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1/06/01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Krishan Khurana等人重新分析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伽利略
・2011/05/27
天文學家在鄰近星系中發現一顆異常明亮、但又非常孤獨的恆星,比我們太陽還亮300萬倍。在此之前所發現類似的超級巨星,大都是位在星團中,但這顆像明亮燈塔般的超級巨星卻是單星,這是這項發現最獨特之處。目前關於這顆星的起源不明,天文學家不清楚它究竟是單獨生成的,還是被星團踢出來的?不過無論是前述哪一個答案,都對現行的恆星形成理論是項挑戰。
・2011/05/23
有兩個太陽在天空中照耀,看起來像是科幻小說的場景,不過如果有個有生物生存的行星,是處在雙星系統中,將會如何影響
・2011/05/1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一兩年,每隔一陣子就會看到這樣的新聞-「太陽系外找到適宜生命行星 
・2011/05/14
物理學家在上週三的新聞發佈會上發表聲明,漂浮在太空中的4顆乒乓球剛剛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兩項重要預測。引力探測器B是有史以來耗時最長的美國太空總署(NASA)項目。計劃開始於1963年,那時人類還沒有踏上月球。人們用了約50年時間開發技術,以建造出足夠靈敏的陀螺儀來探測引力效應。
・2011/05/02
很遺憾,由於美國整體經濟下滑,柏克萊加州大學(UC-Berkeley)所在的加州政府更是即將倒閉,於是該州高等教育跟科研經費被大砍,每年SETI所需的2百50萬美元運作經費難以為繼,艾倫望遠鏡陣列被迫進入冬眠期。如果E.T.這陣子想跟咱們地球人打電話串門子,可得慢慢等了。
・2011/05/01
衛星在現代社會負起了很多功能,不管是氣象、通訊、國土管理都需要用到,但是衛星有所謂的使用期限,當任務完成或是期間發生未預期意外的時候,就可能會變成所謂的太空垃圾。這些在繞地軌道上快速環繞地球的人工物也漸漸變成人類探索太空可能遇到的障礙。
・2011/04/30
一項模擬泰坦(土星Saturn最大的衛星)化學組成,及氣體密度的實驗,產生了構成生命最基本的元件。2010十月
・2011/04/2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0年前,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里 ‧ 加加林完成了人類
・2011/04/14
2006年4月15日我國國家太空中心(NSPO)和美國大學氣象聯盟(UCAR)合作的福爾摩沙三號衛星於美國加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成功,預計執行為時5年的科學任務,這是全世界第一套透過全球定位系統衛星GPS的掩星現象,觀測大氣層垂直剖面之溫度、壓力、含水量和電離層的衛星系統,福衛三號由六顆微衛星組成,建構出一個全球大氣即時觀測網,有科學家形容:福衛三號是台灣獻給地球的大禮物,是研究地球氣象、氣候的最佳工具,今年2011年4月15日正好是福衛三號發射升空的五周年紀念日,我們要對福衛三號說聲:生日快樂。