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讀力書展
請贊助泛科學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科技大觀園
研之有物
讀力書展
科學生
文章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氣候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演化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核四公投】模擬器
【反萊豬公投】模擬器
【藻礁公投】模擬器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你是哪個系的寶可夢大師?
防疫小尖兵測驗!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用陰謀論測你的陣營!
世界地球日知識大挑戰!
用陰謀論測陣營─外星人篇
【光棍節】你是哪種單身?
會考考題大挑戰!
精選特輯
所有特輯
性教育專區
COVID-19專區
童年崩壞!?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
她是科學家
百工裡的科學人
SDGs
搞笑諾貝爾獎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血糖控制
9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心血管保養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腸泌素GLP-1
血糖控制
動脈粥狀硬化
第二型糖尿病
甜味劑
肌肉
脂肪
脂肪燃燒
脂肪肝
阿洛酮糖
視力保健
視力模糊
黃斑部
黃斑部病變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
中風
腳中風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2年
2015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5月
7月
8月
10月
12月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2/03/10
糖友們控糖觀念再進化,及早預防併發心血管疾病
血糖超標的時候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但是會帶來很多的併發症。林柏霖醫師指出,糖尿病對患者最大的威脅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保養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腸泌素GLP-1
血糖控制
1
0
健康養生
careonline
・2022/02/22
腸泌素類似物 GLP-1 治療糖尿病,控血糖同時護心腎
根據統計,約1/3第二型糖尿病患具有心血管疾病。近年來治療糖尿病的觀念持續進步,希望在控糖的同時,同時發揮保護心臟、腎臟的效果,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動脈粥狀硬化
第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
腸泌素GLP-1
血糖控制
4
0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2/02/15
心血管疾病危及全身器官——積極控制血糖,保護身體遠離疾病的威脅!
糖尿病患因為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比例會超過50%,醫師指出,目前在控制血糖時,也都會將器官保護納入考量,希望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動脈粥狀硬化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腸泌素GLP-1
血糖控制
10
0
健康養生
羅紹桀
・2021/07/29
有這麼好的事?吃起來是糖,卻幾乎沒有熱量:新型甜味劑「阿洛酮糖」
阿洛酮糖是市面上的一種新型甜味劑,它具有糖的味道和質地,但含有極少的的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早期研究更表明它可能對健康有益。阿洛酮糖(allulose)吃起來是糖的味道,化學式與果糖相同,用於烘焙時會跟一般蔗糖、果糖一樣焦糖化,卻幾乎沒有熱量也不會影響血糖?世界上有這麼好的事?
甜味劑
肌肉
脂肪
脂肪燃燒
脂肪肝
血糖控制
阿洛酮糖
5
1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1/01/14
視野濛霧、扭曲,看見黑影?黃斑部水腫可能導致失明!
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央,負責精細的視覺呈現,是看東西最重要之處。視網膜有許多血管,若血糖持續超標,會造成微血管病變,導致視網膜缺氧,滲漏、出血,滲漏液體會使黃斑部腫脹,進而影響視力,稱為「黃斑部水腫」。罹患黃斑部水腫後,患者視力會模糊,看東西扭曲、縮小、呈現波浪狀,甚至產生黑影。
糖尿病
血糖控制
視力保健
視力模糊
黃斑部
黃斑部病變
4
2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0/12/29
血糖超標易損害血管,糖尿病足、肢體中風要預防!
過高的血糖對全身器官都會造成損傷,其中腿部神經同樣需要血液才能獲取足夠的氧氣與養分,隨著血糖升高,血管窄化阻塞,神經會出現病變,使患者感覺變遲鈍,容易出現麻木或燒灼般的痛感。若經過檢查之後,狹窄的狀況較嚴重,或出現難以癒合的傷口,就要考慮用介入性治療處理。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
中風
腳中風
血糖
血糖控制
3
1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0/10/27
血糖超標要注意!把握胰島素使用時機,讓健康逆轉勝
胰島素是由胰臟分泌的荷爾蒙,在我們進食消化後,胰島素能促使細胞吸收血糖,使血糖濃度下降,讓葡萄糖成為各器官的燃料。若空腹血糖值超過 126 mg/dL,口服葡萄糖測試兩小時後的血糖值大於 200 mg/dL,或抽血檢查醣化血色素數值超過 6.5%,都叫做糖尿病。糖尿病治療中,胰島素是個很重要的藥物。
糖尿病
胰島素
血糖
血糖控制
賀爾蒙
0
0
健康養生
營養共筆
・2015/08/07
不吃早餐的後果會出現在午餐之後
你聽過「次餐現象嗎」?不吃早餐的風險不僅是讓你在早上頭昏眼花,更可能讓你的血糖在午餐後快速飆高,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濃度也跟著上升,引發部分細胞的發炎反應。養成吃早餐的習慣,不僅可以維持血糖穩定,同時也有助於降低肥胖、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總之,要吃早餐啦!
早餐
次餐現象
糖尿病
肥胖
血糖控制
0
0
專欄
葉綠舒
・2012/05/17
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新思維
過去在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上總是偏重於胰島素,但最近的一些發現顯示了從升糖素下手或許也是個好主意。
升糖素
糖尿病
胰島素
脂肪肝
膽固醇
血糖
血糖控制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