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04/26
Maoz等人提出的「模擬光譜(simulated spectrum)」,說明美國航太總署(NASA)預定於2018年發射升空的韋柏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探測到白矮星周圍類似地球的岩質行星的大氣時,僅需耗費數小時的觀測時間就能偵測到氧和水等化學組成,比偵測類太陽恆星周圍的岩質行星的還容易許多;換言之,想尋找太陽系以外的生命訊號,從白矮星下手,會比其他種恆星容易得多。
・2013/04/12
「歐羅巴的冰層下有廣袤的海洋」已成為一般性的常識,但畢竟目前還沒人「親自」鑽進歐羅巴裡面看個究竟,使得這說法雖然流行,但終究停留在假說的階段。到底科學家對歐羅巴地下海洋的存在有幾分把握?對於可能深埋在冰層下的驚人真相,又是如何推理得知的?
・2013/03/21
為了釐清真相,我和任職於美國太空總署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專長研究隕石的行星科學家Barbara Cohen進行過一次談話,她告訴我從報告中的資料來看,比較像是一種「推論」而非「定論」,最好的作法應該是用不同的檢測方式交叉比較,因為實驗可能會有誤差會者出錯,單就一種檢驗方式就做出斷定是有風險的。
・2012/09/14
生命存在,需要液態水。傳統上我們認為,行星只要位置合宜,沒有離開所謂「不冷不熱區」的話,就是一顆「適合居住」的行星,而所謂「既不可離太陽太近,又不可離太陽太遠」,實際上意味著如此一來,液態水才能剛剛好不被蒸發掉也沒有結冰。只不過,這都是以星球「表面上」的條件來看,事實上,我們並非不知道,許多微生物-幾乎達地球生物總數之半數-其實是住在地球的岩層深處底下,而非地球表面上。
・2012/09/04
丹麥波爾研究所天文學家Jes Jørgensen等人,利用位在智利的阿卡塔瑪大型毫米/次毫米電波陣列,在一顆類太陽的年輕恆星周圍氣體中發現糖分子。這是首度在這類恆星周圍發現糖分子的蹤跡,顯示在年輕恆星周圍行星盤尚處在行星正在形成階段時,就已經存有這些與生命相關的基礎化合物。
・2012/01/28
對於外星生物的存在,科學界有個相當有名的問題,稱為「費米悖論」。我第一次聽到費米悖論的故事時,覺得饒富詩意,有一種雄闊壯麗的意象。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有天晚上和朋友在草原上散步,滿天星斗下,他手插在口袋裡,信步走過春天生機蓬勃的草地,仰望點點星光的蒼穹。突然他停下了腳步,以科學家慣有的那種沉著態度,喃喃問道:「為什麼他們不在那裡?」
・2010/12/0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這個新發現加上NASA的招牌真的很難讓人抵擋,但新華網報導(轉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