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能源動力
355 篇文章・
2984 位粉絲
Scimage
・2011/05/23
石油是地球古代生物給地球的遺產,因為石油幾乎可以轉化成各種生活所需的物質跟能源,但是這樣的資源不會永遠存在。
cbug
・2011/05/06
為昨晚多喝了一杯蘇格蘭威士忌感到有點懊悔嗎?下面這個消息可能會讓你覺得好一些:你喝的酒將可能很快地提供永續的能源。雖然這並不是蘇格蘭第一個以威士忌作燃料的能源計畫,但這個計畫首度將能源提供給公眾使用,為九千戶民宅供給能源。
Scimage
・2011/05/04
人類在地球生存,最基本的就是需要能源來轉換成各種食物跟服務,另外還需要一個合適的生活環境。但是因為人口跟各種需求的增加,現在知道過度利用石化燃料來取得能源的結果就是同時破壞了環境。在這個演講中,比爾蓋茲說出他認為未來人類要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怎麼能持續獲得能源讓社會發展,同時不破壞環境-亦即如果獲得能源卻不排放二氧化碳。
cbug
・2011/04/29
有科學家提出把伺服器陣列搬到沙漠的想法,這個想法的關鍵在於,利用當地的太陽能和風力這樣的再生資源發電,即使遠離人群對使用者的影響也不大,因為資料的傳輸比電力快得多。
科學松鼠會
・2011/04/22
Google投資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塔式太陽能發電站項目。這個太陽能塔建在美國加州東南部的莫哈韋(Mojave)沙漠,佔地3600英畝 (14.6平方公里)。艾文帕太陽能發電系統(ISEGS)將放置173000個反光鏡,將陽光聚焦到一個大約137米高的太陽能塔上。這個發電廠在 2010年10月開始建造,預計在2013年竣工後裝機容量39.2萬千瓦。
Scimage
・2011/04/20
不管是自然界的生物或是人類,所面臨的都是同一個物理世界,所以許多人類面對的技術跟設計問題,自然界的生物早已處理過,並找出了好方法。
科學月刊
・2011/04/17
有人擔心這次福島核電廠事故散布到太平洋的銫–137,是否會毒害海洋生物?以目前輻射劑量強度,在核電廠的近海暫時會有汙染,但不久後溶入海洋,濃度及強度都會稀釋到相當微小,因此不用擔心。反而要擔心的是不斷地從深海地震地殼或岩石內部釋出之自然放射線核種。
科學月刊
・2011/04/14
2011年3月11日,日本時間下午2點46分,芮氏地震儀規模9.0級的強震襲擊日本,進而引發東京電力株式會社的福島第一核能電廠發生輻射外釋的嚴重事故,引起全世界的關注。截至目前為止,事故還在持續演變中,以下簡單介紹福島電廠、說明核電廠的安全設計、嘗試交代事情發生的始末、並介紹核電廠嚴重事故的特質。
鄭國威 Portnoy
・2011/04/0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毫西弗、微西弗….在日本發生核能電場輻射危機之後,全球都
活躍星系核
・2011/03/17
以上這些數據,均是各國的核電複合體,朗朗上口的宣傳詞,亦欲藉此架構起核電復興的浪潮。卻無視IPCC與國際科學院理事會(InterAcademy Council)4,指出『安全』、『核廢』、『大眾接受度』、『核武擴散』等因素,是核電作為低碳能源選項的最大限制。上述四點均是著重於核電的副作用,但實際上,發展核電跟削減溫室氣體排放,有以下四大根本上的矛盾:『核能並非無碳能源』、『減碳成本太高、成效太少』、『鈾礦的稀少性與高污染性』、『排擠真正的能源革命』。
[DEBUG] 21:02:13:394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626.2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LOG] 21:02:13:465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WARN] 21:02:13:524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21:02:13:525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ERROR] 21:02:13:644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21:02:13:645 [
"executeGtm err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