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迫於無奈,我必須借助《迷因》第十七章才能冷靜檢視問題。當時擔心個人已剛愎自用,無法交流想法才會感到煩躁排斥,而將質疑留待五月檢視。
我昨晚重新翻閱《迷因》,辨識出您文中的委婉類比。我大致能接受該書第十五章宗教迷因體的說法,它至少指出我過去幾年信仰屢試屢敗的可能原因與新方案,但「迷因為了傳播」以及第十和十一章的性與迷因,讀來確實令人頭痛不已。
對於該書第三、四章回顧的研究脈絡,以及您提出的既有理論框架,我目前仍卡在第十八樓留言的疑惑:
1.跨領域或跨學科的研究者如何處理不同領域的基本概念?
2.假如假說或定義未經嚴謹驗證,即成為跨領域學科研究方法的rationale,此時研究者該如何避免沿用這套有瑕疵的方法論,以阻止理論與研究陷入循環論證?
大學前我從未想過這種事發生在學術研究,可是就像《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前三章闡述的情緒理論研究史,以這種模式誕生的基本情緒理論,假設了情緒為人類演化出的內建適應性特徵。即便根本假設未受嚴謹驗證、有研究做不出成果,五、六十年內變成主流的研究領域,研究人員為數眾多,應用實例亦不勝枚舉。
對於假設具有演化功能的內建情緒,研究必須事前確保受試者能辨識範本,亦即理論與當年六名演員演繹的基本情緒,否則受試者難以回報指標。然而,受試者接觸到範本而產生新的預測,將因此能識別或表現基本情緒,使得結果乍看符合研究假設的預期,研究卻又以此支持有演化功能的內建情緒存在。
基本情緒理論確實有直接的實證研究支持與大量應用範例,也有很多人直接使用這些方法進行研究,甚至研究史長達半世紀,但這些事實都無法解決該方法論的瑕疵。
我曾數次意外碰到科學研究出現類似問題,它們荒謬到讓我對科學與跨領域學科喪盡信心,也養成有疑問就先刨根挖出研究脈絡與定義的怪異習慣。這種做法容易冒犯到他人,有時也像庸人自擾。
不過,讀完葉先生在部落格對統計學與科學哲學的評論,以及在泛科學的兩篇文章,我相信您應該有遇過方法論與研究範式的疑難,也特別想向您請教上述兩問題。
這篇文章下筆匆促,但我想先感謝您耐心撰文評論此事><
回應:跨學科研究如何處理基本前提
有些人懂得借鑑前人,避免重蹈覆轍,但有些人看著前車之鑑,會直接否定交通工具的價值,或是選擇冷嘲熱諷。
我相信誰都不想當染病才驚覺疫情不是謊言的倒霉鬼。唯一且絕對客觀的真相確實存在,只是事實是由信念與真相組成,而如何擁有合理相信的真實信念,是研究發揮專業解決的知識問題,詳情可參閱《另類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