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6/01/11
故事的開始,也是在一個剛泡好咖啡,對著電腦,路上無車無人、夜深無聲的週四,看到了泛科學的動畫片《相對論百年》,找到了一個重大BUG,卻遲遲沒有其他人發現或反映......
・2015/12/11
量子力學最初只是起源於把光視為不連續的粒子,有著共同的基本單位能量,但是仍遵守古典的力學原理。即使薛丁格提出波動方程式,以更簡潔優雅地方式描述波耳的氫原子模型,在薛丁格本人與認同量子力學的物理學家眼中,電子在方程式中的波函數就代表實實在在的波,就像光子也是一種波。然而,有個問題困擾著大家:波函數竟然是複數,怎麼去理解虛數的物理意義?就在大家還在議論紛紛之際,德國物理學家玻恩一人跨出決定性的一大步。正是他的詮釋讓量子力學擺脫古典力學,開創了令人目眩神迷的全新境地。
・2015/12/08
如今每部新車內幾乎都會配備導航系統,每個人的手機也大多安裝了導航軟體;有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統),出門再也不怕找不到路。而GPS就如同許多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科技,其實也是源自軍事用途。
・2015/11/02
他的物理學教授韋伯(Heinrich Friedrich Weber, 1843~1912) 曾經責備他說:「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愛因斯坦,非常聰明的孩子,但是你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永遠聽不進去別人對你說的任何事情。」他的數學教授閔可夫斯基(Hermann Minkowski, 1864~1909)則曾經稱他為「懶狗」。許多年後,當被問到關於愛因斯坦發表的狹義相對論時,閔可夫斯基的評論是「我真的不敢相信他能夠做到。」
・2015/10/09
1914年8月,德國全面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搬回德國才三個多月的愛因斯坦大力批判祖國的窮兵黷武,並對科學同僚在愛國情操下的積極投入不以為然。物理學家史瓦西正是其中之一;而且已41歲的他竟放棄天文台台長一職,志願上前線作戰。史瓦西與愛因斯坦素昧平生,兩人政治理念不同,又在人生道路上擦身而過,理應再無交集。沒想到,兩顆追求宇宙真理的心靈還是在科學星空中短暫交會,綻放出永恆的光芒。
・2015/10/07
在陽光照耀下,哥本哈根的秋天涼爽宜人。出生於 1885 年 10 月 7 日、高齡 77 歲的物理學家波耳(Niels Bohr)坐在他的研究室中,望著窗外的天空,想起四十年前愛因斯坦來訪的情景。他到車站迎接這位仰慕已久的大師,兩人搭上電車回家,結果在車上討論得太投入了,竟坐過站了,只好下車搭返回的電車,不料又過了頭,如此來回幾次。但他們一點兒也不在意,因為實在談得太投機了!
・2015/04/18
1955 年的今天,偉大的愛因斯坦因為腹部動脈瘤破裂,於普林斯頓醫院過世,享年七十六歲。七個小時後,主任病理醫師哈維(Thomas S. Harvey, 1912 - 2007)走進停屍間進行解剖,完畢後遺體逕行火化,骨灰交給愛因斯坦的長子漢斯。沒有人知道火化的並非完整的遺體──愛因斯坦的大腦已經被哈維取了出來。
・2015/02/11
亞斯伯格症候群是泛自閉症中的其中一種,患者會有社交及溝通障礙、固執或興趣狹隘的症狀。他們可能對常規無法理解,不能領會非語言的溝通。因為許多亞斯伯格症患者的興趣專一且執著,所以常表現出特殊的天賦,有不少名人都是亞斯伯格症患者。
・2015/01/05
也許愛因斯坦之所以成為天才,是因為他的大腦有某個部分變大了。顱相學家主張頭顱的形狀會反映其內部大腦皮質的形狀,可以用來推測個人的傾向。已經證實智商的確和額葉和頂葉的大小有關;事實顯示,其相關性比智商與大腦整體尺寸的相關性稍微大一點點,但想要憑藉腦部區域的大小來預測一個人的能力是沒有用的。
・2015/01/01
1921 年,玻色在量子力學的課堂上舉「紫外災變」為例,若用古典統計力學描述模擬黑體輻射的空腔實驗,將產生無限大的輻射能量,明顯與實驗結果不符。奇妙的是,最後竟然沒有出現預期中的「紫外災變」,反而完全符合空腔實驗的實際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