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facebook
18 篇文章・
0 位粉絲
果殼網
・2014/02/10
註冊Facebook的人都不想變得可悲又孤獨,但密歇根大學的心理學家伊桑•克羅斯(Ethan Kross)最近的新研究提出,Facebook正讓我們有這種感受。
cleo
・2013/10/03
人們喜歡混在一起。我們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實際上,我們是如此社會化,單純與人互動時,腦部活化的部位與最基礎的獎勵機制(例如進食)進行時的部位幾乎是相同的,那表示跟別人互動讓我們感到愉快。
cleo
・2013/05/15
數位科技讓數位照片及電子郵件能夠輕易消失,然而電子資產的盛行讓過往的交往關係更難被消除。在一份新研究中,Whittaker及共同作者,蘭卡斯特大學的Corina Sas博士檢視了數位資產帶來的影響及分手後這些數位資產的處置方式。
cleo
・2013/05/04
愈來愈多研究指出怕錯過朋友的新消息,因而錯失樂趣,驅使著facebook跟Twitter的使用。專家指出社群媒體前所未有的盛行,讓我們能掌握彼此的一舉一動造成了「害怕錯過任何訊息(fear of missing out-FoMO) 」的現象。一個新研究提供了衡量FoMO的模表。
PanSci
・2013/04/22
拿著模型繞著教室跑,只為了向學生解釋月亮的陰晴圓缺;起床後第一件事是上fb打卡報氣象,這就是任教於國光高中國中部的熱血地科老師謝隆欣。今天教育部舉辦國中活化教學列車第20場記者會,邀請謝隆欣老師分享他的創意教學法。
活躍星系核
・2013/04/17
如果作為接收資訊的單一管道,Facebook的動態篩選特性卻可能從優點變成缺點。因為使用者看到的都是較親近朋友的意見,或立場和自己較相近的言論,彷彿透過有色眼鏡觀看世界,而造成只接觸片面資訊的結果。
Jacky Hsieh
・2013/04/10
這陣子火紅的「核能發電」,似乎「反對」成了許多人的共識,然而為何而反對,卻可能是一些轉載反對言論者不知道的事,情緒大大壓抑了科學精神。匹茲堡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研究社群網站上的「反對」聲浪往往比較容易被大量傳播。
Scimage
・2013/01/14
網路帶來便利的生活,越來越多的網站能夠提供個人化的資訊服務,漸漸地網路的角色已經改變,不再是被動的資訊來源,而是變成了能夠主動讀取使用者的資訊來提供服務,而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呢?
[DEBUG] 13:10:00:001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413.2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LOG] 13:10:00:110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WARN] 13:10:00:206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13:10:00:207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ERROR] 13:10:00:218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13:10:00:219 [
"executeGtm err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