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中華民國建國百年,臺大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陳丕燊,率領「天壇陣列」微中子天文臺研究計畫團隊登上南極,此行目的是安裝由臺灣主導的 ARA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第一座天線臺;這是中華民國百年來首次在南極進行的科學研究,正好遇上人類首次抵達南極點百年紀念,陳丕燊在那裡插上親自手繪的中華民國國旗,讓它飄揚在−40˚C 南極蒼穹下,寫下我國天文研究新頁。
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哪裡?南極大陸一座很高的山脈—東南極高原(East Antarctic Plateau)在晴朗冬夜時的溫度只有攝氏零下92度;在此之前,位在東南極洲的俄羅斯東方研究站(Vostok Research Station)於1983年時曾記錄到攝氏零下89.2度的低溫;而長期有人居住的地區中,位在西伯利亞東北部的Verkhoyans和Oimeko兩個城鎮,溫度曾在1892年和1933年曾降至冷冽入骨的攝氏零下67.8度。
2012年是科學界史詩般的一年,研究者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也有好奇號登上火星。在這飛躍的一年中,兩個最大的突破有賴於驚人的數據量。在過去五年來ENCODE計畫(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由440位科學家組成--已產生15個兆兆位元的數據,以研究人類DNA序列的功能;而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已儲存了26個peta (10的15次方)位元由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所產生的數據,物理學家用它來尋找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