,最重要還要做出產業才行。他舉例,安裝一臺發電機,就會需要船舶、起重機、重型設備的儲放港口、生產的廠房等,這些都需要很多資金和設備,要各個相關產業共通合作,形成更大一個集體產業,創造共同利益。
打造台灣風力基地
德國主要的離岸發電基地就設在布萊梅港(Bremerhaven),布萊梅港周邊還有些腹地可以使用,由政府規劃成葉片、發電機、塔架的生產基地。形成一個完整性的產業聚落,除了有生產外,還有將零組件存放、運送出去組裝的運轉基地,是個類似台灣「科學園區」的「綠能基地」。對此,林輝政語帶保留地說,「可惜目前台灣都還沒有」。
因此,林輝政認為台灣未來在發展離岸風力發電上,政府若能有明確的策令,配合各公、民營機構的合作協助,要發展起來不是問題;對台灣來說,「離岸風力發電主要會是在西海岸」,林教授說明,所需要的船隻是工業使用,不需要到吃水十幾公尺的商業用船,現有、廢棄的魚港都可以,找一個離風場不致於太遠的港口,就近規劃。
關於地點的選擇,林輝政認為,台灣的西海岸是有很多的土地可以應用的,且台灣的風機數量需求不用太多,以一支風機提供 3 MW 來算,假設未來風能電力需求量為 2000 MW,約需裝七百套風機,這數量對西部沿岸土地及港口來講不是很大的困難。林輝正重申,「很多不是不具有公權力的廠商可以做得到的」。
澎湖離岸發電俱優勢
而台灣除了西岸臨台灣海峽的風場外,清大馬振基教授表示,「澎湖」也是個十分適合發展離岸風力發電的地區,澎湖的溫度、潮汐差,與北海比較相對穩定,且澎湖臨海的地盤是玄武岩,再架設離岸風力發電機塔架時,較為穩固。
林輝政解釋,「這些問題工程都能解決,只是成本的問題」。以經濟部目前規劃設立離岸發電風場所在的彰濱外海地質屬沙質,地基要打更深,要花的錢就多,成本就提升了,但「澎湖地質是玄武岩,大多是岩盤,成本就較低」,林教授表示,地質方面對於發展離岸風力不是問題,就只是在台灣西岸的沙岸建設風機上成本會較高。
馬振基表示,以西岸台灣海峽來講,架設風機的技術會比較像德國北海地區利用鑽油平台式的建造方式,而澎湖沿岸因地質岩盤不同,會是另外一種方式。
雖然選址仍待考察,但其實離岸風機通常設置在岸邊約 100 公尺以上、接近大陸棚地區附近,馬振基解釋,因為如果場址再遠的話,海底距離海面會變深,而如果太深的話,對於建立離岸風機在打樁和架設上的成本反而太高。
天然資源缺乏的台灣,卻在風力資源方面具先天優勢,若善加發展,定能為台灣的能源挹注一股新力量。
原刊載於節能減碳故事賞,經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