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1/04/14
2006年4月15日我國國家太空中心(NSPO)和美國大學氣象聯盟(UCAR)合作的福爾摩沙三號衛星於美國加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成功,預計執行為時5年的科學任務,這是全世界第一套透過全球定位系統衛星GPS的掩星現象,觀測大氣層垂直剖面之溫度、壓力、含水量和電離層的衛星系統,福衛三號由六顆微衛星組成,建構出一個全球大氣即時觀測網,有科學家形容:福衛三號是台灣獻給地球的大禮物,是研究地球氣象、氣候的最佳工具,今年2011年4月15日正好是福衛三號發射升空的五周年紀念日,我們要對福衛三號說聲:生日快樂。
・2011/04/13
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在 1981 年 4 月 12 日進行了第一次太空梭任務,到 2011 年 4 月 12 日這天剛好滿三十年。巧合地是,五十年前的這天,前蘇聯太空人 Yuri Gagarin 成為全世界第一個上太空的人。NASA 為此特別製作了一個專題網站。過去幾年我也寫過不少與太空任務有關的文章,就利用這一天作個彙整吧!
・2011/04/01
黑白照片在沒有明顯參考物體時很容易造成視覺上的錯覺,尤其是空照圖,以前在大學時常常要閱讀空照圖或是雷達圖,如果照片轉個方向,山谷常常看成高山,高山卻看成山谷,2011/3/29NASA的網站上公布了MESSENGER發回來第一張水星北極區域的照片,由於是在極區,太陽光的角度很低(光線和地平面夾角很小),這種照片常常會使地表起伏的影子拉得比較長,所以立體感特別好,但是NASA在網頁上放的照片讓我看起有點迷惑,隕石坑看起來很奇怪...
・2011/03/29
美國太空總署(NASA)宣布將於2011年3月29日將信使號MESSENGER第一次環繞水星軌道的照片公布...
・2011/03/22
美國航太總署錢德拉X-射線觀測衛星(NASA`s Chandra X-ray Observatory),於一顆中子星的核心中,業已首度發現超流體(superfluid:一種異乎尋常、無摩擦力的物質態)的直接證據。於地球上之實驗室中產生的超流體展現了異常屬性,諸如能向上攀升及從密閉容器中消失。就瞭解已知最高密度物質中的核交互作用(nuclear interactions)而言,上述發現具有諸多重要意涵。
・2011/03/1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昨天,發現號太空梭結束最後一次任務回到地球上,光榮退休。這是她從19
・2011/03/0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於1974年,Stephen Hawking提出了黑洞縮減的見解。本
・2011/03/04
造父變星(Cepheid stars)是值得注意的信標,由於每一脈衝具有與其實質亮度有關的固定頻率,因而天文學家能藉由比較觀測到的及實質的光度,來斷言造父變星的距離。依序,利用造父變星來校準其他從更遠處被觀察之發出光度信號的標準燭光(standard candles)。重複上述過程,能產生用來估測整個宇宙距離的宇宙距離梯級(cosmic distance ladder:也通稱為銀河系外距離量表)。
・2011/03/03
(泡泡總有說不完的故事 :P) 相變熱傳,比起導熱或是對流,是一種很有效率的散熱方式。當液體在熱面吸熱後變成氣
・2011/03/0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原文中的哈伯太空望遠鏡圖像所示,蟹狀星雲(Crab neb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