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環保
49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懸浮顆粒
污染防治
環保
空氣汙染
公平貿易
咖啡
香蕉
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
垃圾
城市
機器
電力
海洋
淨灘
潮間帶
音樂祭
微生物
細菌
反核
擁核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2013年
重設
環境生態
果殼網
・2013/12/18
空氣污染在這兒,防治標準在哪兒?
每當霧霾又一次籠罩京滬穗等各大城市,或是「外企員工因為無法忍受糟糕的空氣而逃離北京」等新聞見諸媒體,對空氣污染的擔憂就再次成為大陸民眾的集體焦慮。
懸浮顆粒
污染防治
環保
空氣汙染
0
0
專欄
Gene Ng
・2013/10/22
【Gene思書齋】咖啡館裡的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
一些有良心的富裕西方人在瘋狂消費之餘,也開始反思他們購買的商品,其原料的交易是否公平,大中盤商是否為了自身的利益,把給予農民等的收購價或勞工的薪資,比成本或生活所需還低到無法讓他們生存,讓少數霸佔通路的人荷包滿到溢出來,讓資訊不足而議價能力低落的農民和勞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發展中國家造成一場又一場的人倫悲劇。
公平貿易
咖啡
環保
香蕉
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
0
0
專欄
thisbigcity城事
・2013/08/14
善用機器,邁向永續城市
機器相互溝通(M2M)技術正迅速受各界歡迎,數位通訊與行動網絡不斷演進,如今機器已可透過無線溝通,不需人類中介,形成物聯網,也讓你我生活更簡便,無論是健康管理或能源解決方案,這項技術都可能是城市與社區邁向永續與未來的關鍵。
垃圾
城市
機器
環保
電力
0
0
泛科授權 1.0
PanSci
・2013/07/30
來自潮間帶的控訴–專訪海生館研究員邱郁文博士
當都市裡的人類正在為房價高漲、都更問題而頭痛時,住在屏東後灣的寄居蟹也在被迫遷跟尋找新屋的流離顛沛中掙扎著,除了非洲大蝸牛換下的殼以外,海岸散落的寶特瓶、燈泡、甚至是水龍頭...都成了寄居蟹不得已的寓所。而為了改善這個情形,一級建築士...啊,不是,是海生館研究員,身為貝類專家的邱郁文博士。他除了持續調查問題的嚴重性以外,也號召發起了「捐螺貝給寄居蟹」的活動。我們來到高雄與邱郁文博士見面,希望聽取他多年以來工作、研究過程,發現海洋垃圾不為人知的各種問題。
垃圾
海洋
淨灘
潮間帶
環保
音樂祭
0
0
專欄
陳俊堯
・2013/07/08
海洋塑膠生物圈成為細菌的新家
研究人員發現海洋漂浮的塑膠垃圾表面有大量的細菌居住。這些細菌的多樣性高,而且和海水原本有的住民大不相同。說真的,我們成功用大量塑膠垃圾建立了一個新棲地。這又是個人定勝天的例子?或許這該是個人類做太多壞事,大自然來收拾殘局的恥辱印記。現在就從少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做起吧!
垃圾
微生物
海洋
環保
細菌
0
0
泛科授權 1.0
朱家安
・2013/07/02
核能爭論的批判觀察
身為哲學系學生,我對能源政策有什麼獨到的見解?答案是沒有。不過我們長久以來研讀哲學家們枯燥龐雜的爭論,深深體會怎樣的討論容易有建設性,怎樣的討論可能淪為跳針打嘴砲,浪費大家的時間。以下羅列幾項這次核能討論中常見,但實則有礙溝通效率的說法,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
反核
擁核
核廢料
核能
核電
環保
車諾比
輻射
0
0
專欄
陳俊堯
・2013/06/16
Mr. Crowley 的蟋蟀巧克力能量棒
市面上已經出現蟋蟀粉跟花生核果巧克力混均製成能量棒。你聽說這巧克力棒的主要原料有蟋蟀時一定倒抽一口氣,不過吃昆蟲還真的是可以救地球保健康的策略。全球 1900 種昆蟲曾被當成食物食用,包括甲蟲,毛蟲,蜂,蟻,蚱蜢,蝗蟲,蟋蟀,蟬,白蟻,蜻蜓,蠅等等,包羅萬象。荷蘭的食品公司也和大學合作開發量產昆蟲的技術,除了供應飼料用,也供應餐廳。現在你準備好拿炸蟋蟀當蝦味先了嗎?
昆蟲
營養
環保
食物
0
0
專欄
PanSci
・2013/01/28
【記錄】M.I.C.VI 之「垃活」:環保也是一場思辨之旅
「環保」大概是很多人從小聽到大,一聽就膩了的議題,但想到溺水的北極熊還有越來越糟的環境,又覺得該做點什麼......這種想愛又擔心愛不得法的矛盾心情,正是上週一PanSci M.I.C. 的出發點。這場主題為「垃活」的M.I.C.,請到科景前總編,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黃貞祥(Gene),和生態綠公平貿易咖啡創辦人余宛如(Karen),來談談何謂「真」環保。
M. I. C.
余宛如
公平貿易
國光石化
正義
環保
食物里程
黃貞祥
0
0
分析 / 評論
阿樹
・2013/01/23
損害生態,誰來買單?
本來想寫MIC的心得文章,但其實這回的心得卻是一種很微妙的醞釀,至今還一直在激盪著。近期有在撰寫一些碰觸到環境議題的事,以地質的角度,我自己也算是個環保推動者。但是,環境保護的號角,永遠都吹不起來,這又是為什麼?
M. I. C.
垃活
環保
環境保護
自然生態
0
0
好書搶先看
PanSci
・2013/01/14
步行時是愉快的獨處時間-《環保一年不會死》
而在那個下雨天,當我不再把身體只看成移動腦袋的工具,當我終於學會不再把周圍風景只看成擋在這個地方跟下個地方之間的空間,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是這樣的:我把伊莎貝拉從肩膀上放下來,讓她跳進一個小水坑,濺濕她的鞋子和褲子,為了好玩,我也跳了進去。伊莎貝拉開心地笑了,她伸直手臂用手掌接雨水,她張開嘴巴,伸出舌頭,抬頭仰望天空,我也試著那樣做。我內在的小孩是何時消失的?街上的人匆忙跑過,他們看起來絕望、悽慘,只想從雨中逃開。我們到底怎麼了?
污染
環保
環保一年不會死
通勤
0
0
1
2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