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09/21
地震來臨時,要如何避難逃生,提升自己的存活率?而在地震過後,各地震度是如何分布?與地震規模又有何不同?在閱讀本期封面故事之前,就先帶讀者一同釐清各種與地震有關的大小事。
・2019/09/18
歲月如梭,九二一大地震距今已滿二十年,這麼多年以來,除了仰賴強地動觀測網的資料,臺灣地震科學家也透過車籠埔斷層鑽探計畫 (TCDP) 以及現地井下地震儀的安裝,對車籠埔斷層進行深入的探究並擁有了卓越的研究成果更致力於其他前瞻研究、整合社會資源、提升地震教育,期許能夠為臺灣鋪出更光明的未來。
・2019/09/04
「芮氏規模 9.0」的大地震!這樣的說法哪裏有問題呢?事實上根本不會有「芮氏規模 9.0」地震!真的不存在這樣的東西,或許因為是最早使用的地震規模為芮氏規模,所以許多人會理所當然的以為規模前面就是要加個「芮氏」才嚴謹。一般規模7以上的地震,芮氏規模和震矩規模已經有比較大的落差。
・2019/08/21
歷史上哪一次地震對人類文明影響最大呢?大概就屬 1755 年里斯本大地震了。那一年的地震不僅差點震垮葡萄牙、引發最早的地震研究,更讓啟蒙運動得到一個施力點,撼動西歐傳統宗教道德合一的傳統。
・2019/07/04
我們若可以預先做好颱風防災,同樣思維下一定也能為地震防災做些事。如果大家已經有了自覺,知道自己所處的地方具有地震風險潛勢,那麼就把覺得可以做的防災做為先做好,防災專家告訴大家的多半都是大觀念,更需要大家因地制宜的舉一反三,就如同我們已經熟悉颱風災害的處置一般,熟悉地震帶來的問題,因應與面對,我們可以擔心做得不夠多,但沒必要過度恐慌,更怕的是只喊著怕卻裹足不前!
・2019/06/19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吳祚任副教授透過海嘯影響強度評估法 IIA 法來分析日本海嘯與印尼海嘯的成因,進一步發展模型研究臺灣發生海嘯的成因、類型與時間。當政府發送緊急簡訊給民眾避難時,如何正確避難與把握黃金時間才可以把握黃金自救時間。
・2019/03/15
每當有較大規模地震發生時,若臺北盆地之震動較周邊大,幾乎都可見到電視新聞及一般民眾朗朗上口地說這是因為「盆地效應」或「場址效應」所造成的震波放大現象,到底這些效應是什麼呢?今天就來談談臺北盆地的場址效應。
・2019/01/2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不會冷;文/阿樹 這篇文章是人氣地科系插畫家「不會冷」跟震識的合
・2019/01/21
如果讓電腦自動判別定位地震,這種情況就容易衍生出相當棘手的事:那就是造成強震警報(預警)的誤判!這種誤判可謂是自動化強震警報系統的最大敵人,誤判的次數一旦變多,人們對於警報的信任就會降低!
・2019/01/21
在有多個地震或是雙主震讓震波交雜的狀況,對氣象局的影響可能產生誤判或是資料處理的繁複程度增加;但這對科學家而言,卻是一個能讓我們解開斷層特性的現象。透過多了解斷層,會有助於我們評估斷層未來錯動時的情況,這樣的研究對於未來的防災多少也是有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