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精神分裂
6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多重人格障礙
心理學
心理學研究
書摘
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
精神疾病
精神病
精神病患
大鼠
快樂
怕癢
抓癢
搔癢
焦慮
癢
神經
2013
DNA
亨丁頓症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好書搶先看
時報出版
・2019/08/07
好端端卻突然「發瘋」?精神分裂患者崩潰的假我——《一次讀懂五十本心理學經典》
蘇格蘭精神科醫師朗納.連恩撰寫《分裂的自我:清醒與瘋狂的研究》,它並不是精神分裂的醫學研究理論,而是關於精神分裂和精神分裂患者的一系列觀察,帶有存在主義哲學的色彩,並且協助社會去改變了檢視精神疾病的方式。他的目標是「讓瘋狂,以及陷入瘋狂的過程,可以理解」。
多重人格障礙
心理學
心理學研究
書摘
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
精神疾病
精神病
精神病患
0
0
活得科學
Gilver
・2017/01/16
【鼠科學】為什麼搔癢讓我們發笑?科學家搔癢大鼠解開千年謎題
幫老鼠搔癢癢,順便寫一篇SCI期刊文章登上《科學》期刊,有這麼神奇的事嗎?雖然搔癢聽起來稀鬆平常,卻是一個千年未解的基礎科學議題。在2016年底,德國洪堡大學的兩位神經學家提出一套以大鼠為研究「搔癢」研究材料的實驗方法,還挑戰了過往的觀念:體感皮質神經元不只負責告訴你被搔癢了,還會觸動運動神經元讓你發笑!
大鼠
心理學
快樂
怕癢
抓癢
搔癢
焦慮
癢
神經
精神分裂
0
0
科學傳播
果殼網
・2014/02/10
《自然》雜誌2013年度十大人物
昨日發表的《自然》雜誌評選出了10位年度新聞人物,這些人物來自生物學、物理學、醫學、天文學等多個領域,對2013年科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2013
DNA
亨丁頓症
基因
太陽能電池
幹細胞
氣候
流感
精神分裂
隕石
0
0
生命奧祕
葉綠舒
・2012/10/06
慢點形成髓鞘的好處與壞處
由於髓鞘主要是作為神經纖維的絕緣物質,人類的神經纖維在出生時含有較少的髓鞘,也意味著人腦發育的速度比其他靈長類要慢很多,可以有更多的環境因子來影響人類腦部的發育。如果把人腦本身直到30歲之前仍在發育也一併考量在內,這意味著人從出生開始,各種環境因子都在不斷地影響我們大腦的發育,且這個影響會一直持續到成年。這也就是為什麼人類可以持續學習,具有高度的創新能力的緣故。
大腦
憂鬱症
漸凍人
神經
精神分裂
躁鬱症
靈長類
髓鞘
0
0
生命奧祕
國科會 國際合作簡訊網
・2012/06/25
深入了解精神分裂患者與老年人之間的工作記憶失調現象
「工作記憶」可以短暫維持與處理各項資訊,它的運作良好與否與大腦特定區域有關,但是這項功能在精神分裂患者和健康年長者身上卻趨於衰退。法國認知科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主任 Jean-Claude Dreher 與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院(NIMH)的團隊首次證實,精神分裂患者和年長者雖然都有工作記憶缺失症狀,但是他們的前額葉皮層活動方式卻不相同。
大腦
工作記憶
年長者
精神分裂
0
0
生命奧祕
葉綠舒
・2012/01/25
不是神經線太緊,而是DNA繞太緊,造成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
epigenetics (附基因調控)指得是由非遺傳因子所引起的表現型(phenotype)差異。科學家從單純的以為基因序列可以決定一切,到意識到有不少生物的表現型其實不由基因序列來決定,這中間也花了相當多的時間。
DNA
基因
大腦
精神分裂
0
0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