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12/20
臺灣的河川皆發源自森林,森林能否發揮水土保持的功能,與會不會發生災害息息相關。林業試驗所黃瓊彪組長從集水區經營談起,說明森林保水和河川逕流的關係—樹木覆蓋率高的集水區,在暴雨之後釋出的逕流量會較緩慢且長久,可降低水患的風險,只要森林不過度開發,水患的問題便能紓解。
・2014/12/20
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發生在四千多年前的中國。在堯舜時代,黃河曾造成嚴重的洪患。當時,帝堯指派鯀治水,在黃河岸邊興築堤防,但歷經9年已失敗作收。後來,鯀的兒子—禹接替其父治水,採疏導代替原先的防堵策略,積極疏通河道,歷經13年,終於平息水患。數千年之後,世界人口更多更密集,社會與政治制度越來越繁雜,人類文明有了爆炸性進展。在這個時代,一旦發生洪患,該如何整治?要當現代版的大禹,應具備哪些觀念呢?
・2013/02/04
過去,利用硬體建設取得水源與淨水已經越來越無法應付當今的需求與環境變化,不但成本高昂且無法永續使用。新的趨勢:投資集水區,能同時維護城市飲用水、支持農業發展,還能對抗氣候變遷。聽起來不可思議,究竟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