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7
0

文字

分享

21
7
0
評論 回應:你的一舉一動源自骨子裏的「内建程式」,還是代代相傳的學習?——從演化論談人類行爲研究

回應我和蓉蓉的50篇留言

葉多涵_96
葉多涵 ・2021/02/22 ・959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評論由科夥伴自行發表,相關內容遵守會員內容發表規範與責任,此刊登內容泛科學編輯部並未干涉。

在傳統的基因演化模型中,在任一時間點,一個族群中存在的表徵變異可以區分成源自基因變異的部份、源自環境變異造成的表型可塑性、以及源自兩者交互影響的部份:

V[P] = V[G] + V[E] + V[G×C]

然後交互作用的部份V[G×C]通常會省略。

文化演化把環境變異造成的可塑性中,可以透過文化傳播的部份拆分出來,變成:

V[P] = V[G] + V[C] + V[E’] + …

再來,天擇演化中上一代和下一代的性狀差異等於可遺傳性乘以天擇壓力:

R = h2S

在傳統基因模型中,可遺傳性就是表徵變異中源自基因變異的佔比:

h2 = V[G]/V[P]

社會生物學和演化心理學基本上就是預設了這個公式,認為行為或認知模組的可遺傳性很高,所以天擇會推動基因演化來決定人類行為。演化生物學、哲學和人類學都各有不同的原因反對演化心理學的假設,正文中已說明,不再重述。

而在文化演化模型中,我們認為大多數行為變異源自社會學習,而非基因,也就是:

h2 = V[C]/V[P]。

Barsbai, Lukas, Pondorfor 2021的研究發現當人類和其他動物處在類似的生態環境時,他們的取食策略、婚配、社會結構、遷徒等行為也都類似。對於此現象,研究者的解釋是:因為生活在類似生態環境中的人和動物都面對類似的S,所以長期下來不管是動物的基因演化還是人類的文化演化,都發生趨同演化,出現類似的行為。

這應該不是V[E]的影響,因為游獵採集社會中的取食策略、婚配、社會結構、遷徒不太可能是在一個世代內直接受環境刺激而發育出來。

Mathew Charles 2015的研究則發現語言類似或地理相近的族群,他們在政治結構、宗教儀式和親屬關係方面的特徵也比較類似。這表示S接近零或甚至有透過從眾效應來自我修正的傾向,所以久遠以前的祖徵或周邊部落的特徵會是主要的決定因子。另外關於熱量來源的行為特徵則和前一篇研究一樣,生態環境是比較好的解釋因子。

這一樣不會是V[E]的影響,因為你不可能在一個世代內因環境刺激瞬間發明農業,這一定是跟別人學來的。

注意以上兩篇研究中的各種行為都是以族群為單位在描述,所以文中出現的behavioural variation並不能直接對應到V[P](除非你要看group selection),文中提到的環境類似自然也不能用來證明V[E]很高。

事實上,這兩篇研究的目標根本就不是要量測V[C]或V[E]的值。V[C]很高是文化演化的基本假設前提,如果你不接受這個前提,那你研究的就不叫文化演化,而是基因演化或行為主義心理學。

相關標籤:
所有討論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