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柏鋒這篇爽利好文,分享一點意見。
我同意柏鋒看到的現象,例如限動、閱過即焚、快速切換社群等年輕人使用社群的趨勢,但我的解讀是相反的。
我認為年輕人其實更重視資產了,不然不會有加密貨幣、NFT、DeFi 這些顯然會長期存在的浪潮。只不過年輕人到新的大陸去搜刮資產,他們累積在 Tiktok、IG、YT,到 Discord、Telegram 去搶資訊跟空降貨幣。他們比上一代更不滿於線上的資產竟然不能帶著走、竟然會隨平台演算法更迭而貶值,所以出現了 Web3 這個強調 Read,Write & Own 的新典範。
在 FB 還是社交銀行的時候,他們還小,沒有辦法存錢或提款。現在他們眼見中老年人存進去 FB 的社交貨幣(粉絲)大貶值,還提不出來,聰明的他們自然就不會像我們當年一樣傻傻上船替 FB 划槳。更何況,船上滿滿都是中老年人。
柏鋒這篇也讓我想到羅輯思維的羅振宇在還沒推出「得到App」之前,不斷強調要「USB 化生存」,他的16字總結為「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在那個當下聽起來很合理,因為羅胖是超級知識網紅,他自己可以過得很舒服,起碼舒服一段時間。
但他很快就打破自己的說法,推出了得到app,走上辛苦的路,轉型成一個龐大的教育內容與系統公司。因為對資本來說,網紅雖然有價值,但一個單一的網紅是沒有投資價值的,天花板太低了。可被投資的必須是能夠複製跟規模化的某種組織或某種做法,能夠用更高效率創造與散佈「迷因」。
從迷因(一個可複製、會變異、能傳播的點子)演化的角度來看,迷因會驅使人類作為迷因的傳播工具而行動,所以 FB 真正的危機訊號不是用戶成長達頂,而是人們在上頭花的時間,以及創造、分享的迷因量變少了,用戶數下降是滯後訊號。相較於 FB,Tiktok 等其他平台如今提供新一批迷因更理想的生態環境,新誕生的迷因在上頭能更快刺激腦內啡與多巴胺分泌,被模仿、突變。相較之下,我與柏鋒選擇花時間在 FB 上發表這種長篇大論型迷因,本身就很缺乏被模仿的價值,真是對不起 FB 了。
迷因跟基因一樣是自私的,但一點也不懷舊。
前幾年中國流行「私域流量」、「流量池」的概念,是因為微博跟微信公眾號的各種改變、成本高昂與數據造假問題,使得人們尋找累積跟提領資產的其他出路。美國或台灣也一樣,簡單來說,就是回歸 Web1.0,不倚靠大平台,回頭發電子報、做訂閱經濟、Podcast等。這些都是迷因暫時的棲所。資本會推動人類(包括我們公司)去開發跟利用更有效率擴散迷因的方式,幫助有這些需求的創作者(例如我們公司推出的「知識購」)。Clubhouse 的大起大落,我認為不算是 For 年輕人的「限動」型公司,恰恰相反的是,是因為其形式更適合中年人,對想累積跟提取資產的年輕人反而沒吸引力。
FB 雖然是龐大的花園城堡,但在他底下還有板塊,那就是 Apple iOS、Android、Safari、Chrome。我們對 FB 的抱怨(讓我們的社交資產貶值、成本提高),基本上就是 FB 對 Apple 的抱怨(讓公司股價貶值、成本提高),FB 不是沒有試著逃獄過,甚至還請 HTC 代工出過專屬手機,但也一直沒有成功。
因此我同意柏鋒開頭所說,抱怨 FB 是很老氣的一件事,我自己抱怨好多年之後才慢慢打住。但也必須承認,現在「抱怨 FB」這類迷因群在 FB 上特別有散播力,反饋更好了。就跟在肯亞抱怨獅子侵門踏戶比在台灣抱怨獅子來得有散播力,比較有反饋一樣,在 FB 上靠北 FB 該還有一段紅利期。
人類花了數千年的時間決定如何分配土地的管理權,花了一百年的時間決定如何分配機械跟工廠的管理權,新的問題則是如何分配數位資產跟行為資料的管理權。年輕人正在快速嘗試找方法,也因為這是他們目前能擁有的,而且我們這一代沒有解決的。
不然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能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